
10 夜巡


The Night Watch
作者/【荷]伦勃朗 创作时间/1642年 尺寸/363cm×450cm
现收藏地/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作者 什么画都难不倒他

伦勃朗(Rembrandt,1606—1669年)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以妻子为模特绘制出不朽之作的一位画家。他早年外出学画,后回家乡开设了自己的画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他还喜欢到乡村漫步并作画,创作了许多反映大自然的素描和版画,风格质朴。
伦勃朗的画作体裁十分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等。他的代表作除了《夜巡》以外,还有《木匠家庭》《以马忤斯的晚餐》等。
品赏 不在夜里的“夜巡”
17世纪的荷兰是一个绘画风潮泛滥的时代,当时的画家主要是为市井各阶层作肖像画,因此雇主的满意与否是一个画家能否成功的关键。1642年,班宁·柯克上尉和他手下的民兵每人出了100盾,请伦勃朗为他们画了一幅集体肖像画。一般人会认为《夜巡》这幅画描绘的是民兵夜半出巡的场景,然而事实上它描绘的是白天的景况。这幅画完成之初给人以暗淡的印象,后为保存画面又涂上了多层凡尼斯(一种清漆),年深日久,画面变得更深。因此,不知从何时起,原本是白天场景的画面,一直被误认为是黑夜了。
《夜巡》是一幅革新的画作,它改变了传统的荷兰群像绘画方式,更加突出光线和色彩的运用,这种布置光源的打光技巧,后来被人们称为“伦勃朗光”。伦勃朗的“光影特效”画法也影响了很多人,在现如今的绘画、摄像和摄影领域仍被广泛应用。
图解油画

1 红衣男子
画面左侧有一位红衣男子,他正在装填火枪弹。
2 副官
副官左手拿着短剑,好像唯恐听漏上尉的话而紧盯着他的脸。
3 上尉
班宁·柯克身穿黑色服装,头戴黑礼帽,斜系着大红披巾,好像正在给手下传达命令。
4 脚
上尉的脚正在迈出去,似乎要跨出画面了,给人一种紧迫感。
5 小女孩
小女孩腰上挂着一只鸡,鸡爪是民兵队的象征,意味着小女孩是代表了整个民兵队。
6 画家本人
画面的最左边,伦勃朗把自己画了进去,想混进这个队伍中“搞个大新闻”。

细节 火枪展示
民兵队的主要武器是火枪,其中两位士兵摆出了典型的演习姿势。一名在装填火药,一名在对着枪膛吹气。

细节 奇怪的女孩

画面的左侧很突兀地出现了一个穿着金色裙子的女孩,她的存在并不自然,和这幅充满阳刚之气的画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注意到这个小女孩——她变成了这幅画的另一个焦点。
当然她也肩负了很多象征意义,她的腰带上挂了一只鸡,倒着的鸡爪清晰可辨。鸡爪是民兵队的标志或者是象征,由中世纪的鹰爪演变而来。这个小女孩是谁?至今没有答案。
细节 画面的动感
上尉脚边的饰带和掌旗少尉的领巾,都是飘动的,凸显了画作的动感。而上尉与副官腿部微微抬起,上尉伸出的手在副官的衣服上形成一道强烈的阴影,都给人一种画中人即将走出画框的错觉。

技法 明与暗的对比

伦勃朗善于运用光线,为了加强画面的光感,他在画面中主要人物班宁·柯克的衣领处运用了白色的笔触代表明亮的光线,画面中的大部分人物都处于阴暗中,只有一缕光照耀下来,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伦勃朗在当时没有遵规守矩地把每个人物平均地表现在同样的光影环境中,而是利用光影来处理构图与颜色,虽然看到的画面好像只描绘了几个人物,却尤为复杂。画面中除了人物的刻画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黑色的空白,这样使得空间感更加强烈,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
技法 放射式构图

伦勃朗打破了在此之前的平面化构图法,采用了一种不规则的放射式构图方式,强化主要人物,弱化次要人物,从而增强画面主题的表现力。画中的三组人物呈金字塔形状分布在中心人物的四周,产生叠压并向远处消失。伦勃朗用这种大胆的构图方法和明暗处理统一了并未排列成对的杂乱人群,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
技法 红黄色调的过渡

《夜巡》中的人物以画中穿军服配红披巾的上尉和着明亮赭黄色服饰配白披巾的副官为中心,其他人围绕在两旁。全画采用土黄和赭黄色的暖色调。
上尉的红色披巾与右侧穿着红色军装的持长枪的士兵相呼应。在明亮赭黄色和黑色的背景之间,红色起到了一种平衡和过渡的作用,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