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掐指一算,该收网了(一)
“薛小郎,你可还记得,几日前在灯会,我猜出了你的灯谜,你追着我说,欠我一件事?”
李正一笑着问道。
“自是记得,可这与你方才所说的打赌,又有什么关系?”
薛云童依旧是没好气地,应了句。
“当然有关系!”
李正一稍顿了顿,接着说道:
“你若是不赖账,就去做一件事。”
“什么事?”
薛云童两眼瞪得像铜铃。
“此事很简单,你回府后,代我转告你爹,就问他一句话而已!”
李正一答得很轻松。
“什么话?”
薛云童依旧疑惑。
“你还记得二十三年前,在虢州,被你陷害的兄弟王子安吗?”
李正一的语气里,带着些阴森。
心里却觉得很好笑,莫名有种琼瑶剧里,紫薇那句台词“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的感觉……
还好,薛云童是一个唐朝人。
嗯,欺负他没看过琼瑶剧……
“你在问我?”
薛云童有些愣怔。
“我是让你把这句话,转告于你父亲,如此,你便不欠我什么了!”
说罢,李正一微微拱手。
转身告辞。
只留下,还楞在原地、不知所措的薛云童,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李正一知道,时间很紧迫。
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掐指一算,今日,该收网了!
初步推算,薛云童从发呆,再到慢慢走回府,大抵需要一个时辰。
回府后,他定会把李正一刚才的那句话,转告给薛曜,薛曜知道后,定会有所动作。
而李正一心里虽有一计,可这计划,白日里,并不好实行。
得要等到入夜。
至少,也是戌时之后。
可要拿到薛曜的短,也就是证物,需要分秒必争,且功夫深厚。
于是,李正一以最快的速度出宫,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吹响七音埙。
很快,路清言赶来。
李正一简单交代了几句。
就把刑部手令,给了他。
几分钟后。
路清言领命而去。
接下来,李正一再次进宫,特地前去拜会了武则天和上官婉儿。
拜会武则天,不是为了唠嗑,主要是为了邀请她和上官婉儿,在入夜之后,一同前去薛府,坐看一出好戏。
武则天很是愿意,丝毫没有推辞。
…………………
午时整。
李正一骑马赶回汀兰别院。
他还有事,要找杜少府商量。
所以,决定和杜萧杳一道回府。
临行前,李正一到了丹娘屋里,见她气色,比起昨日好了许多,甚是欣慰,又想起今夜的计划,故而问道:
“丹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夜便是收网之时,只是,关于十年前的旧案,我之前答应过眉心姑娘,不告诉其他人,如今看来,想要翻案,不得不告诉陛下,还有重查此案之人,你看可否?”
“都无妨……我早已不在乎这些所谓清誉,只是,没有想到,这到头来,肯帮我重查此案的,竟是我恨了这么多年的……”
丹娘眉头紧蹙,欲言又止。
“当初那张结案书,定是有人陷害的,或许,今夜就会有结果!”
李正一看上去胸有成竹。
丹娘点了点头,道:
“多谢李小郎君!”
李正一礼貌地笑了笑,既而转过身,对孟师兄说道:
“孟师兄,辛苦你了,我和阿杳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酉时三刻之前,请师兄一定带丹娘到薛府,她是此案被害人,今夜,或许就可以真相大白、洗清冤屈,拜托师兄了!”
“李小郎君不必客气,经过一日相处,我竟发觉……你,还不错!”
孟师兄表情虽严肃,却是脸带笑意地,说出这句话。
看来经过短短的相处,孟师兄对李正一的印象,已经好了许多。
“能得师兄夸赞,正一喜不自胜!”
李正一也拱手回道。
随后,李正一便和杜萧杳一道,快马加鞭地,赶回姚府。
刚下马,就直奔杜少府书房。
而此时的杜少府,明面上是在书房看书,可心里却想着,李正一和杜萧杳的种种事情。
总之,心思全然不在书上。
“晚生拜见杜少府!”
“拜见阿耶!”
李正一和杜萧杳进了书房,轻轻关好门之后,拱手作揖道。
“你们为何,看上去如此匆匆?”
杜少府站起身,着急问道。
“杜少府,我有一事相求!”
李正一沉声说道。
“你说!”
杜少府还是一如既往地爽快。
“我要借知邻兄一用!”
“正一,你是知道的,在那件事没解决之前,我是不会让知邻……”
杜少府面色凝重,认真回道。
听罢,杜萧杳很是惊讶,问道:
“阿耶,什么叫……那件事没解决之前?到底是什么事儿啊?”
“萧杳,回头我再告诉你,正一,你快告诉我,为何要知邻?”
杜少府着急地说道。
“杜少府,那件事,有解了!”
李正一眨了眨眼,神秘地说道。
见状,杜萧杳更不解了,嘟哝道:
“阿寻哥,你们的话,我怎么听不懂,难道是在打什么哑谜吗?”
李正一坚定地看着杜萧杳,回道:
“很快,就知道了!”
而杜少府,虽然很犹豫,但还是选择相信李正一。
于是,他们四个人,在书房里,商量出了更为周密的收网计划。
与此同时。
路清言这边,也已得手。
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等入夜。
薛府的好戏,就开唱了!
……………………
入夜。
戌时二刻。
日已西沉,月上梢头。
整个薛府,都笼罩在一种阴森森的氛围中,尤其是薛曜的书房。
白天,李正一让路清言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让信得过的林伯,拿着刑部手令,前往刑部大牢,以李正一的名义,调取犯人凌季友的口供,一共两份。
但光有凌季友的口供,是不够的,薛曜这个老狐狸,定不会承认。
所以,第二件事,便是以“李正一夜里要审案”为由,让刑部派出几个人手,随林伯一道,押送凌季友到薛府。
实则是让这些刑部之人,亲眼看见薛曜,在听见儿子薛云童的“那句问话”之后的所作所为。
如此,这件事也就有了人证。
第三件事,便是让路清言把薛曜迷晕,捆起手脚,并蒙上眼,再把薛曜的书房,稍微地布置一下。
仅此而已……
然后,就坐等此戏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