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春节节日习俗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各个地区的春节习俗也不完全相同,以华中地区为例,探析春节的各类民俗有着典型意义。华中地区的春节民俗文化,既有着与全国各地春节习俗文化共性的一面,也有其独特韵味的一面。本节把春节民俗分为准备期、开展期、延续期三个部分,主要包括祭灶、扫尘、贴春联、包饺子、守岁、放爆竹,拜年、给压岁钱、回娘家、破五、元宵放灯等,从腊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的正月十五,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春节民俗的概况。
一、节庆准备期
春节作为一个盛大的节日,有着比较漫长的准备期,这是在为一个盛大的节日造势,人们很期待这个节日,民间有“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的说法。民间百姓大多清贫,衣食不继,唯年节准备良多,有所期盼,故俗语云:“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也就是说,春节的准备期可以从腊月初八开始计算,直到除夕的前一天。这期间人们几乎每天都有一些活动,使得春节充满特殊的仪式感,这也是中国老百姓智慧的体现。民间常流传这样的顺口溜:“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了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除夕夜之前人们为过年做的准备活动。
中国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人们有熬腊八粥、吃腊八粥的习俗。这个腊八粥的制作是有讲究的,《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宋代杭州腊八粥的配方,寺院、人家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干果来烹制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为米与果品,米是基本的主料,掺入的果品越多越好,种类越多,熬出来的粥就越香浓。中国人吃东西也讲究其象征意义,所以腊八粥的食料也都是有民俗寓意的,桂圆象征富贵团圆,莲子象征恩爱连心,百合象征百事和睦,核桃表示和和美美,红枣、花生象征着早生贵子,橘脯、栗子象征大吉大利等,人们以此期盼未来生活的美好。
而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民间流传着很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关于朱元璋皇帝喝腊八粥的故事: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困,在财主家放牛,他经常挨打受骂,饥肠辘辘。有一次他牵牛过独木桥,老水牛跌到桥下摔折了腿,财主把他关在一间屋里,三天三夜不给饭吃。他饿慌了,发现一个老鼠洞,一挖开发现一个老鼠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红枣等。他就把这些东西煮了一锅粥吃,觉得比什么都香甜。后来,朱元璋打了天下,做了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一天晚上,朱元璋又想起当年这种粥来,传令御厨用各色五谷杂粮煮成粥进奉,大宴群臣,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因而赐名“腊八粥”。
如果说腊八是大年的开场锣鼓,那么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就是大年的序幕。从小年开始,就进入了过大年的倒计时。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民间有“二十三,祭灶官”的说法,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传说中,灶官(灶王爷)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潜伏”在各家的厨房里,“监视”一家人,腊月二十三这天晚间,他要骑马升天,去向玉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玉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在他上天之前,老百姓要搞一个祭拜仪式,俗称“送灶”或“辞灶”;等到除夕再把他迎接回来,称“迎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然后由他带回家中。因此,对于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给玉皇大帝的汇报至关重要,关乎这家人一年的吉凶祸福。“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说的就是送、迎灶官之事。一家人先在灶间摆上桌子,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主人先向灶王爷敬香、磕头,然后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鲁迅先生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送走灶王爷之后,人们迎来了“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春节前扫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关于扫尘,古代还有一个有趣而又诡异的故事。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人的身上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就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有一次,三尸神密报玉皇大帝,说人间有人诅咒天神,预谋造反天庭。玉皇大帝听后大怒,随即降旨迅速查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做记号。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做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阴谋,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即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王爷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祥和,所以民间从送灶后开始,到大年除夕之前,进行扫尘。
年货是人们为过年准备的东西,包括食材、祭祀用品、节日用品、衣服等。食材有鸡鸭鱼肉、瓜果蔬菜、糖果零食等,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材的种类更加丰富了,祭祀用品主要有香、纸、鞭炮等,装饰用品如红灯笼、春联、年画日历等。除了上面的几种以外,旧时置办新衣服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人们平时也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新衣服,所以不是很重要了。
中国人讲究年年有余,所以会在除夕之前提前准备好各类年货。在以前贫穷的年代,过年的食物里面肉是最多的,很多人家在平日里都买不起肉,所以在过年的时候会多买些肉,潇洒地过年。
“二十五,磨豆腐”,豆腐,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是一种仅次于肉食的“奢侈品”。从泡豆到出豆腐,需要好几个小时,制作的工艺较为复杂。民间有句俗语“赶得上杀猪,赶不上磨豆腐”,意思是磨豆腐要趁早。一到腊月二十五,农村的家家户户排着队磨豆腐。许昌地区的豆腐,用传统的石磨磨制而成,包括浸泡、磨糊、过滤、煮浆、点脑、蹲缸、压榨等多道工序,点脑的时候要添加酸浆水。酸浆水是上次制作豆腐沥出的汁水,因乳酸菌的作用而变酸。如此制作,磨出的豆腐味道醇厚香甜。
“二十六,割块肉”,按照华中地区的传统年俗,腊月二十六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年的肉食,因此就有“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的说法。所谓的“杀猪”,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前那些大户人家过年的“备肉”方式。而今人们到集市上“割年肉”,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备肉”方式。割来的肉用在烧菜、包饺子、做供品等。上集市割肉的日子定在腊月二十六,目的是保持新鲜和便于储藏。正因为在传统农业社会肉类食品也属于“来之不易”之品,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吃到,所以,在腊月二十六割的肉便有了“年肉”的称谓。
“二十七,杀只鸡”,因“鸡”同“吉”同音,含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在传说中,公鸡是化身在人间报时辰的吉神,宰杀是为了让它回天庭休息,还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是否勤劳。所以,腊月二十七这一天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宰鸡日。把宰杀的鸡煮熟后剁成两半,抹上咸盐,挂在屋梁下,客人来了时,剁上一小块,又来客了,再剁上一小块。过了正月十五,就把剩余的鸡全部剁了做成菜。按照传统习俗,过年杀鸡是有讲究的,通常要宰杀体形较大的鸡。杀鸡时鸡脖子上的刀口要平整,鸡血沿着刀锋,流入盛有清水的碗里。扯了毛后,不能开膛,只是从腹部后端切开一个口子,掏出内脏。把整只鸡煮熟后,放在一只篮子里,大年初一时,一家之主提着,端上一壶酒,敬天、敬社神、敬土地爷、敬祖宗。
“二十九,灌壶酒”,酒的谐音有“长长久久”的意思,打回来的酒不仅作食用饮品,而且是对全家人的美好祝福。酒水不像肉蛋食品,放久了容易变质,随时都可以去灌。但因旧时代物质贫乏,穷人用来备年货的钱财非常有限,直到最后一天才能灌几两酒,这才有了“二十九,灌壶酒”的说法。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做了论述。
华中地区的百姓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百姓一样,对春联有着浓厚的情结。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是期盼来年好运,过春节图个喜庆吉利。这实际上是一种反映人们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外在手段。贴春联的时候,按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尊的讲法,春联的上联应贴在左边,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准就是右边。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以烘托节日喜庆气氛,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把吉祥、美好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时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有时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如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发明和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一些年画作坊中制作精美的《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色彩斑斓的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比如《老鼠娶亲》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在民间流传甚广。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和隆重的节日,在这期间祭祀神灵和祖先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有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汉代,祭祖就已经是我国春节重要的活动之一了。祭祀祖先时,在祖先的牌位或墓前摆上祭品,焚香,烧纸钱,并按照长幼分别向祖先敬酒,叩头等。近年来,春节期间去黄帝陵祭祀的人络绎不绝,反映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美好传统。除了祭奠祖先,中国祭拜神佛也非常虔诚。祭祀祖先主要是为了缅怀祖先,而祭祀神佛则是为了得到神灵保佑。中国春节主要祭祀灶神、门神、土神、财神等,灶神能保佑人们生活越来越好;门神,可以驱鬼辟邪,保佑平安;土神可以保佑新年有好收成;财神可以保佑人们发大财。
二、节庆开展期
从除夕那天算起,到大年初三,可以说是春节节庆的开展期,也是春节的高潮期。期间人们与家人一起,尽情欢乐,聚首闲聊过去一年的种种趣事,许下新年的愿望。这个辞旧迎新的重要时间段,对中国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年三十,包扁食”,扁食,即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是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据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在旧时代华中地区的农村,饺子是一种“非日常”的食物,主要用来招待客人或逢年过节时改善生活。包饺子一般是从腊月三十下午开始,而准备工作如剁肉馅儿等则在当日上午进行。除夕的饺子,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下入锅内的。煮除夕的饺子也有讲究。锅里煮饺子时,不能用勺子乱搅动,而要顺着一个方向,贴着锅沿儿搅动。煮好的头一碗饺子先要上供,奉先祖、供诸神,以体现中国传统的孝道,也是一种最为原始的崇拜和祈福,寄托着家人们祈求祖先和神灵护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了每年年三十的时候,是新旧两天的更替,更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叫“交子”。这是辞旧迎新的时间界限,在这个时候搞一项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饺子和“交子”正好谐音,所以人们慢慢形成在春节、大年初一时,在交子这个时刻吃饺子的习俗。
和全国过年的风俗一样,华中地区民间也素有“开门爆竹”一说。爆竹又称“炮竹”“爆仗”“爆竿”,是中国特有的东西,最早的爆竹主要用来驱邪,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群众性娱乐工具,用以增加节日的热闹气氛。中国人春节放爆竹由来已久,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人们春节在自己家庭院前放爆竹,主要是为了“辟山臊恶鬼”。据说人们一旦遇到这种鬼就会生一场大病,但这种鬼害怕大的响声,所以人们就在新年之际放爆竹,爆竹响声震天,恶鬼就不敢来了,以此来祈福求平安。人们用噼噼叭叭的爆竹声辞旧迎新,这便是“爆竹声中辞旧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古时候的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祈祷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全家老少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民间俗语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象征着把一切邪恶、瘟疫、疾病赶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的时候,大年夜,家家美味佳肴,相聚一起酣饮,吃年夜饭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菜式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吉)、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代表着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中国的春节,“吃”往往会成为大部分人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就是透着那么一股喜庆热闹劲儿,这可以算是中国民间过年的最大特点之一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似乎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更加显得入情入理。
“年初一,来作揖”,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此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家中的晚辈要给家中的长辈作揖拜年,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据说压岁钱的最早起源是为了辟邪,因“祟”与“岁”谐音,晚辈拿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也叫厌胜钱,这种钱不是在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唐代的春节在“立春日”,是宫内互相朝拜的日子,散钱之风盛行,但民间并没有此种习俗。
宋元之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压岁钱说:“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圆,其寓意为“长命百岁”。20世纪60年代,压岁钱一开始只是糖果,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一年内能见到糖的时候并不多,用几块糖替代“压岁钱”就很不错。70年代后期开始,压岁钱真的是“钱”,大约是几毛钱,家长随便塞给孩子说一句“去买鞭炮吧”“去买糖果吧”。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压岁钱的数额在变大,形式也更加多样。现在中国人给压岁钱的方式除了现金红包,还有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等等。
“年初二,迎婿日”,正月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夫妇同行来娘家,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时要携带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子们,并且要在娘家吃午饭。女儿先回娘家看望父母之后,接下来可以拜访其他亲朋好友。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有了叙旧情、话家常的机会。
“年初三,祭先人”,正月初三,俗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的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主司夏天。因此这天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以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三、节后延续期
从正月初四算起,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甚至是到正月底,都可以说是春节的延续。就像中国传统文艺审美中说的“余味”,中国的春节也绝不会过了大年初一之后便戛然而止。俗话说“正月里是新年”,在这延续期间也有许多重要的习俗。
“年初五,来破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因民间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这一天承载了人们太多的希望与憧憬,在古代这一天的禁忌特别多,比如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诸多禁忌在过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有的地方还时兴“赶五穷”的风俗。“五穷”也叫作“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唐代韩愈《送穷文》曰:“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客客气气地送而走之。民间老百姓是实话实说“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爆竹扫帚送出去。这反映了人们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的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年初七,过人日”,传说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了六畜,后造了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初七则为人的生日,又被称为“人日节”。依据华中地区的传统习俗,如果这日天晴,则代表人身安适无虞;如果是阴雨或刮风,则预示着将有疾病瘟疫发生。初七又称“七煞日”,许多事情都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
舞龙舞狮来源于中国古代舞蹈,它是中国春节特有的娱乐活动,现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都遍布它的踪迹,成为外国人最为熟知的中国习俗之一。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象征着吉祥和至高无上,传说中的龙会兴云作雨,因此最早的龙舞是用来祈雨或者驱虫的。它在汉代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形式,《春秋繁露》就有记载人们祈雨时“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情形。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舞龙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现在人们最熟悉的一种是龙灯。龙灯使用的道具是由竹篾编制而成的龙和一颗龙珠,龙身由很多节组合而成,每节相接之处又用绸缎包裹相连起来,每一节的里面都会有一个灯烛,下面连着用来舞动的木棍。表演的时候,一人拿着球形的彩珠“龙珠”在龙头前舞动,后面舞龙的人则表演抢龙珠的动作。此外还有布龙、草龙、水龙等,如广为人知的“二龙戏珠”就是用布龙表演的一项节目。
庙会是宗教文化与岁时风俗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最为喜爱的民俗活动之一。人们在节日期间在寺庙及其附近集会,并进行祭祀神灵或购物等活动。庙会最早主要是以祭祀神灵、辟邪纳福、祈求平安为主。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庙会逐渐与经济贸易相互融合,附近成了集市贸易的重要场所,这也为庙会增加了更多的娱乐气氛。现在春节逛庙会已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年俗之一了。除此之外中国大型的户外娱乐活动还有耍社火、扭秧歌等。
“正月十五好热闹,吃罢元宵看花灯。”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民间传统,在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万盏彩灯,以示庆贺。
“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元宵节的灯是春节最为热闹的“压轴戏”。放灯的习俗大约始于东汉,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玄宗在位期间(公元685-762年)号称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灯会期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的元宵灯会,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趋于民间化,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民间的灯会十分壮观,一直延续到今天。灯在民间有着“光明”与“添丁”的含义,点燃灯火就会照亮前程。
从准备期到开展期,再到延续期,春节的民俗活动持续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是聚会的良机,亲友相聚,其乐融融。热烈的贺岁礼仪,不仅巩固了家族亲人间的关系,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而且增加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