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态环境基准是在特定条件和用途下,环境因子(污染物质或有害要素)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剂量或水平。生态环境基准研究起始于19世纪末,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关工作开展较早,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基准体系,为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奠定了科学基础。从揭示自然客观规律看,生态环境基准具有普适性,但由于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生态环境基准呈现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研究。
我国生态环境基准的相关工作起步晚,研究基础薄弱,不能满足支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第15条提出:“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在法律层面明确了我国生态环境基准工作,为逐步建立健全国家生态环境基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基准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加强和规范生态环境基准工作,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国家环境基准管理办法(试行)》(公告2017年第14号),后续又发布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 831—2017)、《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 837—2017)和《湖泊营养物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 838—2017)三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为我国生态环境基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作为我国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基本项目之一,氨氮是我国流域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我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规定的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之一,我国现行氨氮水质标准主要参照国外水质基准制定,对我国水环境特征体现不足,科学制定氨氮的水环境基准和标准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我国发布了保护淡水水生生物的氨氮水生态环境基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可为我国氨氮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修订提供参考和依据。本书结合上述各项标准的制订过程及相关内容,总结和梳理笔者及其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认识编著而成。全书详细介绍了制定该基准的技术路线、方法和结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水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由闫振广、张依章等编著,其中闫振广负责全书的整体编著,张依章负责资料搜集与分析,余洁、胡万里、赵光竹、郑欣、王书平、范俊韬、邵瑞华、张天旭、王鹏远、孙乾航、黄轶、许晓静、王一喆、吴春辉、闫祯共同完成了毒性数据的搜集与筛选等。全书最后由闫振广统稿并定稿。
限于编著者水平及编著时间,书中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