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于奔命”的人文学
给人文学下定义绝非易事。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与人文学相关的各类书籍总是会过分地解读人文学的定义。人文学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因此想要定义人文学,就必须全面了解人文学。这并不简单。我也曾遇到过相同的问题,在这里还是要说明一下我心中所认为的人文学是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展开后面的内容。不仅对人文学下定义,还要把当下人文学分成三个部分来进行分析。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人文学这个词。光是在网上搜索“人文学”三个字,就会出现很多人文学相关的演讲课程和书籍。演讲的题目五花八门、令人目眩:“咖啡与人文学”“绘画人文学”“经典鉴赏入门”“提高个人素养的诗歌鉴赏”“阅读的乐趣”“我们这片区域的文化遗产”等。在谈论饮食、美术、音乐、文化、历史、科学等多种领域的时候,人们总会把它们和人文学联系起来。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共同点。这种做法只能让焦点变得涣散、毫无目的。我时常会想:他们是不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听课才搞得如此花样繁多呢?
不过话说回来,从这个角度介入人文学其实倒也无可厚非。人们从罗马时代开始才正式使用人文学一词,它在当时作为一个高级别的概念,涵盖了音乐、语言学、数学、科学等多个学科。英语圈国家的人们把人文学称为“liberal arts”或者“humanities”,而“liberal arts”一词正是从古罗马的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一词派生而来的。这么来看,多种学科都和人文学攀上了关系也并不奇怪。
把目光拉得近一些,东亚文化圈中的“人文学”是指“研究人及其所处文化的一门学问”。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人的学问”。如果将人文学称为一门探究人的学问的话,那么前面列举的饮食、美术等演讲主题自然都可以被包含在人文学当中。
如此宽泛地界定人文学,人文学就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学科。粗略地思考一下就可以想到,这肯定是存在问题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门学问是游离在通识教育之外,完全与人无关的。可如果所有学问都纳入人文学的话,那么人文学也就没有了学术边界,从而无法称为一门学科。
因此,我打算采用更为严谨的态度界定人文学的本质特征。本书介绍的人文学一定要与课堂上被“滥用”的人文学,以及从词源角度分析的“人文学”含义有所区别。只有这样,读者朋友才能够避免模棱两可,真切地感受到人文学本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