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郑灭许国
张三退了吴军,解救了郑国于危难之中,郑献公命令张三为郑国大夫。
张三,从家仆荣升为大夫,从此享有封地食邑,光宗耀祖,不再细表。
继续讲郑国。整个世界都乱了,这都是可恨的晋国中军将范鞅作的孽!
如果不是范鞅搞昭陵会盟单方面撕毁弭兵会盟精神,从讨伐楚国到灭了沈国,会有这一系列的战事?
如今,诸侯皆对晋国有了反心,郑国上下思想完全统一了,跟晋国佬对着干!
但怎么干,都要符合郑国的国家利益。这里便有一个大大的郑国利益摆在那里,那便是传统世仇许国。
公元前504年1月18日,郑国上卿子宽奉命向还在过春节的许国发起突袭,干净利落地灭了许国。
从此,曾经是春秋争霸舞台上至少是跑过龙套的又一个诸侯国,湮灭于历史尘埃。
所谓的又一个跑龙套的诸侯国,是刚刚在去年,即公元前505年,迅速恢复元气的楚国灭了唐国。
唐国在柏举之战中与蔡国成为吴国盟友,吴国虽然战败过楚国,但很快楚国在秦国帮助下击败了吴国。
吴军一撤,唐国还不倒霉?
许国与郑国的历史恩怨,可以自郑庄公开始算起。
郑庄公时代,便曾经灭了许国,但最后是将许国一分为二,一部分归属郑国,一部分由许国公族继续以许国的名义存续,成为郑国附庸。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内乱,许国乘机光复了曾经被郑国侵占的土地。
但两国的矛盾由此种下,长期以来,郑国总是看上许国的土地。而许国由于打不过郑国,经常向楚国或晋国告状,让郑国也吃了不少亏。
现在好了,世界大乱了。晋国的盟友一个个离晋而去,楚国因为受到吴国打击而元气大伤,两个超级大国都一时无暇顾及许国,郑国就抓住机会一把灭了许国。
郑国执国大夫此时为罕氏的子姚,穆族五代;执政大臣为国氏的子思,穆族三代。其余四卿为游氏的子宽,穆族六代;驷氏的驷歂,穆族五代;印氏的子柳,穆族四代;丰氏的子张,穆族四代。
郑献公和郑国公卿大夫们很清楚,不抓住这个一时没了诸侯盟主的机会尽快扩充地盘,那郑国永远无法发展壮大起来。
灭了许国,那接下来呢?
接下来当然是想当年天子与郑国交换的那些土地了,当年的那笔与天子作土地交换生意,郑国吃了大亏。
郑庄公时,周平王拿着苏氏十二邑与郑国换四邑,结果郑国四邑拿出去了,但苏氏十二邑只得了两邑。还有十邑,按理就是咱郑国的土地!
为这事,郑庄公时便开始与周天子闹矛盾,但一直没有解决。
到后来,晋国崛起,晋文公勤王有功,天子赏了其中的四块地给晋国,郑国是敢怒不敢言。
现在,周天子已经虚弱到不行了,那快将剩下的六邑给弄到手吧。
怎么弄?
团结和联合一批周王室的人,一批实际掌控着这六个城邑的人。
具体是什么人呢?曾经的大周王朝叛逆王子朝的人。
王子朝本在楚国的庇护下,但晋国趁楚国被吴国击败,于公元前505年春突袭王子朝,使这个曾经自立为天子的王子朝身死于晋楚边境。
但王子朝有着大批的追随者,这批追随者一时没了主心骨。
你们没了主心骨,那就让郑国来当你们的主心骨吧。
公元前504年春,刚灭了许国的郑国,全面接收王子朝残部,并向名义上属于周王室的冯邑、滑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等六邑发起全面进攻。
晋国中军将范鞅火大了,你郑国太不是东西了。先灭了昭陵会盟的盟国许国,再接纳了王子朝叛军残部,现在又抢夺王室土地?
不好好治治你这个郑国,咱老范不活了。
但晋国实在没有精力。一方面晋国正与盘踞在中山的鲜虞国激战,另一方面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也非常紧张。
晋国又拿出了老套路,命令中原诸侯自行起兵讨伐郑国。
但除了鲁国,谁也没鸟晋国。鲁国此时还是晋国的忠实小弟,接到命令后,立即向郑国边境发起了进攻。
郑国一时不备,边境城邑匡邑被占。
但不用过于担心,郑国完全可以先不必理会。反正既然与你晋国翻脸了,那便让你晋国佬看看什么叫中原小强郑国的厉害。
郑国二话不说,直接加入齐国为首的反晋联盟!
公元前502年,单方面撕毁弭兵会盟盟约、让世界陷入战乱、几乎让全世界都恨之入骨的晋国中军将范鞅终于去世了。
这个时候,天下大势已经演化到一个新的局面:
晋国可谓是面临着巨大的内忧外患危机。在国内,新中军将智烁只管着国内,将国际事务都交给了中军佐赵鞅。
赵鞅虽然文韬武略素有贤名,赵氏家族在赵鞅的主持下迅速崛起。
但晋国六卿明显已经分化成中行氏、范氏一派,并拉拢了赵氏的旁支邯郸氏,成为晋国内部最强悍的势力。
赵氏大宗主要与韩氏、魏氏交好,明面上,中行氏、范氏与赵氏矛盾重重,迟早是要火拼的。而智氏左右不定。
国际形势对晋国也越来越糟,中原已经基本产生了一个新的盟主,那便是齐国。
齐景公已经与郑、卫结盟,宋国也加了进来,鲁国是最后加入进来的。但不管如何,现在已经形成了齐、郑、卫、宋、鲁联合反晋的局面。
楚国暂时不用去理会,因为楚国全部精力都从中原转向了吴国。
楚国先是灭了唐国,然后励精图治,准备对付陈、蔡等曾经追随吴国侵略楚国的诸侯,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向吴国复仇上了。
王室又乱了。在郑国的支持下,王子朝的残部势力向天子所在的王城发起了攻击,把天子周敬王吓得赶紧逃到晋国避难。
一句话,曾经的中原诸侯联盟盟主晋国焦头烂额。
列国之间,零星的战火始终在燃烧着。但谁都知道,一场大规模的反晋战争即将打响。
郑国执政大夫驷歂必须作好全面的伐晋准备。对了,在全面打击晋国之前,驷歂必须处理一件事。
这件事便是我们在讲子产时已经讲过的,公元前501年,驷歂杀邓析。
郑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将刑法公布于众的诸侯国,郑国先大夫邓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律师。
公元前536年,执政大夫子产铸刑鼎,将刑法刻铸于鼎上,公布于众,首开成文法历史。
但百姓还是很难看到国家的刑法,因为要看到,必须去看新郑的这个铜鼎。
于是,郑国先大夫邓析便在背诵了这个刑法后,用竹片将郑国刑法给写了下来,并公之于众。
这便是郑国的“作竹刑”历史。邓析不但用轻便的竹片推广了刑法,还专门研究刑法中的漏洞,当成了替人打官司的专业律师。
邓析开设了大量培训班,广收弟子,影响力越来越大。
由于邓析能言善辩,又精通法律,经常钻法律的空子和漏洞,使郑国的统治阶级对他很是头大。于是,郑国就取消了邓析的大夫待遇。
没了大夫身份的邓析干脆就将自己的律师行业更加专业化,给郑国统治阶级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现在,郑国到了要与强大的晋国为敌的时刻了,需要郑国上下高度统一思想,驷歂怎么能容忍让邓析这样的人来扰乱视听?
于是,可怜的邓析就惨遭杀害。
现在,郑国可以高呼全世界受晋国迫害的兄弟们团结起来了吗?
还不能,郑国又出事了。不过这次出的是正常的事,公元前501年4月,郑献公薨了。
薨吧,因为接下来的春秋风云,实在太过于激烈,也太过于残酷。
郑献公这样的国君,小心脏也实在是受不了几天的,还不如早日归去,将郑国风云交由后人来演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