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当家人
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商丘路社区 吴爱华
我是市北区招聘的第一批职业社区工作者,2011年当选为社区书记兼主任。我们社区地处青岛市典型的老工业区,有47栋20世纪80年代的老楼,而且有三多:残疾人多,低保户多,老年人多。刚来社区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靠腿,所有的通知都靠嘴,管理难度相当大,更谈不上什么贴心服务了。
由于社区范围大、户数多,社区既不掌握居民需要的服务事项,又不清楚居民结构组成,再加上人力配置不足、日常工作繁重,社区管理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服务效果很不明显。怎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给低保户解困、给残疾人支撑、给孤寡老人温暖、给失业人员帮助,成为我心中最紧迫的任务。
我决定要走出一条老旧楼院社区转型为智慧社区的创新之路。摆在我面前的有三大困难:一是没有知识储备,二是社区没钱,三是人手不够。为此,我自费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看到和智慧社区有关的报道就一定去弄明白,并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查阅各种资料,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为解决资金问题,我一次次到有关科技公司寻求帮助,争取合作,然后带领社工们挨家挨户摸排老百姓需求,搜集社区各类信息;为编制建设方案,设计服务需求,我一个人顶两个人用,几乎天天都要忙到凌晨三四点,眯一觉起来再正常上班。
就在我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家庭和个人的事情却接踵而至。父亲撒手去世的噩耗深深打击了我,而我又身患疾病。接连的打击,一度使我陷入困扰之中。但我选择迎难而上,接受了手术治疗,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我就又回到了社区。最终,我们克服各种困难,花了近一年时间构建起一个智能信息平台,解决了社区管理的最大难题——信息不对称问题。
我们对辖区3800多户居民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将每个居民的二百多项基础信息作为“横轴”,每一类惠民便民政策为“纵轴”,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将社区居民划分为64种类型,无论哪一种,只要在我们系统里一查就能享受到精准的服务。
针对独居老人,我们开发了紧急呼叫服务功能,老人遇突发状况可一键呼叫家属或社区寻求帮助。家住洛阳路18号的一位独居老人,儿子上班走时忘记厨房里还烧着水,水烧干后冒起了浓浓黑烟,老人干着急,身体动不了。关键时刻老人按响了紧急呼叫键,社区接到老人的呼救,迅速赶往老人家中并拨打了119,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我们还为66位失智老人配发定位器,社区和老人家属可以通过社区平台实时“监控”老人所在位置,避免老人走失。
技术创新带来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焕然一新,也让更多的家庭和居民受益。家住商城支路的居民屈某,因为丈夫去世,家庭收入骤然降低,通过信息的录入,我们发现她符合办理低保的条件,便主动上门告知,让她在遭遇变故孤立无援时,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基层党组织给予的温暖。居民杨某的老伴生病一年花费9万多元,我们通过信息平台看到了杨某的情况,便主动联系给他家办理了大病救助。以往居民要享受哪种服务要到社区来打听,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符合什么政策,现在通过系统分析,社区可以主动到居民家中去提醒他们。信息化帮我们实现了社区管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让社区服务更加贴近居民。
2017年开始,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又一次连续三个月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开发了“智慧管理随手拍”APP,居民可以随时随地拍照上传、语音反映问题,参与社区治理或者寻求帮助。后来我又把这个信息平台升级成2.0版本,打造了社区综合治理平台,通过分类管理统计出来的数据分析出问题集中点,随时解决并追踪处理结果,调查居民的满意度。2021年我们社区的综合治理平台被推荐参加全国党政信息化优秀案例的评选。可以说商丘路社区已经从过去“老破小”变身成为现在的“智能宅”。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部署防控,入户摸排,卡口值守……我每天的工作安排满满的,连续几个月高强度、超负荷工作,我晕倒在社区岗位,被送到医院抢救。有人问我,为社区这么拼值得吗?我的回答是“值得”!在我看来,能够为居民解决烦心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居民,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本分!社区是所有居民共同的家,每个居民都是这个大家庭的家人,带领大家用心过好每一天,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使命!在新征程上,我将不忘爱民初心,牢记为民使命,为党、为居民服务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