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增长、就业、全球贸易等造成重大负面冲击的同时,也给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加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从需求看,疫情一方面激发了企业和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意愿,另一方面直接创造了许多新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从供给看,疫情促使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善,助推数字化新工具的改进升级和市场推广。
数字化转型意愿改善。疫情充分彰显了数字化转型在提升企业韧性、弹性方面的巨大价值。数字化基础好的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打破时空局限,以信息流为牵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商流的快速重组融合,迅速接链补链,在疫情中受损较小甚至获得额外收益。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数据显示,数字化成熟度高的企业在疫情冲击下3个月内恢复比例高达60%,而数字化成熟度低的企业恢复比例只有48%。
数字化转型需求扩张。疫情在极短时间内激发了数字化新需求,推动数字化转型跨越式发展。在生活领域,数字化应用爆发式增长,经济活动加速向线上迁移,各企业纷纷通过在线方式寻求出路,大量无接触经济新业态涌现。在生产领域,新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加速渗透并得到推广。复工复产过程中,企业面临产业链中断、销售下滑、资金不足等问题,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催生出数字化生产新模式,实现了产业资源在线调配、协同制造、产能共享、跨域协作等功能,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和难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数字化转型供给升级。新冠肺炎疫情打破常规,为数字化产品服务的改进和升级提供了“试验场”,助推它们进入市场,加速了数字化工具的质量升级和推广普及。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启动建设,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多性能优良、分布广泛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更好地支撑数据流、信息流的高效流转,赋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堂生动的数字化培训课,也是强劲的数字化加速器。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之下,对于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的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一道选答题,而是一道必答题。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觉醒,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数据要素在价值创造和分配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积极地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模式。
企业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与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合作,运用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将企业个体资源融入产业集群当中,扩大集群内各个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共享技术、产能与订单等资源,拓展线上服务,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例如,传统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时,可采用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等策略,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信息管理系统,用大数据打造智能化生产线和智能车间,提升企业的数字化制造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在产业集群内实现技术、产能与订单互联互享,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如运用工业互联网打造云平台,把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产品、供应商、客户以及生产、仓储等信息紧密连接起来,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发挥网络协作优势,提升单个企业的生产效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整个山西省没有一家口罩生产企业,于是国内某企业帮助山西在48小时之内建了一条每天能够生产10万只口罩的全自动生产线。该企业本身并不做口罩,那为什么可以在48小时内建造一个日产10万的口罩生产线呢?因为其运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把生产口罩的原材料、设备作为一个任务在平台上发放,然后进行生产能力的重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