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抗战回忆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延安生活,艰苦愉快

到了延安,最初我考虑进鲁迅艺术学院学文学,后来改变了主意,进了陕北公学社会科学部,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

延安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碧蓝色的天空是教室的“天花板”,空旷的原野是教室的“围墙”,土墩子和石头当“课椅”,自己的膝盖当“课桌”。即使在初冬,小雪纷飞,我们仍在这个“大教室”里学习,大家沉浸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海洋里,谁也顾不上掸去飘落在身上的雪花。在这个“大教室”里,我们听了很多很好的报告。

我们自习的场地,或在居住的土窑洞里,或在延河畔的石头上、树荫下。最有意思的还是在黄昏饭后,三三两两漫步在延河岸边,自由交谈,敞开思想,毫无芥蒂。晚间在窑洞里,坐在炕头上,讨论白天所听的讲义,谈自己的体会,摆自己的看法,民主空气十分浓厚。为了节约灯油,开会时不点灯,一片漆黑,几乎谁也看不清谁,有的同志风趣地说:“这是开‘黑会’。”大家激烈争论,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延安的物质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住的是同学们用双手挖的土窑洞,10个人编一个学习小组,住一孔窑洞。吃的是小米饭,小米锅巴被称为“列宁面包”;小米饭汤叫作“革命牛奶”,大家都喜欢吃。菜,冬天吃的是白水煮土豆,烧南瓜汤,素炒萝卜丝等;夏天便可吃到自己生产的菠菜、西红柿和茄子等新鲜蔬菜。肉食很少,“三月不知肉味”乃是常事。穿的是土布衣裳,冬天穿的毛衣、毛袜,是自己纺的或用手捻的毛线织成的。

延安纸张很缺,一张纸得写几次,先用铅笔或钢笔,最后用毛笔写,也有用桦树皮当纸来写的。

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但人们精神上却很愉快,欢乐的歌声到处可听到。周末经常开展文体活动,扭秧歌、唱京戏、跳交际舞,还举行球赛。

在延安,无论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员都要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开始我对它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我们到延安是来学习的,学习时间极宝贵,哪有时间搞这些落后的生产——用手纺车纺线、开荒种地?我把这种思想汇报给罗迈校长,他对我进行了帮助教育。他说,我们办的学校不同于旧社会的学校。我们办的学校,要一面学习,一面搞生产劳动,这样才能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同时也锻炼了青年学生。听了罗校长的一席话,我的思想疙瘩解开了,提高了对生产劳动的认识。过去,手纺车在我手里不听使唤,摇几下,线就断了,纺出的线质量差,数量也很少。现在,手纺车好使唤了,纺出的线,数量多、质量好,完成任务也快了。

回忆起在陕北公学的这段生活,感到学习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是一个好的教育办法。

在延安,中央领导同志和普通干部战士一样参加生产劳动。周恩来同志纺的线是第一流的产品,朱德同志种的南瓜重50斤,这些生动的事例,对我们的教育是深刻的。1944年,中外记者到了延安,他们参观了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对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表示十分钦佩。有的外国记者说,共产党领导军民搞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确实比腐败无能的国民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