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武则天时期的军事功绩

【武曌执政时期的对外战绩】

有人认为:武曌执政时期丢失许多土地,对外战争败多胜少,因此诟病武曌当政。然而,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对于武曌执政时期具体对外战绩,以下按民族或国家分开讨论。

(一)后突厥:后突厥汗国建立于公元682年,时高宗健在,所以根本不是武曌丢失的领土,正如不能说新中国丢失了外蒙古一样。后突厥汗国历经骨咄禄、默啜两位可汗,曾一度强大,不断骚扰中原边境,至8世纪中叶被回纥所灭。

有人误以为后突厥坐大恰逢武周革命,武曌专注于解决内部矛盾,从而忽略边境问题,但事实真相并非如此。以下通过对武曌执政21年期间与后突厥发生的冲突整理,逐步阐明这个问题。

(文明元年(684年)七月)突厥骨咄禄、元珍寇朔州,命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拒之。(《旧唐书》本纪)(《新唐书》本纪相似的记载是: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败之。)——胜+1

(文明元年(684年)九月)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备突厥。(《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垂拱元年(685年)二月)突厥寇边,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为阳曲道行军总管以击之。(《新唐书》本纪)——同上,以下类似这种还有很多,没说分胜负,可能都不是遭遇战。

(垂拱元年(685年)四月)淳于处平及突厥战于хīn州,败绩。(《新唐书》本纪)(突厥寇代州,淳于处平引兵救之,至хīn州,为突厥所败,死者五千馀人。《资治通鉴》)——败+1,这次虽然是战败,却是一次相当主动的战役。《新唐书》故意采用模糊记载,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普通战败。实际上,淳于处平引兵救之,距离比较远,本来是不需要负责的事情,但秉着国家责任感还是去了。

(垂拱元年(685年)十一月)韦待价为燕然道行军大总管,以击突厥。(《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垂拱二年(686年)九月)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资治通鉴》)——胜+1+1,这里虽然用了计策,但毕竟兵不厌诈。

(垂拱三年(687年)二月)突厥寇昌平,黑齿常之击之。(《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垂拱三年(687年)八月)突厥寇朔州,燕然道行军大总管黑齿常之败之。(《新唐书》本纪)——胜+1+1+1

(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及突厥战,败绩。(《新唐书》本纪)——败+1+1——由此统计,共两次。

(永昌元年(690减1年)五月)白马寺僧薛怀义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以击突厥。(《新唐书》本纪)(行至紫河,不见虏《资治通鉴》)——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永昌元年(690减1年)八月)薛怀义为新平道中军大总管,以击突厥。(《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延载元年(694年)腊月)突厥默啜寇灵州,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败之。(《新唐书》本纪)——胜+1+1+1+1

(延载元年(694年)二月)薛怀义为伐逆道行军大总管,领十八将军以击默啜。(《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延载元年(694年)二月)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孛攵论赞刃、突厥可汗俀子等于泠泉及大岭,各三万馀人(《资治通鉴》)——胜+1+1+1+1+1

(延载元年(694年)三月)薛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击默啜。(《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证圣元年(695年)正月)王孝杰为朔方行军总管,以击突厥。(《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神功元年(697年)正月)突厥默啜寇胜州,平狄军副使安道买败之。(《新唐书》本纪)——胜+1+1+1+1+1+1

(圣历元年(698年))突厥默啜上言,有女请和亲。秋七月,令淮阳王武延秀往突厥,纳默啜女为妃。遣右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摄春官尚书,赴虏庭。八月,突厥默啜以延秀非唐室诸王,乃囚于别所。......率众与阎知微入寇妫、檀等州。命司属卿高平王重规、右武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幽州都督张仁亶、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率兵二十万逆击,乃放延秀还。(《旧唐书》本纪)(在这里《新唐书》本纪相似的记载是:司属卿武重规为天兵中道大总管,沙吒忠义为天兵西道前军总管,幽州都督张仁亶为天兵东道总管,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卫大将军阎敬容为天兵道西后军总管,以击突厥。)——胜+1+1+1+1+1+1+1(虽然只是为了要人,出兵也多,但还是胜了。)——由此统计,共7次——

(圣历元年(698年)八月)默啜攻陷定州,刺史孙彦高死之,焚烧百姓庐舍,遇害者数千人。(《旧唐书》本纪)(这里《新唐书》相似的记载是:癸丑,突厥寇蔚州。乙卯,寇定州,刺史孙彦高死之。)——这里指的是突厥袭击城镇,针对普通臣民,没有直面大周军队。

(圣历元年(698年)九月)默啜攻陷赵州,刺史高睿遇害。癸未,默啜尽杀所掠赵、定州男女万余人,从五回道而去。(《旧唐书》本纪)(这里《新唐书》相似的记载是:突厥寇赵州,长史唐波若降于突厥,刺史高睿死之。)——突厥袭击城镇,针对普通臣民,没有直面大周军队。

(圣历元年(698年)九月)突厥寇相州,沙吒忠义为河北道前军总管,将军阳基副之,李多祚为后军总管,大将军富福信为奇兵总管,以御之。(《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圣历元年(698年)九月)皇太子为河北道行军元帅,以击突厥。(《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圣历二年(699年)四月)魏元忠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天兵军大总管,娄师德副之,以备突厥。(《新唐书》本纪)——只是防卫,不是遭遇战。

(久视元年(700年)三月)夏官尚书唐奉一为天兵中军大总管,以备突厥。(《新唐书》本纪)——只是防卫,不是遭遇战。

(大足元年(701年)五月)命左肃政御史大夫魏元忠为总管以备突厥。(《旧唐书》本纪)(这里《新唐书》相似的记载是:魏元忠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只是防卫,不是遭遇战。

(大足元年(701年)十月)魏元忠为萧关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新唐书》本纪)——只是防卫,不是遭遇战。

(大足元年(701年)十二月)突厥寇陇右。(《新唐书》本纪)——突厥袭击城镇,没有直面大周军队。

(长安二年(702年)春正月)突厥寇盐、夏等州,杀掠人吏。(《旧唐书》本纪)——突厥袭击城镇,针对普通臣民,没有直面大周军队。

(长安二年(702年)三月)突厥寇并州,雍州长史薛季昶持节山东防御大使以备之。(《新唐书》本纪)——只是防卫,不是遭遇战。

(长安二年(702年)七月)突厥寇代州。(《新唐书》本纪)——突厥袭击城镇,没有直面大周军队。

(长安二年(702年)九月)突厥寇хīn州。(《新唐书》本纪)——突厥袭击城镇,没有直面大周军队。

综上,总共9次明确说明胜负情况的遭遇战,武周7胜2败(并且其中一次战败另有内情,其情可原)。

此外,“以备/御突厥”共7次,“以击突厥”共9次,加起来共16次。“突厥寇某地”共16次,其中只有6次,武周军队未及时到该地点作战,10次接下来都有武周军队到达该地与突厥军队战斗或者防备。由此证明,武曌对后突厥作战绝对强硬,完全没有丧权辱国。

这里但凡出现“寇某地”,其实没有武周军队参与,一般城镇不驻扎军队,一个州可出动的战斗人员,无论如何不能与正规军队相比。而出现“以击之”或者“以备之”、“以御之”,其实没有与突厥军队起正面冲突,只是战略防备。但这种策略也可达到一定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当地可能发生的寇边概率。

有意思的是,以圣历元年为分割线,在此之前,多是“以击突厥”,此后则多是“以备突厥”。同时,圣历元年之后出现的突厥寇边,武周军队很多次没有参与。通俗地说,圣历元年之前“见了面就开战”,而圣历元年之后更像“躲猫猫”。以圣历元年为结点,为什么突厥侵扰的这些城镇,恰好没有遇到武周军队?原因很可能是突厥故意避开那些有驻扎军队的城镇。突厥军队屡次备受打击之后,改变了作战策略,与武周玩起了“躲猫猫”。

还有一件事情,圣历元年,武周与后突厥有一次不成功的和亲。无论突厥不满意的真实原因是武延秀的性别还是姓氏,武曌让男性和亲或者不让孙子和亲,实际上极有可能就是不想诚心和亲。既然武曌已经决定传位李唐,却用一个不合适的人物和亲,这可作为暂时缓和,待唐朝恢复之后大可不必承认和亲人物的身份,继续开战。同样针对突厥问题,这种操作也有历史先例。北周千金公主到了隋朝已经起不到和亲作用,隋朝便以此为理由重新开战。

另外,领土不等于GDP,对不毛之地的征战不见得有多么伟大。再者,我们知道,此后的历史上,漠北从未真正臣服中原。那么李世民与李治两代,耗费军资消灭东tū厥和西突厥的行为,真的是明智之举吗?虽然不想鄙视这种壮举的勇气,但是就算没有了东tū厥,没有了西突厥,还会有后突厥,以后还有回纥,甚至还有契丹、女真、蒙古,直到现在依然还有外蒙古。

所以,中原征服漠北的战略行动向来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耗费军资收复并且耗费更多资源维持这块不毛之地的中央控制权,实在算不上什么丰功伟业。武曌放弃少有汉人住民又无法耕种土地的漠北,才是更为明智之举。

(二)吐蕃:武曌执政时期,吐蕃已经立国很久,此后持续的时间也很久。吐蕃长期相对独立地发展形成独特的文化、宗教、生产方式等,又地处高原,拥有绝地优势。

以下是武曌执政时期与吐蕃发生的冲突整理。

(垂拱三年(687年)十二月)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副之,以击吐蕃。(《新唐书》本纪)——这里没说分胜负,可能不是遭遇战。

(永昌元年(690减1年)五月)命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大总管以讨吐蕃。(《旧唐书》本纪)(《新唐书》说明了此次战败:韦待价及吐蕃战于寅识迦河,败绩。)——败+1

(天授二年(691年)六月)命岑长倩率诸军讨吐蕃。(《旧唐书》本纪)(这里《新唐书》相似的记载是:岑长倩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以击吐蕃。)——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长寿元年(682年)十月)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镇。(《新唐书》中相似的记载是:十月丙戌,武威道行军总管王孝杰败吐蕃,克四镇。)(《资治通鉴》中详细的记载了:会西州都督唐休请复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敕以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将兵击吐蕃。冬,十月,丙戌,大破吐蕃,复取四镇。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之。”)——胜+1,虽然只是1次,但这是具备重要意义的胜利,下面会有详细讲解。

(延载元年(694年)二月)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及吐蕃战于冷泉,败之。(《新唐书》本纪)——胜+1+1

(天册万岁元年(695年)七月)吐蕃寇临洮,王孝杰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以击之。(《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一月)娄师德为肃边道行军副总管,以击吐蕃。(《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王孝杰、娄师德及吐蕃战于素罗汗山,败绩。(《新唐书》本纪)——败+1+1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吐蕃寇凉州,都督许钦明为贼所执。(《旧唐书》本纪))(《新唐书》里明确说这个人死了:吐蕃寇凉州,都督许钦明死之。《新唐书》本纪)——吐蕃袭击城镇,既然这里说的是都督,而不是刺史,那么暂且认为有军队参战,并且败了。——败+1+1+1

(久视元年(700年)闰七月)吐蕃寇凉州,陇右诸军州大使唐休璟败之于洪源谷。(《新唐书》本纪)——胜+1+1+1

(久视元年(700年)八月)魏元忠为陇右诸军州大总管,以击吐蕃。(《新唐书》本纪)——不是遭遇战,没分胜负。

(久视元年(700年)十月)戊申,吐蕃寇悉州,茂州都督陈大慈败之。(《新唐书》本纪)(而《资治通鉴》记载:(久视元年(700年)十月)戊申,吐蕃赞普将万余人寇茂州,都督陈大慈与之四战,皆破之,斩首千余级。——日期相同,猜测为同一场战役,悉州,茂州其中有一错录)——胜+1+1+1+1

武曌执政时期与吐蕃共发生正面冲突7次,或者只有6次。胜4败3或者胜4败2。败的次数算上了一次存疑的战役,因为不能确定是否为吐蕃单方面骚扰城镇,而没有武周军队参与。不过既然提到了“都督许钦明死之”,而不是刺史,可以姑且算有军队参与。实际上也可算作胜4败2。其实,无论胜4败2,还是胜4败3,依然胜多于负。即便武周与吐蕃的战胜率(七战胜四)不及与突厥(九战胜七)高,但也不是某些人所谓的“对外战争十战九败丧权辱国”。

另外,共有5次“以击吐蕃”,没有说明胜负,可能不含军队正面冲突。还有5次“吐蕃寇某地”,但与突厥不同的是,其后紧接着与武周军队发生冲突,可谓相当主动迅速。总之,武周时期对吐蕃,与后突厥相比,虽然没有完胜概率,但是作战更为主动,被侵犯也会迅速回应,重点是其中还包括收复四镇的举措。所以,武周对吐蕃造成的打击更为强烈。结果,吐蕃酋长几次被迫投降,又有两次请求和亲。

(圣历二年(699年)四月)吐蕃大论赞婆来奔。(《旧唐书》本纪)(但在《新唐书》本纪的记载是:十月丁亥,吐蕃首领赞婆来。这里《资治通鉴》相似的记载是:十月己卯,吐蕃遣其臣论弥萨来求和。)——两者虽然相差半年,但不能确定是否为两次,也可能为同一次,或是路上走了半年,抑或其中一则记载出错。

(长安二年(702年)九月)吐蕃请和。(《新唐书》本纪)——可以姑且算作2或3次求和。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吐蕃复遣使请和亲,太后遣右武卫胄曹参军贵乡郭元振往察其宜。吐蕃将论钦陵请罢安西四镇戍兵,并求分十姓突厥之地。(《资治通鉴》)

(长安三年(703年)三月)吐蕃来求婚。(《新唐书》本纪)——这是吐蕃两次请求和亲,但是没有收到结果。

由于吐蕃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请求和亲提出了过高要求,而且其后仍有吐蕃寇边记录,可见吐蕃和亲并没有诚意。所以这两次求和亲,武曌皆不予理睬。

总之,在武周强烈军事打击下,吐蕃总共2或3次求和,以及两次求和亲。

还有,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收复安西四镇这一重大举措。

在《旧唐书·王孝杰传》这样记载武曌自己的评价:则天大悦,谓侍臣曰:昔贞观中贝绫,得此蕃城,其后西陲不守,并陷吐蕃。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

复安西四镇与“边境自然无事”直接联系,可见安西四镇的重要战略意义。

安西四镇在当时被认为是吐蕃占有的中原固有领土,虽然从贞观时期开始,并未经历很长时间,但这块地方本来也不是吐蕃领土。

下面简谈一下安西四镇的历史:

贞观十四年(640年),灭高昌国,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永徽元年(650年),罢四镇;显庆二年(657年)平定西突厥,恢复四镇;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四镇;上元元年(674年)复安西四镇;仪凤三年(678年)吐蕃占安西四镇;仪凤四年(679年)复安西四镇;垂拱三年(687年)到永昌元年(690减1年),吐蕃再次渐渐占据安西四镇。

仅仅四个镇,被抢来抢去很多次,而在武曌执政时期将这一国际争议地区确定为中原领土,并且在此之后可以持续约一百年的主权控制,这当然具有十分重大的军事意义。

(三)契丹(地区):

契丹地区早在贞观二十二年归顺中原,酋长大贺窟哥被赐姓李氏,李尽忠(制改:李尽灭)为李窟哥之孙。武周时期,契丹暂时的叛乱,属于内政性质,契丹政权仅存在一年多时间,不能算作一个国家。

契丹叛乱从开始至结束,总共一年多一个月(13个月),武周对其速战速决。由于这方面记载文字语义复杂多变,不易判断战争性质。因此暂且不统计胜败次数,仅仅整理这一段具体过程。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营州城傍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妻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杀都督赵文翙,举兵反,攻陷营州。尽忠自号可汗。乙丑,命鹰扬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右武威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将讨之。(《旧唐书》本纪)(《新唐书》本纪相似的记载是: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陷营州,杀都督赵文翙。乙丑,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击之。)——这是叛乱发生的开始,武曌立即做出重要战略应对。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七月)命春官尚书、梁王三思为安抚大使,纳言姚璹为之副。制改李尽忠为尽灭,孙万荣为万斩。(《旧唐书》本纪)(《新唐书》本纪相似的记载是:春官尚书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纳言姚璹为副,以备契丹。)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七月)尽忠录自称无上可汗,据营州,以万荣为前锋,略地,所向皆下,旬日,兵至数万,进围檀州,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击却之。(《资治通鉴》)——这是一次及时的“击却之”。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八月)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与李尽灭战于西硖石黄麞谷,官军败绩,玄遇、仁节并为贼所虏。(《旧唐书》本纪)(这里《新唐书》本纪里相似的记载是: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等及契丹战于黄麞,败绩,执玄遇、仁节。)(但是这件事情在《资治通鉴》里有记载,简直太戏剧化了,骗来骗去地演戏都可以拿奥斯卡了!因此我不太信任《资治通鉴》这种描述,这很像从笔记小说中剪辑出来的。参考宋代人对契丹的纠结心态,书写前朝相关历史可能掺杂更多个人感情而加入虚构成分:先是,契丹破营州,获唐俘数百,囚之地牢,闻唐兵将至,使守牢绐之曰:“吾辈家属,饥寒不能自存,唯俟官军至即降耳。”既而契丹引出其俘,饲以糠粥,慰劳之曰:“吾养汝则无食,杀汝又不忍,今纵汝去。”遂释之。俘至幽州,具言其状,诸军闻之,争欲先入。至黄麞谷,虏又遣老弱迎降,故遗老牛瘦马于道侧。仁师等三军弃步卒,将骑兵轻进。契丹设伏横击之,飞索以纟玄遇、仁节,生获之,将卒死者填山谷,鲜有脱者。契丹得军印,诈为牒,令玄遇等署之,牒总管燕匪石、宗怀昌等云:“官军已破贼,若至营州,军将皆斩,兵不叙勋。”匪石等得牒,昼夜兼行,不遑寝食以赴之,士马疲弊;契丹伏兵于中道邀之,全军皆没。)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命右武卫大将军、建安王攸宜为大总管以讨契丹。(《旧唐书》本纪)(新唐书》本纪相似的记载是:同州刺史武攸宜为清边道行军大总管,以击契丹。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寇冀州,刺史陆宝积死之。(《新唐书》本纪)——契丹自从擅自建立政权,立即开始扩张。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万岁通天元年九月太后遣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左卫郎将摄司宾卿田归道册授默啜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契丹李尽忠卒,孙万荣代领其众。突厥默啜乘间袭松漠,虏尽忠、万荣妻子而去。太后进拜默啜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资治通鉴》)——这时李尽灭已经灭亡,契丹由孙万斩代理。武周、突厥两个国家之间突然出现第三个政权,那么同样的,突厥领土也被契丹占据不少。所以,武周采用比较“损”的一招,挑拨突厥去打契丹。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孙万荣收合馀众,军势复振,遣别帅骆务整、何阿小为前锋,攻陷冀州,杀刺史陆宝积,屠吏居数千人;又攻瀛州,河北震动。(《资治通鉴》)——李尽灭虽然死了,可是孙万斩仍然信心十足,继续作乱。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三月)王孝杰及孙万荣战于东硖石谷,败绩,孝杰死之。(《新唐书》本纪)——这可能是相当暗藏隐情的一次战败,当时武周军中可能存在契丹奸细,但是无论如何也无从考证了。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四月)右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及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以击契丹。(《新唐书》本纪)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五月)娄师德为清边道行军副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沙吒忠义为清边中道前军总管,以击契丹。(《新唐书》本纪)——这两次虽然没有明说效果如何,但是契丹叛乱很快就要完结了。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六月)神兵道总管杨玄基率奚军掩其尾,契丹大败,获何阿小,降别将李楷固、骆务整,收仗械如积。万荣委军走,残队复合,与奚搏。奚四面攻,乃大溃,万荣左驰。张九节为三伏伺之,万荣穷,与家奴轻骑走潞河东,惫甚,卧林下,奴斩其首,九节传之东都,馀众溃。(《新唐书》)——最终孙万斩在恐惧中死于内斗,契丹叛乱就此完结,共计一年多一个月(13个月)。

契丹突然宣布独立,从之后一系列有计策有胆量的军事行动来看,恐怕早有预谋,而赵文翙事件只是导火索,不是决定性原因。契丹在贞观时期归附,极有可能仅是为了寻求资源补助,待羽翼丰满,便会脱离中原管制。关于这个民族之后的事情,不必多说很多人也知道,但是武曌仅用13个月,迅速平定契丹叛乱,这可比宋朝那些皇帝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附带一说,有些人把武曌杀程务挺和黑齿常之说成自毁长城。杀程务挺是在敏感时期,为了政治稳定,是相当必要的。而黑齿常之死于酷吏政治带来的影响,与武曌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仅仅打过一两次胜仗的两人死于政治斗争,就被某些网友认定武曌自毁长城,完全忽视武周时期更多战将的更多战绩,比如王孝杰、唐休璟、李多祚、沙吒忠义、张仁亶等等,甚至出将入相的魏元忠、娄师德等。崇祯皇帝也杀边关大将,而且还是亡国之君,但却被某些人大肆赞扬,这群网友的双标和神逻辑总是让人无法理解。

总的来说,武曌执政21年期间的军事战绩:

第一,对后突厥,虽然主动放弃漠北的不毛之地,但是战胜次数远大于战败次数(九战七胜),直到圣历年后迫使后突厥趋于逃遁。

第二,对吐蕃,战胜次数仍然大于战败次数(七战四胜),并且更倾向于主动出击,再加上收复安西四镇的突出战绩,迫使吐蕃几次投降以及两次请求和亲。

第三,对契丹(地区),仅用十三个月时间迅速平定叛乱。

由此可见,武曌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也是一名战功突出的军事策划者。

——于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