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孔子仁学的再解读
第二章 孔子仁学的再解读
“仁”作为孔子思想中的核心范畴,对其原始意义的发掘是我们解读仁学的第一步。通过对古“仁”字的考察,可以大体看出中国早期社会中存在两条并行不悖的发展线索,即以“”与“仁”为代表的北方系统和以“”与“”(“忎”)为代表的南方系统[1]。北方系统反映“人”与“我”的外部关系且重社会伦理情感表达;而南方系统反映的是自我内部的“心”与“身”的内在关系且重个体情感表达,两条系统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彰显了孔子仁学的丰富内涵。
根据这一考察结论,并结合《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谈论以及新近出土文献中关于“仁”的材料,我们认为孔子仁学中始终贯穿了一种“仁爱精神”。这种“爱”以自我之爱为根基,以血亲之爱为发端,沿着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向外做无限扩展,最终形成了四个层面的内容,它们分别是:“仁者自爱”——孔子仁学的情感性奠基;“孝弟,为仁之本”——孔子仁学的情感性生发;“仁者爱人”——孔子仁学的情感性升华;“天人合一”——孔子仁学的情感性超越。这四个层面层层推进,逐级提升,共同构成了孔子仁学的完整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