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王定东先生是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前身)推拿学校63届毕业生,行医至今有58年了。该推拿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当时我国推拿专业的最高的现代学历教育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承前启后的推拿学专业人才,输送到全国各地的推拿临床和教育岗位,为发展中国推拿学专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1956年到1966年期间就读推拿学校的学生,其授业老师,全是我国现代的推拿界翘楚。他们是王松山、钱福卿、朱春霆、丁季峰、王百川、王纪松、马万隆、李锡九等前辈,都是我国现代推拿学术流派的带头人。学术流派涵盖一指禅推拿、法推拿、内功推拿等,治疗范围涉内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神经科及耳鼻喉科、眼科等。推拿学校为推拿学专业奠定了既有现代教学方法、更有传统中医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此后包括境外的推拿教学机构,都是按照此模式培养推拿专业人才的。
王定东先生在他漫长的推拿临证实践中,抓住核心,兼收并蓄,不仅吸收推拿其他门派的诊治方法,而且还采纳融入了其他临床学科的理论和经验。其书《王定东融合推拿治疗图解》中“融合”二字,就是寓意于此。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说“是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这段重要文献,多见于中医学论文及临床报道中,突出的重点是“杂合以治”,作为应用中医内治、外治的理论依据。但对“杂合以治”的前提“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的基本条件,以及“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结果的原因,少有分析及论述。而这恰恰是中医临床工作(包括推拿学)疗效之关键所在。面对不同的病情、病理、病机、证型,首先要识病辨证,确定疾病和证型,然后拟定治疗方案,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具体治疗方法中,有联合并用,也有嵌入序贯,以达到“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的目标。该书的文字内容,表述了这一理念。
《王定东融合推拿治疗图解》一书,是将推拿手法操作的动作及应用部位,用图解方式加以阐述表达,不仅单个手法用图表明,而且对常见病的操作步骤也用图描绘,因此图的表达是该书的特色。由于图画不是视频,不能动态表现,所以,每一种操作方法采用几幅图、怎样画才明晰,是该书的难点。王定东先生与绘图者陆小弟先生配合密切。我作为一名推拿工作者,审视了书中的插画,并与文字描述对照,感到非常满意。图解画得准确,可以让读者静静地琢磨动作的要点所在。
王定东先生长期就职于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及病人的特点和需要,非常熟悉。该书的付梓,对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掌握和应用推拿手法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注:严隽陶,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