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一个坏消息
卢玄一早就让人煮好了茶,只等着赵平安到来。
刚进门时,赵平安就觉得气氛不太对。照例走到内堂时,发现卢县令居然在,不仅在,还一本正经地穿着朝服。完全不似平日里的穿衣风格。堂上点了香,烧了烛,烟雾缭绕。
卢玄面前摆了一张棋盘,面对着门,正襟危坐。见赵平安一脸诧异,他伸了伸手。
“坐,会下棋吗?”
赵平安摇头,“这等文雅之事,某却真是不会。”
“无妨。”卢玄端起袖袍,为赵平安斟茶。赵平安见这内堂布置端庄,又见卢玄神色戚然,一时以为又有哪位小娘子去了,只是不见灵牌。
“卢县令,今日这内堂……”他刚开口想问,卢玄却闭眼轻轻摇了摇头,“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
赵平安无所谓,没有什么好消息比他赚了钱更好,也没有哪个坏消息比赚了钱却要拿出一大部分来孝敬漕运司更遭。
刨除船工伙计的工钱,剩下的两千两百贯也不是能随意与王盘、周有礼分账的。漕运司那头需要交一笔钱,这是卢玄给他的底线,大约六百贯。只有交了这笔钱,才不怕州府督税来查,也不会坏了顾县县衙的名声。
这样一来,就剩下了一千六百贯。
这是他与王盘、周有礼第一回合作,如何分这笔钱,需要一点智慧。
在金陵批发的绸缎,是诸碟牵的线。赚的钱多钱少先不说,诸碟那边不可能不给好处。周有礼调用饶县的漕船,饶县那边还要打点。而赵平安这边,就算卢玄他不要钱,但赵平安也不能不给。就算当做县衙的福利,他也得出些血。
这是人情,也是世故。
这么一算,这一千六百贯就不多了。按照比例来算,他能分到四百贯,王盘拿到了四百五十贯,周有礼则分到了三百五十贯。
剩下的四百贯,全部作用在两县衙门的打点。每边两百贯,发到县衙每个人的头上虽然不多,但也不会少。只不过以什么名义发,这事得交给卢玄。
旁人可以不知道钱是谁给的,但卢玄一定要知道。
“赚了不少吧?”卢玄放下了话题,问正在沉思的赵平安。
“嗯?”赵平安抬起头来,卢玄指了指自己腰上挂着的钱袋,道:“一来一回,千余贯到手。我看你这县衙的工,上不上都无伤。”
赵平安笑笑,“什么事都瞒不过卢县令。但这事,真没有卢县令想象地那般美妙。”
“连诸碟都在为你牵线搭桥,想来金陵的绸缎行都上杆子要与江州做这走货的买卖。你这一趟只是个小数,往后尽可以做大做强。那时,便能日进斗金。”
赵平安只当他阴阳怪气,拱手说:“全仗卢县令开恩,此等横财,平安不敢独揽。此回得利,除了交给漕运司的税钱,另有两百贯挪作县衙红利,平安在想,这钱,该如何分发,还望卢县令做主。”
“发钱便免了,容易败坏吏治。”卢玄道:“眼下还有几日便是中元节,霍县丞不在,你便与徐夫子一道做个账,算做县衙发的福利。多采买些能用的,实用的。下月中秋,便也依法炮制就是……”
“依法……”赵平安险些笑了出来,这意思是,还能走一趟?不指责他发国难财了?卢玄却正经起来,看着赵平安道:“你莫要多想了。赚钱之事先放一旁,今日我要与你说的有两件事。”
他指了指自己身上的朝服,道:“你可知地方官员,何时需要穿上朝的正服?”
赵平安不懂,便摇头。卢玄道:“受敕旨赏罚,还有天子登基、驾崩……”
“那卢县令这是为了何事?”
“圣人驾崩了。”
卢玄端着茶碗,淡淡地道。
“何时的事?”
“六月二十八。”卢玄说,“原本龙殡归天,各州各县府衙应悬白祭奠,各品官员当着白哀思。只不过此时正值酣战,又逢徐王谋反。是以朝中决意秘不发丧。赵相已知会魏王回朝,但首辅王相却执意领太子登基,此事赵相做了退让。”
赵平安嗤一下,笑了出来,“怕不是被自己亲儿子徐王给气死的。”
“不可胡言乱语。”卢玄道:“此事原本与你无甚关联,知会与你,是想让你省得,朝中变局已定。若太子登基,江南漕运司日后如何尚且不甚清晰。太子与我,原本就有些间隙。我若被弃用,你便没有好的去处。对你来说,这便就是个坏消息。”
赵平安不知卢玄在长安时与太子之间的纠葛,但此时听了之后,也隐隐觉得不妥。江南漕运司担纲江防,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便是江州刺史都拿江南漕运司没辙。若是太子要算旧账,将卢玄扯下马去,那走货之事,怕是要告吹。
卢玄让他接着“走私”,难不成是想摆烂?临走前多赚一些?
赵平安看向卢玄,想从他眼里得到答案。
却见卢玄眼神清澈,面色无异。
“是以,我想让你换个去处。”
赵平安吃了一惊,“换去哪处?”
卢玄道:“都水监,江南舟楫署。”
“不是啊!”赵平安道:“卢县令乃赵相亲信,朝中就算再变,但赵相威信仍在,若要保江南,他也无可比卢县令更信任之人,怎会不保卢县令你呢?”
卢玄却道:“不过朝中权衡之术罢了。赵相与王相之间本无嫌隙,相反,二人琴瑟和鸣。只是在新帝登基之事上,有所分歧。宰执之间的进退,是有充分考量的。赵相如今就算丢掉整个天下大局,他也必保河陇。他退让,是为了安西都护赵吉利,那是他的族弟。只要安西在他手里,他便没有后顾之忧。而这天下,总而言之不过利益二字。他既然选择了安西,那便只能拱手让出江南。我想着做好打算,无论我去何处,你都要在江南漕运司,而不是顾县县衙。你只有甩掉顾县县衙的印记,才能更好地在江南漕运司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