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贺随心跟着店小二上楼,容苑又观察了一会儿,没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带着初扇初晴走了出去。此时已有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地面上,容苑觉得身上暖洋洋的,舒服地眯了眯眼,对身旁的初晴吩咐道:“去打听一下那位贺姑娘。”“是。”
主仆三人又买了点零食碎嘴,去一家人少的客栈用了午膳,慢悠悠地走回驿站。刚上驿站二楼,容苑便看到慕顺风倚在她房间外的栏杆处,神情略显焦急,看到容苑回来,似是重重放下一口气。
“公主,您没事吧?”慕顺风行了一礼,眉眼间略显疲惫。
“我只是趁着上午天气好出去逛逛,没有遇到危险,慕将军不必忧心。”容苑眼底带着疏离和客气,慕顺风又接着道:“下次还是让臣陪着您一起出去吧,您这一大早就出去,午膳时辰过了这么久才回来,问驿站的人他们也不知道您的行踪,臣派出去的人寻了许久也未寻到人,这若是......”
“慕将军。”容苑打断他,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我们初到京都,并未与谁结怨,且大宁国风谨然,京城中治安严肃,你也是知道的,遇到危险的几率怕是比在皇城低的多。况且,我若是连这点自保能力都没有,恐怕早就死在八岁那年了。你事情繁多,不必时刻记挂着我。也不必,因为我父亲的关系对我感到有所亏欠。”
初扇、初晴闻言,心底一酸。容驸马虽因为尚了公主无法从仕,但因是当年的武状元,每年有不少达官显贵将孩子送来,请愿容驸马能教授孩子几句。而容驸马心地纯善,从不曾拒绝过诚心来求教的孩子。长公主府那几年也因为容驸马的好名声,在皇城中多了几分声望。
慕顺风出身武将世家,小时候是容驸马给启的蒙。他一直将这份师恩记在心里,只是在他十岁时就被家中送去边疆从军历练了,皇都发生的事情,他一概不知。一直到去年他回到皇城,看到长公主府的凄惨状况,想挽救也已来不及。是以,他便想多照顾容苑一些,算是报答师恩,也为他心里的一点慰藉。此次出使,便是他主动请缨的。
慕顺风沉默了半晌,方道:“保护您是臣的职责所在。既然您无恙,臣便先退下了。”
保护公主确是慕顺风的职责,可皇城谁不知,容苑此次能当上个公主,是被当作鸭子赶上架,干了其他人不想干的事情,并不是身份地位就提高了,就算换了一个人来护送,也是不会把容苑当回事的,更别提这般关心容苑了。
容苑颔首,在心中微叹口气。她自然知晓自己此番话说的重了些。慕顺风戍守边疆多年,归来本该平步青云,作为使臣护送朝贡这样的差事原是轮不到他的,他是自愿向国君求得的。可这份自愿,容苑觉得,大多是为了报答师恩。
容苑心气骨高,不愿接受别人对她好是想通过她表达对另一个人的感激,尽管那人是她父亲,也不行。在她看来,若是有人重视她、尊敬她,一定要是因为她自己这个人,而非是借着他人的光。何况慕顺风仕途光明,也不该一直记挂着父亲的死,这样,于他,于容苑,都不好。
......
之后一天半的时间里,慕顺风果然没有再像之前一样,因为容苑在外待久了些,就急得发愁。初晴是在二十八日一大早带回来消息的,彼时容苑正在梳洗打扮,准备下午的朝贡。
“公主,婢子打听清楚了。京都中姓贺的贵胄只有一家,咱们先前遇到的那位姑娘,应当是贺家嫡女,当朝太子太傅之女,贺随心。”顿了顿,初晴继续说道:“百姓们对贺姑娘评价颇高,貌美才高,乐济善施。听说,有好几位世族公子都在求娶她呢。”
她们初来京都,人还没认识几个,能打探到这些信息已经很不错了。容苑扶了扶刚盘好的发髻,柔声道:“我知道了,这几天你跑来跑去也辛苦了,今日就好好歇歇,初扇陪着我入宫。”“是。”二人应声。
容苑下楼时,有好几位附属国的使臣已经出发了。慕顺风站在红棕色的马旁边,身着藏青色朝服,左佩刀,右备容臭。即便是站在冷风中,也身形挺拔,昂首阔胸,有不少女子朝他暗送秋波。
缓步走到马车旁,容苑开口道:“慕将军,一切可都准备妥当了?”“都已经准备好,可以出发了。”慕顺风的神色一如既往的谦逊,半点也没有因为容苑那日话说的重而不快。容苑点点头,“那我们便出发吧。”
今年没有粮食进贡,琉璃国的马车加上容苑坐的才共有五辆,夹在其他国家中间,实在是略显寒酸了。坐在马车上,容苑将衣袖捏的紧紧的,思索着接下来可能遇到的情况。若是大宁国君主借此发难,该如何应对?
马车行驶了约莫半个时辰,到了宫门口。进宫之后,便不允许马车行驶了。容苑等人由专门的宫人领着,去往皇帝会见的宫殿,其余马车上的贡品,则由专人安置入库。
大宁国皇城建筑与琉璃国甚是不同,修建的高大许多,无形之间给人一种压迫感。到了大殿门口,有宫人唱到:“琉璃国文平公主,琉璃国虎威将军,觐见!”容苑走在前,慕顺风落后半步,二人一前一后走入殿内。初扇和无畏则守在了殿外。
“文平拜见皇帝陛下。”
“臣慕顺风拜见皇帝陛下。”
二人行了跪拜大礼。
“起身。”浑厚庄严的声音从上方传来,“谢陛下。”接着,由慕顺风呈上礼单,礼官唱和。
听完礼官唱和,朝堂上的大臣们不由得有些诧异。这琉璃国往年都是献贡最多的,今年怎么就这么点,粮草呢?明武帝眼睛微眯,手指有节奏地敲在龙椅上,给下方站着的人施压。
气氛正压抑着,慕顺风拱手,看向明武帝,朗声道:“陛下,今年时运不济,贵国和我国都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琉璃国虽地处南方沿海,面对天灾却也无可奈何。百姓们颗粒无收,往年存下来的粮食也在今秋均运往了贵国赈灾,还望陛下谅解。”慕顺风和容苑行了一礼,慕顺风继续道:“然,琉璃国百年来仰仗贵国庇佑,为表忠心,琉璃国愿与贵国永结秦晋之好!”
满朝哗然,此刻大多数人的目光都带着打量看向容苑。从权益上来说,与琉璃国和亲不失为一件益事。一来,琉璃国地域虽小,却富庶,每年会进贡无数珍宝;二来,琉璃国地处大宁国东南方向,亦是大宁国的一道海上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