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起去?
自从林远给赵晓婉说下个月中旬去给其父亲做手术看病后,从此之后,赵晓婉的父亲便从两人之间的忌讳变成了一个可以随时谈论的话题。
比如赵晓婉父母在得知下个月中旬就要去给她父亲做手术看病后,一家人都十分高兴。
特别是赵晓婉的父亲,高兴之下,烦躁不安都的情绪得以缓解,脸上也重新有了笑容。
并且,还会问她一些林远的情况,赵晓婉倒是乐得如此,毕竟现在她就和林远已经订婚,不出意外的话过年就会结婚,让自己父亲多了解一下林远这个未来准女婿也好。
于此同时,她也会挑一些这三个月公司发生的无关紧要的事给父亲说,帮助其解解闷。
眼看着全家人眼中都重新升起了对生活的希望,父亲也从因长时间瘫痪在床上的郁闷情绪中脱离出来,赵晓婉肩上担子更轻松的同时,也在心中更感激林远。
或者说,更喜欢林远也没什么错。
感激等同于感恩,如果仅仅如此才嫁给林远,那是报恩,不是爱情。
而赵晓婉很坚信自己遇到了爱情。
如果不是遇到了爱情,她也不会在明知道要嫁给林远后而心生愉悦。
林远在她即将步入地狱时将她拉了回来,在她心中,林远就是脚踏七彩祥云来拯救她的白马王子。
原本,赵晓婉进入林远公司,帮助其创业的同时更有监视的意思,但林远明知道如此,还依旧对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她因为“卖身救父”而冰封上的心渐渐得以融化。
然后就经历了一系列事情,让两人的感情在一次次经历中逐渐升华,彼此的心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
林远也是通过了解才知道,为什么赵晓婉父亲的手术费用竟然高达三万块,摔断腰椎需要动手术的费用虽然高,但最多也就三五千块。
但是因为损伤到了神经,所以手术难度提升了,而在这个物资极度缺乏的1987年,医学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种难度级数的手术需要去上海大医院才能做。
那里不但有全国最好的医疗器械,还有全国最顶尖的医生。
如此一来,去上海做手术最多也就上万块钱。
其余的两万块钱则是术中和术后需要用国外进口的神经类药物,这才是大头。
这个没办法,国内现在一切才都刚刚起步,就算是踩着风火轮奋起直追,也得有个过程。
而关于神经方面的药物,更是医学发展到一定高度才能涉及的存在,在国内还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时候,只能捏着鼻子使用国外昂贵的神经方面的药物。
如果不使用神经方面的药物,就算是手术成功了,想要靠自己修复损伤神经的可能微乎其微。
上海!
林远前世就去过几次,但在1987年的现在,甚至两千年前都没有去过上海。
所以,林远对这次给赵晓婉父亲看病的上海之行,还颇为期待。
其实,赵晓婉父亲去上海做手术他不用跟着去。
之所以去,是因为他知道赵晓婉父亲看病的上海之行,除了最重要的做手术外,还会有很多其他乱七八糟的事。
如从这里到上海上千里地,怎么去?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或者是坐救护车?
到了上海找哪家医院?
又如何选择给她父亲做手术的医生?
她们自己在上海住在哪?
如何解决吃饭?
毕竟就是做完手术后,也得需要一段时间来康复,这个时间可长可短,时间短还好说,如果真的得康复个把月,在上海那种吃喝拉撒全都需要花钱的地方,她们又该怎么度过。
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还有很多。
赵晓婉母亲杨丽红只是个农村妇女,能照顾好自己的丈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就更别指望她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而赵晓婉的弟弟年龄还小,又正在上学,是个小屁孩,即便跟着去也不捣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就更别指望他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唯一能指望的便只有赵晓婉。
而心疼媳妇的林远,又不希望这些重担让赵晓婉她一个女孩背负,这才决定陪着她走一趟上海。
当林远将这个决定告诉赵晓婉时,赵晓婉心生感动的同时又极力反对,她不想因为自己让其因私废公。
虽然办公司最开始的初衷是要在一年内赚取三万块天价彩礼,娶她,但与此同时,两个公司还养活着六十多个员工。
而六十多个员工就相当于六十多个家庭,两百多口人。
这已经不是过家家,林远对她负责的同时,也得对这两公司的六十多员工,两百多口人负责。
林远身上的担子其实也不比她轻多少,只是没有表现在脸上罢了。
如果换成赵晓婉,她绝对做不到林远这样轻松,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有办法解决。
“小远,你要和我一起去上海?你去了家里的这俩公司怎么办?”
“公司没事,现在各个模块都有相对应的负责人管理,有没有我这个总经理都不影响俩公司的正常运转。”
林远不以为然道。
“不是吧,三叔林国荣负责采购和运输,姐夫孙光磊负责家具厂生产,王金花负责销售,后勤由伯母负责,但是装修谁负责?”
“现在咱们可是有八个装修小队,每个装修小队的队长都只管自己小队,现在你在还好说,要是等你走了,会不会对装修订单挑三拣四?”
“如此一来,大家都抢着做那些相对简单,但赚的钱却多的装修订单,那些麻烦的小订单怎么办?”
赵晓婉为了公司,立马反驳道。
“这倒是一个问题,不过其实很好解决,提拔一个装修小队的队长为装修经理,负责管理和分配这八个装修小队和订单就可以了!”
之前没有这么干,是因为有他在,没出过相关问题。
再加上他重生之前后世,不管是交通还是信息,都十分便捷,所以下意识中就没有往这方面想。
如果他真的跟着赵晓婉去了上海,和家里的联系基本上可以说是断了。
村里没有电话,要打电话得骑车去镇上才行。
再加上上海也不一定有固定的接听电话,所以即便是有电话都不一定能联系上林远。
只能是林远先联系家里,然后告诉家里一个可以联系到他的电话号码才行。
而写信就更不用想了,一个来回起码得半个月,到时候可能他们都已经看完病回来了。
现在既然赵晓婉提出来,林远觉得就算是为了防范于未然,也得提前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