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之道:从需求到实践的用户体验实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荐语

本书系统地、全面地介绍了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技能,覆盖了设计师从接到需求到测试方案的全部流程。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爱奇艺前资深交互设计师《步步为赢》作者董尚昊

严卓圣先生的《卓有成效——高效赋能用户体验设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其中有很多思想的火花和实践的沉淀,我想一定能带给初学者茅塞顿开的畅快感。

众所周知,国内高等院校目前并没有特别系统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专业,大部分设计师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碎片化的。我们虽然也要求团队成员平常做一些组内分享,但这种分享大部分是自我摸索和实时学习或总结的,缺乏系统性。严卓圣先生非常有心,把他的积累和沉淀进行归纳,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是大胆的、无私的,我相信这是用户体验设计行业的新砖新瓦。承蒙严卓圣先生邀为作序。

期待此书能帮助和影响更多的年轻设计师。

——涂鸦智能UED总监郑定达

最近十年,我们发现各行各业都在讲体验。例如,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今天这个商场的购物体验太好了”“昨天那家餐厅的体验太糟糕了”,等等。

我们常常提到的“体验”,正体现了在这个物质充裕的年代,各行各业对用户需求的关注逐渐从“功能使用”“效率至上”转变为“以人为本”。作为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们应如何跳出传统的设计思维,从商业角度、产品战略的高度洞察用户潜在的需求,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呢?

用户体验设计师既要清晰地理解用户需求,还要理解商业需求,并在不同环节中通过大量的调研、访谈、数据测试、商业分析等方法,达到用户、商业、艺术的平衡。

我很高兴能为《卓有成效——高效赋能用户体验设计》写推荐语。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本知识宝典,让每位读者都能由浅入深地了解用户体验设计工作的流程,并建立完整的体验设计思维和知识体系。

最后,愿各位读者能从本书中得到更多用户体验设计方面的启发,不断在工作实践中超越自我。

——咏舍自媒体创始人张吟咏

打开手机,我们的注意力被淘宝App的橙色图标吸引,习惯性地将其打开,启动广告映入眼帘,大数据将我们感兴趣的商品推送给我们,我们获得了一种充实的幸福感,下定决心要花一些时间细细挑选一番……不知不觉,我们掉入了一张由用户体验设计团队根据心理学理论编织的大网。

用户体验设计和心理学紧密相连,从行为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到组织心理学,从前台的体验设计到中后台的用户研究、产品体验报告的撰写等,都会涉及心理学的专业知识。

回到之前的场景中,淘宝App的橙色图标设计就运用了冯·雷斯多夫效应(Von Restorff Effect)。它由德国心理学家雷斯多夫提出,是指当个体在群体中显得独特时,人们对这一个体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打开淘宝App后,总会跳出一页启动广告,之后还有一些商品会被重复推送到用户眼前,这种视觉刺激和提醒的理论支持,便是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启动效应像是开启了一种模式,当人们接触一种事物后,其行为就会有所改变。例如,当我们晚上看完一个恐怖电影,夜深人静,我们会对呼啸的风声、地板的吱呀声更加敏感。而当用户高密度地看到某一类产品的广告(如炸鸡或新色号的口红)时,启动效应和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就会“联手”,用户不仅会产生自我暗示,并且容易对重复曝光的产品产生好感,消费欲望逐渐变强烈,开启重复购物的模式。

以上几个理论只是心理学知识运用于用户体验设计的冰山一角,如果你想了解心理学知识和用户体验设计盘根错节的关系,不妨阅读此书,严卓圣在本书中运用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用户体验设计。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高彦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