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精要速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83/50490183/b_50490183.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隋唐时期,医学理论与技术随着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有新的提高,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发展简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412B/2973832810400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1_2.jpg?sign=1739500127-7rrRp7CcNkGeu865gI3RsohCBWHqEZpx-0-86bff7bb8bc15ad155b74e590fe7d781)
2.宋金元时期
宋代及金元时期,医学发展迅速,且流派纷呈,建树较多,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发展简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412B/2973832810400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1_3.jpg?sign=1739500127-fI3CefJcVrHKnZBiamkkcF1fccpYk6uE-0-53c79527d1a557137e86659f99053338)
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既有许多新的发明和创见,又有对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
明清时期中医学发展简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412B/2973832810400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1_4.jpg?sign=1739500127-4KQ9fWYRE23CiwCsPLwjxGCLWe2YCviM-0-f41e46f2f161264b45bd8601a1e5f021)
续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412B/2973832810400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1_5.jpg?sign=1739500127-rCAZGD8i05wIaj08ozlueZgmz7MC3Lwh-0-b0bdaa5ad5d59989e1682ac8c4fc5f87)
4.近代与现代
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学术成果之路,如20世纪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认为中西医互有优劣,可以殊途同归,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中医,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现代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一是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如20世纪60年代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内经〉讲义》,发展为70年代的《中医学基础》,再分化为80年代《中医基础理论》,即其标志;二是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的专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三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中医学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与继承、发展、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