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希望年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018.信息差

1992年2月17日中午,列车还有约半小时就要进站。

列车员已经给旅客换好车票,广播隔几分钟就播报一下进站时间。

听到广播,陈石仔才意识到,在火车上过了情人节。

好吧,这年代根本不过洋节。

一车厢的人都整理好了行李,心里都有些期盼。

“来,签个名。”

一张十六开的纸挡住了陈石仔的视线。

什么鬼?

身体往后退了一点,才看清是一张素描。

还是有点不习惯这张脸啊,签名就签名。

刚想从琴箱侧兜里去拿圆珠笔,“喏”,一支钢笔被递在眼前。

鬼使神差的,陈石仔刷刷写了三个字,把笔和纸递回去。

“字写的挺好看的。”

这不废话嘛!八九十年代,字要是写的稀烂,颜值立减50分。

帅哥、美女也要先练好字,否则对象都不好找。

“余似卿,哎呀,这名字好像女生哦!

不过还挺好听,丽丽,跟你同姓唉。”

几个女生头挤在一起,品鉴陈石仔的字。

这是那个世界的名字,很女性化,但也很文艺。

“单位地址,电话!”

小美女大大方方的,又把素描和笔递回来。

云州市白云区XX路XX号,白云区文工团。

“经常出差,电话就不用了。”

鬼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这条路,这个文工团!

笔友、网友都面基过,对这套早失了兴趣。

萍水相逢,谁知道还有没见面机会,一时聊的兴起而已,说不定明天就相忘于江湖了。

“那,这是给你的,留个纪念。”

接过陈石仔手里的素描,另一张递了过来。

小美女的素描,不知道是自画像,还是别人画的?挺像,一样是侧脸。

落款:余意,名字挺有意思。地址:海珠区……云美291信箱。

哦,对了,陈石仔也想了起来,他大学是112信箱,1系91级2班。

这个年代大学里都是XXX信箱,前面的数字代表系,中间一般指入学年,后面的是班。

9,今年大三。

“准备留学?”

“嗯。”

学油画的嘛,谁还不想出去留个学?

“祝你顺利!”

“谢谢,你也一样。”

……

下了车,陈石仔熟门熟路的来到公交站,上了34路车。

原本他要去的地方,坐27路更省时。

公交车只用了十几分钟,就经过了那所学校,远远就看见熟悉的工字楼。

令人诧异的是,学校宾馆竟然也一模一样!

学校现在应该还是学院吧!

他的毕业证上是学院,下一年毕业的,证件上就成了大学……

网络没有大兴之前,这个学校在大众认知里默默无闻。

学院嘛,能是什么好学校?业内却是一等一的大牛。

那时,陈石仔2006年才被人识破身份。

那时,他已经是云州小有名气的夜场歌手、乐手。

在驻场的演艺吧里,遇到了同宿舍的兄弟。

兄弟彼时已是县移动公司的总经理,来云州交流学习。

两年后,升到了地级市公司的副总经理。

在他来之前,已经是省公司的副总。

那时,深夜他也问过自己,后悔没有?

曾有过一丝,只有一丝,瞬间就过去了。

那时,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决定,一定要自己做,因为悔无可悔!

脑海里一幕一幕的回忆闪过,以前似乎根本没有理想这个东西。

今生呢?

先赚他一个小目标吧!

就酱。

去他妈的理想。

……

“民族大学,民院到了,要下车的搞快。”

售票员不耐烦的喊声,惊醒了陈石仔。

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找佛像必定要去西康,可他却知道,成都大概也可以。

信息差,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走进学校,找个学生问了下路,陈石仔直奔食堂而去。

快一点了,食堂里人不多。

很好分辨,他直接向正在用餐的三个男生走去。

“同学,你们好。

我有事需要找个翻译,汉语能和我沟通就行。”

三个同学互相看看,没有回应。

“我要去甘孜、阿坝办事处附近买点东西。

需要人帮忙翻译,100一天。”

办事处附近,是彝胞、康巴人的聚集地,离民族大学也不远,熟悉成都的人都知道。

当然,还有西康饭店。

“多杰,我们下午还有课,你可以去。”

多杰迟疑的看着陈石仔,有些难以决断。

“你是……”

啪,陈石仔直接把100块拍到桌子上。

“我先付钱。”

三个男生眼神互相扫来扫去,多杰很快就拿起钱,仔细的收进裤兜里。

猛刨几口,把碗里的饭吃完,碗筷递给一个小伙。

“走。”

……

出了校门,陈石仔开始介绍自己:“我叫石歌,你识汉字吗?”

“我中文系的。”多杰虽然口音还有些重,但发音还不错。

“石头的石,歌曲的歌,是这个石歌。”

“哦,你要买什么东西?”

和未来差不多,康巴人此时多在成都卖些刀、手串、药等物品。

“我想请佛像,两……”

“喂,朋友,佛像这里请不到!”

多杰突然很大声的喊了起来。

“你别激动,我就是问问,请不到,请点手串、经轮也行。”

陈石仔伸手按在多杰肩上,赶紧安抚他。

“我是真的不懂啊,成都的康巴人也很多,他们怎么请佛像。”

“佛像要在庙子里请。”

“行行行,那就不请佛像,陪我去请点手串、经轮总可以吧?

我不懂嘛!”

听到陈石仔这么说,多杰终于平静了下来。

“你不要去问人家,要是不知道的,刀子都杀过来。”

卧槽,刚才还秀了一下信息差优势,瞬间打脸。

“谢谢你。”

“不用谢。”

多杰带着,在办事处周围转了个遍,刀是不可能买的。

什么天珠、经轮买了几个,想想还不死心,又拉着多杰去了西康饭店附近,依旧一无所获。

行了,义务算尽到了,西康是不可能去的。

至少92年绝对不可能。

时间也差不多了,陈石仔想请多杰就近吃晚饭,结果小伙不肯。

还坚定的要带他回去,要在学校食堂请客吃饭。

和小伙在街上拉扯了几个来回,最后说不跟他回去,钱就不要了。

这事搞的,陈石仔只好跟多杰回到了民院。

在宿舍楼下等了一会儿,小伙带了二十几个康巴汉子下来,这是要开席?

二十多个年轻汉子,说说笑笑,浩浩荡荡的在民院食堂吃上了小炒。

一块五一份,饭随意。

学校食堂没有酒水卖,陈石仔也实在不敢跟汉子们喝酒,就此作罢。

陆续吃完饭,汉子们一会儿家乡话,一会儿汉语的跟陈石仔聊了起来。

多杰吃完却站起身,朝一个方向径直走去。

陈石仔进食堂时就看到了,那里好像是在募捐,一个人还穿着康巴民族服装,不过他没在意。

看多杰掏出一把钱塞进了小箱子里,民族服汉子又是合十,又是鞠躬,场面十分感人。

回来的多杰很平静,汉子们也都用家乡话平淡的说了句什么。

据陈石仔观察,多杰应该把剩下的钱都捐了。

突然就有点感触。

“咋回事?”用手指了指那个方向。

“老乡,老婆病死了,大儿子也病死了。

小儿子在华西,要用外国药,没有钱。

政府让来学校来募捐。”

92年啊,陈石仔回忆,当年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来着?

好像60还是80块?但记得有同学只有40。

94年涨了,每月200,95年毕业工作,工资243.5。

在学校募捐能筹到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