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新明:从卢象升战死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2章 最难之事(二)

崇祯点了点头:“朕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难处,知道好多人都在里面有自己的利益,也没想着一步到位,也没想着打破大家的饭碗,朕只是要3万额兵,练出几营堪战精锐出来,而不是像这次一样,全国调兵,还要看那些将领们的脸色”

这话就有点重了,也有点贪,3万额兵,每年仅军饷就得60万两银子,这可是直接从京营那些人嘴里虎口夺食,赵之龙不敢接话。

崇祯继续开导他:“忻城伯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吧?那西周的局势跟现在可有的一比,周天子的丰、镐两京都位于前线,与西北的犬戎只有几百里远,而关东的诸侯却相对安全许多,他们在看到天子的烽火之后,本来是要赶紧率兵来援的。

可一次两次来援还好,后面来的次数多了,就越来越慢,到最后直接都不理睬了,眼看着两京被破,周幽王和满朝文武被杀”

这跟赵之龙印象中的故事好像有点不一样,眼中不禁露出疑惑的神色。

崇祯知道他在想什么,继续为他解惑:

“他们把原因归咎于褒姒这样一个祸国妖女,可能还有皇帝没有及时犒赏的原因,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但最重要原因都没说,那就是——他们原本就不想来。

他们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收入,自己的军队,缺乏的只是名分,害怕的只是周天子号令各路诸侯都去攻打他,所以才不得不率兵来援。

现在他们找到了褒姒这个妖女作挡箭牌,终于有了合理借口,便可以堂而皇之的不来了。

而本朝后宫没有这样的妖女,他们便找来了一个替代品,那就是——粮饷。

忻城伯可以想象,开战以来有多少人是借口粮饷不足而不来的,还有走到半路以此为借口逃回去的。

现在外面的那些各镇武将,没有自己的地盘,没有自己的独立粮饷管控权,兵力大多也只有三四千人罢了,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愿意来,推三阻四的。这次如果不是朕得了卢督臣的点拨,重开封爵之门,又突然有钱了,还要在天下人面前损他们的面子,朕绝对相信他们会直到东虏即将出关的时候才会姗姗来迟,来一段像模像样的送客表演,就此糊弄过关。

因为孙传庭有自己的嫡系兵力,秦军和他的关系还不错,还能指挥这些人打几仗,斩几个东虏人头,意思一下。

这就已经对得起咱们这群在京的人了。

或许有些人还希望京城被攻破,那样才好浑水摸鱼呢。

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呢?

就在于京营的孱弱,丧失了打大仗的能力,也丧失了对各镇的威慑力。说起来是京营,可算上勇卫营,野战兵力不过两个镇2万多人罢了,剩下的十万人竟全是摆设,上阵一次失败一次。

你想过没有,京营一直孱弱,一次次的失败,朝廷财政又如此紧张,早晚有一天各镇的武将不会有一个再来应援京城的,就跟那西周的诸侯们一样,朕和兵部就是发再多的圣旨和调令,他们也不会来了。

当然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包装自己,可这掩盖不了实质。

就像那孔有德、李九成,兵部调他们去支援大凌河,他们从登州出发,走了一个多月,连山东地界都没走出去,可反戈一击,趁势造反却是玩的贼溜。

不是朕危言耸听,如果这种局面不加改变,总有一天他们即便接到兵部的调令,连装都不愿意再装一下,到那个时候才是你我君臣的亡命之日,就跟镐京的周王与大臣们一样,而你我亡命之后他们必然是割据一方,为非作歹”

崇祯的估计其实一点都没错,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到2月份,东虏即将出关的前夕,许多武将才带兵从各地赶来:河南援剿总兵左良玉是2月份来的,秦军贺人龙也2月份来的,山东的几路人马差不多也是2月份来的——都是来送客的,顺带着打一仗给皇帝和兵部的那些人看,混点赏赐。

如果没有赏赐呢?

对不起,打不动,打不了——杀了我也是这样。

至于明朝的灭亡,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关外松锦大战失败,关内河南9成人造反,保定、宣大、陕西的机动兵力都葬送在河南战场这个无底洞里,最终等李自成攻打京城时,皇帝和兵部的调兵令,除了唐通,再没有人听从了。

而唐通也是因为离京实在太近了——他就在密云,否则他也不会来。

……

赵之龙听得目瞪口呆,这事情他也隐隐约约有所感觉,知道长此以往下去,接连不断的失利会不断削弱朝廷的威望,这所谓的京城总有一天会沦为孤城一座的,这也是他想尽快南下的原因。

可没想到皇帝早料到了,连细节都想象得出来,还如此警惕,眼见是一定要改变如此局势。

其实已经有点效果了,但东虏没出关,战争仍在继续,谁也不敢下定论。

赵之龙脸色微红,既觉荣幸又觉惶恐,嗫嚅道:“陛下所说实在振聋发聩,不过各镇应该不敢,不会,也不至于……”

崇祯却是斩钉截铁道:“会的,只要再有一次辽沈或广宁那样的决战失败,朕敢肯定他们来的连现在三分之一都不到。

所以,咱们君臣必须同心协力把这个事情办成,设法将这个危机一步步解除。

朕知道,你也是个明白人,对此也有所预感,一直想去南方。

这样吧,此次你若把这件事办成,朕就放你安然去南方,到南都做守备勋臣,替朕看着南方的京营和百官,如何?”

“南都?守备勋臣?”

“不错,南都繁华呀,也没有两年一次的东虏入寇,秦淮河上还有数不尽的风花雪月,别说你了,连朕都想去南都而不是在北京受这种窝囊气”

赵之龙僵硬地笑了一下,这话是知心话,可由皇帝嘴里说出来就有点让人害怕了。

尤其这个皇帝现在有兵有粮有钱有办法,近期几次胜利之下威望还大增。

现在私底下竟然对自己威逼利诱,想拒绝都难,放在以前简直难以想象。

只得猜测着皇帝的意思说道:“微臣带几千兵,对外宣称4万京营大军,在外面转一圈回来,就说损兵3万多人,如此京营就多了三万额度给陛下。事虽如此,可是这败军之将,辱军之罪,就怕那些科道言官,还有内阁……”

这大明朝的文官确实是厉害,他们平时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可一旦面对勋臣,却往往能够放下成见集体对敌,像这种大败肯定会被他们一个又一个弹劾个不停的。

“所以,前几天朕才带着你一起去立点功劳嘛,到时候朕会连贬你几级,把你贬到南都去,你在那边再稍微立点功劳,朕就可以将你升到南京守备勋臣的位置,仅仅有韩赞周和诚意伯在那边,朕实在是放心不下”

韩赞周现在是南京守备内臣,是南都的三巨头之一,诚意伯刘孔劭则是操江水师提督,也是南都的一个要害位置,但操江水师提督恐怕也比不上南都守备勋臣。

皇帝说出如此掏心窝子的话,眼见的是没拿自己当外人,这份信任就值千金呐!

何况又拿出无法拒绝的重利。

赵之龙只得含泪答应。

至于京营的一些勋贵们——对不住了,兄弟,想恨就恨吧,反正那时我已经到了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