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的兵种,侦察巢山!
没过多久,十只工兵便依次返回了母巢身边。
在将十只工兵全都吃掉后,母巢攒够了升级的能量。
伴随着劈噼里啪啦的脆响,母巢的等级来到LV1(零阶)。
除了体型大了一圈,头侧多了两个凹坑外,外形与之前并未有太大不同。
而那两个凹坑,则让母巢拥有了回声定位的能力。
没错,这个能力来自于母巢对蝙蝠的解析。
只要该生物的解析度达到一定程度,母巢就可以下次升级时,获得该生物的能力。
而且解析度是没有上限的。
母巢对物种的解析,可以达到200%、300%...只要有足够多的个体吞噬和时间解析,解析度就能持续提升,只不过效率会越来越慢……
母巢获得的能力也会超越原版,持续变强!
而这些能力,母巢是可以遗传下去的......
完成升级后,母巢再度迎来生产。
只不过这一次,生产的工兵有了可选择性。
一种还是基础工兵,另外一种则是具备回声定位能力的工兵,等级LV1(零阶)。
江宁将新工兵命名为“蝠蠊”,并让母巢创造1只蝠蠊,剩余全部制造基础工兵。
江宁将创造一只基础工兵所需的能量,视为单位能量。
而创造1只蝠蠊,需要3单位能量和5分钟的时间。
随着母巢等级提升,生产虫族的效率也会不断提升。
只不过目前的主要事项,是尽快提升母巢等级,而蝠蠊的收集效率并不比基础工兵高多少。
所以江宁只创造了一只蝠蠊,用于接下来对周边区域的探索......
十二只基础工兵依次孵化,吃完卵壳后便争分夺秒的飞出了虫巢。
随后等了近5分钟,母巢才排出一枚更大一些的乌青色圆卵。
片刻后,一只六足双翼,与基础工兵截然不同的蝠蠊从壳中钻了出来。
蝠蠊体型修长,翅膀更大,但背甲只护住了脑袋和胸部,却是牺牲防御换取了更强的机动性。
等将卵壳吃完后,蝠蠊身长就超过了半米。
脑袋似虫似蝠,乍看之下,还有些骇人......
目前虫巢所在的山头,仅被基础工兵点亮了百来平方米的区域。
在界主视觉下,这片区域的昆虫和小动物,基本上被一扫而空,不少植被也遭受了破坏。
江宁将这座山命名为巢山,并指挥蝠蠊先环绕巢山飞行。
渐渐的,蝠蠊脱离了母巢意志的直接影响范围,江宁转而用界主意志进行指挥。
这就是双生天命的基础玩法,即能够直接和间接的指挥虫族行动,而这个优势在母巢晋升三阶后,才会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就如同用一块小小的橡皮,擦拭笼罩巢山的灰暗似的,蝠蠊飞过的地方,界主视野内该区域就会被点亮。
这意味着这些区域暂时纳入了江宁的掌控,而生活在其中的生物,也在江宁眼中无所遁形。
没过多久,蝠蠊便飞遍了整座巢山,巢山大部分地区也归于江宁掌控。
而江宁也对这片区域的物种分布,也有了充足的了解。
巢山南部,多有蛇虫活动,其中不乏毒蛇,体型五六米的蟒蛇也时能看到。
大概率是到了交配的季节,山上才会出现这么多蛇类。
巢山北部,则归属于一个利爪猴群。
规模有一两百只,发现附近徘徊的蝠蠊时,还曾投掷物品进行攻击。
等蝠蠊离开后,该区域便又迅速暗了下去,意味着该区域脱离了界主的掌控。
因为利爪猴群对该区域的掌控力,达到了“领地”的标准,与山阴处一盘散沙的蛇蟒完全不同。
所以,这个猴群,就是江宁掌控位面,所需要扫除的第一个障碍......
蝠蠊继续飞行,用了一个多小时,又将巢山脚下侦察了一遍。
在面积更大的山下,江宁发现了蜥蜴、野猪、獾、松鼠、兔子等动物。
其中大鬣蜥尤其多,占据山脚的那只雄性大鬣蜥,体长甚至接近五米,几乎快要进化成魔兽了。
剩余的雌性大鬣蜥,个头也在两米以上,且不乏三四米的存在。
大鬣蜥虽然生性胆小,但看上去还是很唬人的。
在体型的加持下,这些大鬣蜥实力也不可小觑,活动范围也自成领地......
除此之外,林鸟和昆虫的种类、数量也很多,只是江宁暂时还未从中发现能对蝠蠊造成威胁的存在。
能对虫族扩张造成阻碍的,也只有大鬣蜥群了。
“这个位面的物种竟然如此丰富!”
两个小时的侦察,江宁看到了数十个物种。
虽然还未发现魔兽,但却足以让他兴奋。
换做别的界主考核,绝对会因此感到头疼。
因为物种越丰富,越容易诞生魔兽,若是有异族,族群规模也不会小。
如此情况下,界主考核的难度就变高了。
但对于江宁而言,这些种族不仅是母巢的口粮,还是虫族强大的“基因库”。
母巢解析的物种越多,生产的虫族实力就越强!
“而且这个世界的物种,普遍比正常个体要大不少!
整体素质应该在平均线以上!
母巢吞噬后,创造的虫族,也会相应的要大上一些......”
江宁正对收集到的生物数据进行分析,隐约发觉蝠蠊附近的密林似乎有什么动静。
下一刻......
嗖——
蝠蠊刚刚经过的茂林中,突然飞出了一道月牙般的能量攻击。
纵然江宁已经第一时间,以界主意志对蝠蠊施加了影响,但这种间接影响比较模糊,且蝠蠊的理解能力有限。
蝠蠊还未反应过来,光刃就精准命中了它的翅膀,并将其切断。
失去平衡的蝠蠊,挣扎着向下方跌落,同时调整身形,想要抓住附近的树干。
嗖——
又是一道月牙般的能量斩击,再度斩断蝠蠊另一片虫翼和探出的两根节肢。
失去依托的蝠蠊穿过枝叶,径直坠落地面。
嚓嚓嚓——
伴随着纷乱的脚步,一群灰狼从密林各处窜出。
它们肩高0.8米,体长1.5米左右。
犬牙突出,身形矫健,体型强壮,数量足有六七十只。
其中还有六只辉狼,毛发隐约散发着华光,体长更是超过了两米!
群狼围绕蝠蠊游走,警惕的打量着还在挣扎的巨大虫子,没有立刻上前。
直至片刻后,一只银灰色的巨狼从密林中悠然走出。
它肩高超两米,体长近四米,眼中灵动而凶残。
所到之处,灰狼纷纷摇尾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