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太子又显圣了
孔颖达最初听到太子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时,就意识到这是绝佳的契机,能让太子殿下名声大噪的机会。
他虽然严厉,对太子任何的错误都不能容忍,时常训斥。
但不代表他讨厌太子,相反,身为太子的侍讲老师,他无比希望太子长进。
所以他几乎没做耽搁,就把太子的“三鉴”上禀给了李世民。
之后他连开三场小型文会,每每都在不经意间,将太子的三句名言给泄露出去,引得在场士子们议论纷纷。
太子因此在儒学士子圈子里的名声渐渐好转。
后来李世民到处宣扬“魏征”是他的人镜,时常纠正他的对错得失,导致魏征名声大噪,李承乾也跟着涨名声。
李承乾得到如此大好处,再面对孔颖达的时候,态度更加恭敬,也更诚恳好学。
比如今日,他就没为难孔师,没让他再讲什么“扶苏”和“刘据”,而是换成了人善和人恶之论。
孔颖达看着太子充满求知欲的目光,忍着没发火。
虽然又被太子挑难题,但总比太子不把他看在眼里,对他讲的东西充耳不闻要好。
要讲“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就要讲孟圣和荀圣,就要讲儒家的文脉传承。
孔颖达思索了许久,才找到个切入口,开始娓娓道来。
李承乾是真的在认真听,并且很有收获。
“孔师,你的意思是说孟圣和荀圣都没错。若人性本善,何来教化之功?所以需要人性有恶,才能在教化之下向善。
但是人性本恶不能成为儒家主脉,否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你生来就是恶的。
孤作为大唐太子,国之储君,须知人性有善有恶,但若未来登临大位,亦需要宣扬人性本善,而不是人性有恶。”
“殿下说的没错,正该如此。”孔颖达点头,对太子的悟性很满意。
一堂课上的师生都很满意。
太子说今日收获颇多,准备写一篇感悟,孔颖达没当回事,学生什么水平,他这个当老师的还能不知道。
然而,半个时辰后,当太子把自己的感悟交给孔颖达过目的时候,这位当世大儒、孔圣后人、太子的侍讲老师直接把刚喝进嘴里的茶汤喷了出来。
孔颖达瞪圆双目,看看手里的文章,又看看太子,满脸震惊和难以置信。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十二支,子至亥。”
孔颖达念了两遍,越念越激动。
“殿下,这是你写的?”
“孔师您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孤写的,还能是谁写的?”李承乾做不悦状,对孔颖达那副“快说你是不是作弊了”的表情很不满。
孤是作弊了,但你肯定抓不到孤作弊的证据,所以孤根本没作弊。
孔颖达心情很复杂,这篇文章短短二百一十六字,却写了很多内容。
要说跟今日侍讲有关吧,的确有关,没见开篇就说了“人之初、性本善”,但要说非常相关,倒也不见得。
因为除第一句提了“性本善”后,随后都是在劝学、劝孝,以及介绍简单的天文地理知识,比如天干地支、春夏秋冬。
三字成句,朗朗上口。
以他当世大儒的眼力,很容易判断出来,这篇文章是给蒙童开蒙的上佳文章,甚至于他觉得这篇文章比目前任何一本启蒙书籍都好。
孔颖达憋得很难受,他不信太子有这样的水平,能在短短半个时辰里写出如此上佳的文章。
难道这都是太子提前设计好的,故意把今日侍讲题目定为“善恶之论”,而文章是早就准备好的?
“孔师,我知道自己往日作为让您不喜,但您也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学生如今诚心悔过,一心向学,今日听您讲课后灵感迸发,写下此文,您怎么能怀疑学生呢?”李承乾声声泣血,满腹委屈。
孔颖达怔了下,随后深呼吸一口气,朝着太子鞠一躬。
“太子殿下说得对,臣不该无故怀疑你。殿下能写出此上佳之文,臣亦为之高兴,望殿下以后皆能如今日般向学。”
“孔师放心,孤一定会。”李承乾郑重道。
甘露殿。
李世民畅快大笑,将捷报传给下首的大臣们。
今日有剑南道的捷报,牛进达平僚人之乱大获全胜。
跟以往平定僚人作乱不同,这一次牛进达有大量斩获,几乎消灭了僚人部落百分之六十的有生力量,而不只是将他们赶入山林里不敢出来。
牛进达在捷报里说,能有如此战果,新式弓功不可没。
僚人常年生活在山林里,一旦战败就往山林里一钻,骑兵难以进入山林追击,步兵进入山林又容易被偷袭,就算能赢也会有很大的损失,得不偿失。
牛进达这次在野外击败僚人后,组织了少量精锐的士卒,手持新式弓,以小队为单位进入山林追击。
新式弓比长角弓短,威力又大,很适合在山林里使用。牛进达以极小的代价,大量击杀了僚人的青壮年。
附在捷报后面的,是牛进达对新式弓的使用记录,各项数据都很详细。
众大臣看了捷报后,也是面露喜色。
怎么说呢,僚人作乱对大唐并无多大影响,但就像是脚面上趴着的癞蛤蟆,伤害不大但恶心人啊。
牛进达这次大捷,最起码十年之内,僚人都没有能力再度作乱。
“冯用,拟旨,升牛进达为开国县伯,食邑八百户,封屈突诠为开国县子,食邑四百户,另升其为宣节校尉。”李世民朗声道,满脸笑容。
君臣几人对着捷报又吹捧几句,冯用注意到殿外有小太监求见,出去询问,回来的时候手里捧着一叠纸。
“陛下,这是越王府送来的,说是越王今日新做的文章。据说越王作此文的时候,还落了泪呢。”冯用道。
李世民急忙把文章拿过来读。
这篇文章文辞华丽,偏又感情质朴,让人读了仿佛能看到一个儿子枯坐院中,思念远方的阿耶阿娘。
李世民手指从纸上一处摩擦而过,哪里有水干后的痕迹,疑似是泪水,他不禁眼睛一红。
“朕好像许久未曾见到青雀了,冯用,解除越王的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