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祯,我有等价天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1章 大不了打烂辽东

不过皇太极在宁锦之战中吃的亏,还是他心头的一根刺儿,不找回场子,这大汗的位子总归是摇摇晃晃啊!

而要找回场子,实际上也不太容易。

因为明军的锦州、宁远、山海关,都是很难攻下的要塞,特别是现在有了红夷大炮,八旗兵都不知道怎么攻城了!

锦州、宁远、山海关都是高大坚固的砖城,光靠搭梯子、挖墙根可打不进去,得有攻城器械掩护死兵。

可那些东西全都笨重迟缓,很容易被红夷大炮击中。

红夷大炮的弹重是12磅啊!

一下就能把那些木质的器械打碎,然后就是各种碎片到处乱飞,扎着碰着都好不了。

以满清现在的医疗水平,真要这么受伤一下,肯定是救不回来的。

就是救回来了,也是个残疾,还不如不救回来呢!

所以战于城下就对八旗兵非常不利了,他们的盾车或是别的什么攻城器械只要挨上一发12磅炮弹,周围就得趴下一群人......非死即伤啊!

锦州、宁远、山海关这样的城堡也不可能一鼓而下,反反复复打几十个回合能打进去就算很成功了。

要是每个回合都让红夷大炮打碎十台盾车或别的什么器械,放倒上百人......几十个回合下来,光是被红夷大炮放倒的就好几千了。

加上爬城头的损失,上万人都没了。

如果算上伤员和满清的医疗水平,打下一个城市,怎么都得死个一两万八旗兵的。

这种伤亡,皇太极怎么受得了?

要是这么个死法,等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不成单枪匹马了?

他不会真的以为崇祯皇帝会和他单挑吧?

而且就以崇祯皇帝的武艺和皇太极这个胖子的身体,他们两个单挑的话,死的也一定是皇太极啊!

所以皇太极已经没法在辽西对明军发起全面进攻了。

至于毛文龙现在正在经营的旅顺,皇太极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因为金州半岛的地形对拥有制海权的明军太有利了。

八旗兵如果进去,兵少则不足守,还很容易被从背后登陆的明军包围。

兵多则没得吃,毕竟从辽阳运吃的过去路太远了!

满清现在没有那样的实力。

即使满清克服了一切困难,来到旅顺城下,还要面度旅顺要塞。

怎么打下来?

再死上几万的八旗兵?

满清哪里有这么多八旗兵可以送人头?

所以旅顺口对满清来说,根本不可能变成一个进攻的据点,只能成为一个防御的累赘。

在旅顺口布署兵力,无论多少,都不利于对明朝的战争。

因此满清之前两度占领旅顺,都不曾布署重兵,在被毛文龙两次夺取后,也没有发兵反攻。

而大明和插汉部如果打起来,那可就是皇太极找场子的好机会了。

因为不只有皇太极的八旗兵是守恒的,大明朝的家丁铁骑其实也是守恒的!

如果大明朝的家丁铁骑用在华北战场,那么辽东他们就空虚了!

如果大明朝的家丁铁骑用在辽东战场,那么华北他们就空虚了!

华北和辽东,如果能够逼着崇祯皇帝二选一的话,那么一定是可以狠狠打击大明的!

......

就在范文程和范永斗商量怎么对付崇祯皇帝的时候,崇祯皇帝正在紧锣密鼓的布防。

蓟镇的总兵换成了赵率教,宣府的总兵换成了侯世禄,大同的总兵换成了满桂。

有了这三个忠臣去镇守北方边境,崇祯皇帝才敢派遣他的近卫军南下去平定叛乱!

而能不能消灭大运河的叛匪,又决定了大明朝到底能不能在明清战争中取得优势!

很简单,如果不能解决大运河的既得利益集团,那么明军在辽东就是一百多万两对两千多万两,没有要塞保护早就被满清给打死了!

如果能得到大运河上的四千万石粮食和一千万两白银,那么明军就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压垮满清。

哪怕是只会“结硬寨,打呆仗”的军事小白,都足够把满清给打死无数次了!

这就是综合国力的碾压!

平心而论,二战德军打的其实挺好的。

曼施坦因虽然爱甩锅,但他的本事确实不错,比朱可夫强多了!

德国要是实力强大一倍,有1.4亿人口,九十六万平方公里的本土,死的一定是速联!

他们之所以战败,不是曼施坦因打不过朱可夫,而是德国的综合国力被速联给碾压了。

这才是曼施坦因每次都能对朱可夫打出绝对优势交换比,但是战线一天比一天靠近柏林的根本原因。

按照只会念经的“战报会说谎,战线不会说谎”理论,曼施坦因就会被这群人给抓去枪毙。

崇祯皇帝当然知道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上都在战场之外的事情,所以要全力发挥大明体量的优势。

除了派近卫军南下平乱,崇祯皇帝还知道给满清搞贸易封锁!

历史上,袁崇焕为了偷偷和满清议和,就卖粮食去讨好内喀尔喀的废物们了。

结果这些粮食就到了满清手里,变成了满清发动己巳之变的军粮!

可以说,如果没有袁崇焕卖出去的粮食和他干掉毛文龙,皇太极搞己巳之变几乎和自杀差不多。

所以崇祯皇帝专门做了反制,让非常忠诚的何可纲当山海关总兵,负责镇守天下第一雄关。

还任命非常忠诚的祖大寿去当锦州总兵,严格控制粮食,不许一粒粮食流入满清的手里。

为了以防万一,崇祯皇帝还派遣自己的心腹太监纪用,商辅明去当山海关镇守太监和锦州镇守太监。

只要牢牢的控制了山海关和锦州的粮仓,皇太极就得挨饿。

不管皇太极说什么,都不许把粮食交出去。

有本事就来抢吧!

皇太极要是真肯在锦州城死上两万八旗兵也要抢走粮食,崇祯皇帝也确实拿他没办法,不是吗?

而为了反制皇太极的金弹攻势,崇祯皇帝还把王在晋这个铁杆保守派皇汉给派过去当辽东总兵官。

以后就由他坐镇宁远,总督辽镇军务。

为了增强他的权利,往后辽镇的军饷就不走兵部和户部,而是由崇祯皇帝直接发给王在晋。

饷银方面,也提高到了一年五百万两!

而且都是正儿八经的白银和粮食,没有半点克扣。

比起之前辽镇一年六十多万两的实际收入,足足提高了八倍!

在举报和打击皇太极间谍这件事上,崇祯皇帝更是出了重金悬赏。

毕竟他手上有的是抄家弄出来的金银财宝,现在都给换成了银子,根本不怕和皇太极拼财力!

大不了打烂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