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承了舅舅的五万件快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一颗摇滚心

在空架子的一旁,摆放着一套桌椅。

叶勤勤的电脑已经连接妥当,屏幕上的十六格画面中,正显示着监控信息。

她手持手机,对着拆解开来的商品逐一拍照。

只见泛黄的旧报纸包裹着一本硬壳书籍,烫金书名《The Long Tail》(长尾理论)在日光灯下反射出幽幽的冷光。

叶勤勤翻开一看,内页全是英文。

由于工作缘故,她对这本书并不陌生。她的前老板,也就是高经纬那位富一代老爸,总把“二八理论早已过时,真正的价值都藏在世界的长尾里”这句话挂在嘴边,督促大家紧跟时代步伐。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本书首次出版于2004年,仅比桃宝网晚了一年。

发行后,它迅速登上亚马逊经管类畅销榜榜首,还获得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和雅虎创始人的强力推荐。

叶勤勤怔怔地盯着夹在扉页的购书小票——“亚马逊美国站订单号:XZ2047,2005年8月3日”,那些褪色的字母像电流般窜过后颈,她这才惊觉,原来舅舅竟是最早一批跨境网购的“探险家”。

联想到之前日记里提到的《乔布斯传》,叶勤勤突然意识到,舅舅的快递里或许藏着许多当年的畅销书。

她不禁思索,这些有着十几二十年历史的书籍,放到当下,又价值几何呢?

在此起彼伏的裁纸刀划拉声里,叶勤勤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音乐海报,其中大多是外国面孔。

不过,最为醒目的当属那张封面是一只大香蕉的海报,下方署名安迪·沃霍尔。

“这个大香蕉,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韩述的提问,打断了叶勤勤的沉思。

女孩一脸茫然地转过头,手指向海报上的名字。对于安迪·沃霍尔,叶勤勤再熟悉不过,他可是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

叶勤勤做策划提报时,没少借助波普风格来推销方案。

“这个人,可太特别了。你还记得那张举世闻名的《玛丽莲·梦露双联画》吗?色彩浓淡不均、画面模糊不清,却能无限复制印刷,偏偏还给人一种低劣、粗俗的独特印象,那就是安迪·沃霍尔的作品。”

韩述立刻掏出手机,快速搜索起来。

他是工科生,对艺术流派自然不如叶勤勤那般熟悉,不过还是很快搜到了梦露的照片。“是这张吗?”

叶勤勤点头确认:“据说,安迪·沃霍尔非常痴迷梦露。1962年,这位性感女星神秘自杀后,沃霍尔就创作了这套作品。艺术评论界认为,沃霍尔开创了‘美是艺术、丑是艺术,认真是艺术,恶搞也是艺术’的全新理念。”

韩述将大香蕉海报与叶勤勤手中的其他海报对比着看,说道:“不过在你舅舅的快递里,沃霍尔似乎更像是个音乐人,而非单纯的艺术家。”

叶勤勤这才知道,沃霍尔还曾担任过摇滚乐队的经纪人。

这就像她一直想不明白,身为工科生的舅舅,刚毕业那会,为何会购置这么多与摇滚音乐相关的物品,他肯定是个月光族。

“看来,我回去又得好好恶补这方面的知识了。”

货架上的“战利品”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叶勤勤终于发现了一张中国面孔。

那是一盒老式磁带,搭配着一个长折页,上面印着《当代欧美流行爵士Disco》的标题,还罗列着每首歌的歌词及翻译。

折页封面上写着“崔建独唱集”。

“崔建,是我想的那个……崔健吗?”韩述见叶勤勤又开始发呆,便用手指戳了戳磁带问道。

“显然是啊,这可是中国摇滚之父的脸,应该没几个人不认识吧。”叶勤勤看着封面上青涩的年轻崔健,他背着吉他弯腰扫弦,摇滚范十足。

韩述拿起手机,“啪”地拍了一张照片,利用浏览器自动识别功能进行查询。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你知道吗?这是老崔模仿猫王的经典动作,而且这也是崔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音像制品。当时他迫切想把西方摇滚引入中国,所以专辑里全是翻唱美国知名乐队芝加哥的歌,这专辑还是1984年印制的。”

韩述把网上查到的信息展示给叶勤勤,忍不住啧啧称奇,“至于名字印错,我猜可能是那个年代太过久远,出版流程也不规范,能做出专辑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1984年?”叶勤勤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那一年,我舅舅才四岁。”

四岁的孩童,自然还无法理解音乐,更别说摇滚了。

韩述忍不住笑出声:“肯定不是四岁时买的呀,也许是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年轻人都有股子心气,喜欢先锋潮流的东西,这也不足为奇。”

磁带的外包装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辨认购买商家,购物小票上只能隐约看出“南锣*巷”的字样。

“难道是南锣鼓巷的音像店?这种罕见的物品,应该不会大量售卖。可要是在帝都,直接去实体店购买不是更方便吗?我有个前同事,特别小资,经常去后海、南锣鼓巷淘货,买的都是小众又有品味的玩意儿。”叶勤勤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即便千禧年之后,距离现在也有十多年了。”韩述幽幽地说出自己的猜测,此刻,他深切地感受到世事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也许是在网上相谈甚欢,你舅舅和对方惺惺相惜,事后就在网上下单购买;又或许是逛街时偶然发现了心仪之物,因为买得太多,商家就统一用快递寄过来了?”

叶勤勤当即走到拆快递的人群中,高高举起手拍了拍,吸引众人的注意:“大家拆快递的时候,留意一下有没有南锣鼓巷的音像制品。”

众人纷纷回应:“好的。”

这时,一个头发较长、戴着斯文眼镜的年轻男人推了推眼镜说道:“我刚刚拆出了好几个唱片、磁带和DVD。有崔健的,还有BEYOND、黑豹、唐朝乐队,许巍和伍佰……”

他的回答引起了叶勤勤的注意,毕竟一般人拆快递时,不太会关注这些老物件,可这个年轻人却对这些乐队了如指掌。

“嘿,帅哥,你好像对这些音乐人很了解啊?”

这个男人是拆快递小队里最年轻的,他腼腆地笑了笑:“因为我以前是学声乐的。”叶勤勤心里暗自思忖,一个声乐系才子怎么就成了货拉拉员工?

她倒没有偏见,只是能上音乐艺术院校的,家庭条件大多不错。

这个男人的工牌上写着“温小帅”。温小帅大概猜到了她的疑惑,这种从云端跌入谷底的落差,他早已尝遍,周围人的冷眼也都看惯了,如今已能坦然面对。

“我啊,属于那种空有努力却没天赋的人。在酒吧驻唱过,也参加过综艺选秀,可基本海选就被淘汰了;想去应聘音乐辅导机构,还被学生投诉不专业。现在,我已经看开了。”

人在低谷时,最能看清世态炎凉。

被生活狠狠毒打过,却依然乐观,还能自我调侃,这样的人让叶勤勤打心底里欣赏。

“他们不懂欣赏,那是他们的损失。小帅,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像这些灰扑扑的快递,装在盒子里毫不起眼,打开却能让懂行的人惊艳。”

其他同事也是第一次听闻温小帅的过往,纷纷出言安慰。

“对对对,小帅别灰心,你是最棒的。”

“你肯定是搬家工人里唱歌最厉害的。”

这话真是扎心了,老铁。

温小帅微微弯了弯唇角:“勤勤,可以这么叫你吧?据我所知,你那盘崔健的老磁带,非常稀有,属于高价值藏品。在闲鱼上卖二手,估计能卖个好价钱。”

叶勤勤眼前一亮,既然是舅舅的“投资”,那市场价值自然不容忽视,不过这里显然不适合深入探讨。

“那估计也得碰上真正的粉丝才会出手购买,现在可是小鲜肉的天下。”

叶勤勤回到空货架旁,继续整理物品并拍照。

这时,韩述把手机屏幕递到她面前,原来是他在闲鱼上查到的崔健专辑标价——1200大洋。

一张专辑就如此值钱,那还有那么多摇滚领军人物的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