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太阳系,从奥陌陌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6章 “鹈鹕 ”“祥云”飞机下线

离中秋节还有两天,于洋在张燕的盛情邀请之下,出席了天御集团旗下快递公司接收第一批“鹈鹕”型运输飞机的剪彩仪式。

本来于洋是不太喜欢参加这种活动的,不过王馨倒是想去看看“祥云”号公务机造好了没有,所以顺便去参加了“鹈鹕”型运输机的交付仪式。

这次交付“快驿通”航空速运公司的运输机也是第一批造好的8架“小鹈鹕”型和2架“大鹈鹕”型,也已经完成了出厂测试。

一行数人来到天鹏飞机制造工厂,于洋只是简单的讲了几句鼓励的话,主场就交给了张燕主持,还有天鹏航空和“快驿通”的负责人也要讲几句。

这10架“鹈鹕”型运输机的机组成员早已就位,都是魁星集团航空学校培养出来的,“鹈鹕”型运输机的模拟机和验证机也都试飞过很多次。

运输机交付仪式举行完之后,机组人员分别登上10架“鹈鹕”运输机,在天鹏航空的地勤指挥之下,有序起飞,奔向物流系统分配的航空物流集散机场开始执行运输任务去了。

以后交付的“鹈鹕”型运输机就不再举行交接仪式,出厂测试完成一架直接开走一架。

“快驿通”航空速运公司租用的其他航空公司的30架飞机,到期之后就不再续租了,一直到完全被“鹈鹕”运输机取代。

其他人散去之后,于洋和王馨在天鹏航空飞机工厂的负责人带领下去了“祥云”号飞机的总装制造车间。

进入巨大的工厂车间,里面摆放着4架即将完成的“祥云”号飞机,机体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就剩一些内部设备的安装调试还有软装了,最后再进行机体外部喷涂。

工厂负责人给于洋的答复,完成出厂测试,正式交付的时间将在元旦前后,不耽误大老板过年使用。

于洋嘱咐一定要保证飞机质量,安全第一,时间上不能省略,交付后集团安全部还会再仔细的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于洋的“祥云”号飞机编号是7号,卖给(送给)三晋矿业集团的编号“祥云”8号,“祥云”1号给东皇投资集团、混沌研究院和一元科技集团总部使用,“祥云”2、3、5、6号机分给旗下8大子集团公司高层公务使用。

至于太一集团,实际上只是个用来控制下面这些公司的空壳公司,员工基本都是一元科技集团的员工兼职,所以不用分一架飞机。

东皇集团也没有太多员工,只有几个负责投资的经理人,员工也是一元科技集团投资部兼职的,加上集团总部、混沌研究院,能随意使用私人公务机的没几个人,一架“祥云”号足够用的。

于洋定下的规定,一元科技集团中层以上人员公务出行的时候如果不超过1500公里,且目的地有机场的,可以乘坐“飞燕”III型公务机。

也就是于洋之前经常乘坐的“飞燕”77号机那种型号的公务飞机。

超过1500公里的就需要乘坐航空公司的飞机,等“祥云”号下线之后,如果有特殊公务也可以申请乘坐“祥云”号出行。

集团和子公司高层公务出行可以乘坐“祥云”号公务机,等集团资金再宽裕一些,于洋许诺每家子公司都配备一架。

除了于洋的“祥云”7号机和8号机之外,其他5架也是看谁有空挡用谁,只不过名义上每两家子集团公司共用一架。

第一批4架元旦前交付,第二批3架将在明年五月节前交付。

第一批是先紧着着急用的给,于洋一架,于洋爸爸一架,天御集团和天权集团一架,天工集团和祝融集团一架,其他几家子公司就得再多等半年。

之所以先分给天御集团一架,也是想打打广告的意思,毕竟天御集团的商业活动最多,接触的大公司大老板也多,还指望他们能帮着卖几架“祥云”号。

现在天鹏航空公司的飞机除了没有西洲联盟和漂亮国这些发达国家的飞行通行证,蓝星其他地方都可以去。

……

飞机造的慢需要等一等,另一边,汽车就不用等了,天工集团旗下天工重汽公司的汽车工厂已经建成投产。

中秋节刚过完,汽车工厂制造的几种型号的小型燃油汽车已经生产下线。

之前天工重汽公司一直是制造卡车的,一元科技集团战略决策部研究发现,未来10年内,燃油汽车还有一定的前景和市场。

发动机技术和传动系统技术自己有,底盘自己有,电气设备自己有,车载电子系统也有,车身自己有材料也能造出来。

除了轮胎、玻璃、内饰一些非核心的配件还需要向别的企业采购。

现在夏国市场充斥着大量的进口车、合资车,与其被别人把钱挣走,还不如自己下手。

早在几年之前,夏国的一些车企就已经使用了天工集团制造的发动机和底盘。

混沌研究院也向夏国的车企授权了不少汽车方面的专利技术,现在天工集团终于忍不住要自己下场了。

新的汽车工厂还是建在了三晋那边,主要也是为了帮助于洋自己老家经济建设。

再一个老家用地便宜,成本也低,集团的很多工厂都在这里,配件原料运输很方便。

新的汽车工厂设置了大型载客汽车厂房1座,总装生产线3条。

中型载客汽车厂房1座总装生产线3条,小型载客汽车厂房2座总装生产线6条。

汽车制造过程中65%以上的工位使用的是天罡机器人公司制造的第二款“千手-2012”系列工业机器人。

大中型载客汽车生产线主要生产大巴车、中巴车、摆渡车、公交车。

小型载客汽车生产线主要生产1型越野车(SUV)、1型商务车(MPV)、1型普通轿车。

都是采用燃油发动机,未来再逐步过渡到新能源发动机车型。

天工重汽的卡车品牌是“天马”,标志是一匹马踏着一朵祥云。

汽车的品牌被命名为“龙马”,标志是龙头马身,汽车工厂第一批制造出来的车辆将直接用来替换整个一元科技集团使用的所有公务车辆。

同时为了推广自家汽车品牌,也鼓励集团员工购买,内购的员工可以享受集团补贴,补贴之后的价格比出厂成本价还低10%左右,非常划算。

现在整个一元科技集团包括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在用的大巴车、中巴车500辆左右。

摆渡车、通勤车也有300辆左右,公务车,小轿车800辆左右,集团旗下职工子弟学校用校车150辆,而且随着集团不断的扩张,这一数字也在不停地增加。

因为一元科技集团薪资待遇高,所以八成以上的员工有私家车。

如果全部更换成自家制造的“龙马”汽车,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员工开出去也相当于给自己打了广告。

每一个型号的汽车根据排量配置颜色不同,又分了很多款式,多样选择。

而且“龙马”汽车的车身材料全部使用祝融集团最新制造的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强度非常大,安全性能非常高。

因为车身材料的原因,所以“龙马”汽车都是中高端的汽车,没有太便宜的汽车。

比国产合资的要贵一些,比进口的便宜一些,但是胜在安全性和发动机性能。

因为星耀集团是做电子产品的,所以龙马汽车的软件也相当的豪华,进口汽车有的功能都有,进口汽车没有的功能我们也有。

“龙马”大巴车、中巴车衍生的校车型号,车身更是使用特殊合金,都可以和装甲车硬碰硬,比漂亮国的校车还安全。

天工重汽在三晋的这座汽车工厂,设计产能是年生产大中型燃油载客汽车25000辆,小型燃油车50万辆。

而且于洋计划5年后逐渐过渡到新能源汽车,单独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已经完成规划设计,明年开工建设,预计后年就可以建成试生产。

第一批下线的“龙马”汽车由集团总部负责调配,于洋要求半个月内完全替换集团所有的近2000辆的公用车辆,费用也是集团统一向天工重汽公司支付。

出于对自己集团公司的信任,才宣传不到一周时间,整个一元科技集团就已经有3万多员工申请了内购“龙马”牌的小型车。

于洋的公务用车和私人用车也第一时间换成了“龙马”牌的MPV和豪华轿车。

按照王馨的级别她可以配备一台中档的MPV或者小轿车,但是也只能公务时使用,所以于洋用自己的私人账户给王馨配了一台高档的龙马SUV。

三晋集团那边,公务用车也换了50辆,于洋爸爸、亲友们还有三晋集团的高层也全都换成了“龙马”的中高端车型。

公务用车全部按照出厂价,一元科技集团和三晋矿业集团的私人用车全部按出厂价补贴10%的费用,内购补贴活动持续3个月时间。

至于对外销售,依托原有的“天马”卡车的销售渠道,同步建立“龙马”汽车的直营销售4S店和代理商渠道。

天工重汽公司和天御商贸集团合作策划了一些推广方案,除了网上和电视上的广告,又撒出去大量试驾车供人试驾体验。

组建了龙马车队全国巡游,还有前10万辆车以不盈利的方式进行开业大酬宾等等一系列营销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