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汉王要杀贪官了
在那庄严肃穆的宫殿中,众人的面容皆被沉重的愁绪所笼罩。气氛压抑而沉闷,仿佛有一层无形的阴霾,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间。然而,就在这凝重的氛围尚未消散之际,朱高煦却已决然地迈出了乾清宫的大门,步履匆匆,目标明确地朝着北镇抚司衙门直奔而去。
此刻,赵王朱高燧正全身心地沉浸在一幅详尽无比的堪舆图前。他目光专注而犀利,神情严肃而认真,正精心地调配部署着锦衣卫的兵力。为了来年开春即将到来的北伐,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战局的胜负,每一个安排都可能影响着国家的安危。
要知道,锦衣卫在众人的印象中,虽然向来是臭名昭著,饱受着世人的诟病和指责。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其中并非所有的锦衣卫成员都是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的酷吏刽子手。在这其中,还是有少部分怀着赤胆忠心、英勇无畏的铮铮儿郎。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国腹地,只为了能为国家获取至关重要的情报,甚至不惜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
锦衣卫作为皇帝的耳目,肩负着替皇帝刺探各方情报的重要使命。正因如此,除了一部分锦衣卫长期稳定地驻扎在繁华的京师之外,在广袤的国土的各个角落,都设立了锦衣卫的分部。
这一部分锦衣卫犹如分布在大江南北的眼线,他们常年驻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不辞辛劳,兢兢业业地收集着地方的各种繁杂情报。然后,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来之不易的情报递交给远在京师的皇帝,以供圣上决策参考。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锦衣卫,会根据朝廷的紧急命令,灵活而迅速地进行临时调动。他们如同战场上的奇兵,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保驾护航。
但总体而言,锦衣卫大致可以分为内外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负责对外的军情监察,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密切关注着边疆的每一丝风吹草动,稍有异样,便会立即上报。而另外一部分则负责对敌国的情报刺探工作,他们常常需要深入虎穴,与敌人斗智斗勇,获取关键而机密的信息。
比如在那场惊心动魄的万历朝鲜战争中,就有大量英勇无畏的锦衣卫探子活跃在朝鲜的各个角落。他们隐姓埋名,乔装改扮,穿梭于敌阵之间,为大明王师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有关倭军的详细而准确的情报信息。他们不仅如此,甚至还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执行刺杀和策反敌军军官的艰巨任务,为明日朝鲜战争的最终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原本,那令众人焦头烂额的靖难遗孤这一棘手之事,终于得以妥善解决,朱高燧也总算能够暂时松一口气,稍作休整。
但永乐帝下定决心,要在明年开春挥师北伐,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战前有关敌军的详尽情报自然是重中之重,丝毫马虎不得。
赵王朱高燧自幼便出身行伍,在战火硝烟中摸爬滚打,跟随父亲朱棣南征北战,历经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作战经验。如今,身为锦衣卫的统领,对于侦查部署、刺探情报等诸多关键事务,他可谓是经验丰富,轻车熟路,处理起来游刃有余,手到擒来。
就在朱高燧全神贯注地思考着战略布局之时,朱高煦却是全然不顾他人的通报阻拦,极为干脆利落地径直闯了进来。
“老三,在忙什么呢?”
朱高煦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宁静,朱高燧正专注于手头的重要事务,突然被这突如其来的闯入者惊扰,心中自然而然地涌起了一丝不满。但当他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脸上的表情却瞬间由不满转为了惊讶。
他迅速扭过头来,目光中带着几分意外,望着朱高煦,嘴角上扬,意味深长地笑道:“哟,这不是肩负监国重任的汉王爷吗?您不留在宫中忙着处理国家的诸多大事,怎么会有这般闲情逸致,来到我这被众人视为藏污纳垢之地?”
朱高煦先是微微一愣,随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认同的神色。
“唔,你这北镇抚司,在众人眼中可当真是个藏污纳垢之所。”
提起北镇抚司,或许对于一些不熟悉朝廷机构的人来说,确实会感到陌生。但倘若提及那令人闻风丧胆的诏狱,那可真就是声名狼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诏狱,那是北镇抚司下辖的一座阴森恐怖的大牢。但凡被投入其中之人,几乎很少能全身而退,不是命丧黄泉,就是落下终身残疾。即便有人能够侥幸从那人间地狱中活着出来,这辈子也多半是身心俱废,再无重振雄风之日。
朱高燧听了朱高煦这番略带讽刺的话语,不由得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行了,别在这儿说风凉话了。找我究竟所为何事?赶紧直说!我这儿正忙着呢,可没工夫跟你闲扯。”
朱高煦倒也干脆,丝毫不拖泥带水,直截了当地将方才在大殿中所发生的种种事情,事无巨细,原原本本地讲述了出来。
闻听此言,朱高燧顿时怒发冲冠,双眼圆睁,咬牙切齿地破口大骂道:“杨士奇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狗东西,真是胆大包天,无法无天!”
“老二,他们这明摆着就是故意给你设下阴险的圈套啊!你若一个不小心,处理不当,这监国的大权可就要轻而易举地旁落他人了……”
朱高煦却显得格外镇定,他轻轻地摆了摆手,脸上依旧挂着那从容不迫的笑容,缓缓说道:“他们那些个小把戏,小手段,我心里自然是跟明镜似的,清楚得很。不过,朝廷财政紧张,入不敷出,这原本就是摆在眼前,无可争辩的事实。”
“以往老大监国理政之时,为了筹措足够的银子以支撑各项庞大的开支,那也是绞尽脑汁,愁得焦头烂额,夜不能寐。所以要论及此事,也只能怪咱们朝廷目前确实没有足够充裕的银子。”
朱高燧听了这番话,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眉头紧紧皱起,犹如两道深深的沟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国库空虚,没钱可用这一严峻的状况,他的心里自然是再清楚不过。自从老头子朱棣登基称帝以来,便雄心勃勃地接连上马了好几个规模宏大,耗费巨大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如同一个无底洞,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海量的银钱。在如此大规模的开支之下,朝廷财政若不陷入紧张艰难的局面,那才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一桩。
“那老二你此番来找我,到底是所为何事?我可以帮你抓人杀人,冲锋陷阵,但我可没办法帮你凭空变出百万纹银啊!”
听了朱高燧这番话,朱高煦的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温暖,如同寒冬中的一股暖流,缓缓流淌。
不愧是自家兄弟啊!
抓人杀人,冲锋陷阵,对于朱高燧而言,确实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老三,你还真说对了。今儿我来找你,就是想让你帮我抓个人,抄个家。”
朱高燧一脸的茫然,满心的疑惑,实在不太明白朱高煦这番话的真正意图。
“老二,你跟我透个底,你究竟要抄谁的家?”
“左都御史,刘观!”
当朱高燧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他的脸色犹如风云突变,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惊恐万分。他一把紧紧攥住朱高煦的衣袖,声音颤抖,压低声音急切地喝道:“老二,你是不是脑子进水,失去理智了?那刘观可是堂堂正二品的朝堂重臣,都察院的头号人物,更是老头子朱棣的心腹爱将!”
这家伙是不是疯了?
刚刚坐上监国的位置,屁股还没坐热,好端端的,就敢拿正二品的左都御史开刀?
暂且抛开老头子对刘观的极度器重这一点不谈,那刘观可是朝廷言官谏臣的首领啊!汉王若是无凭无据地直接将其拿人抄家,那些个言官谏臣、御史大夫们定会群起而攻之,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他给活活淹死!
“老二,你就算是要拿人开刀以树立自己的权威,那也得选一个太子党的人啊!”
“你听我跟你说,这刘观,你真的不能轻易动他……”
朱高煦却是不慌不忙,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了那枚象征着无上权威的圣命金牌,脸上挂着一丝狡黠而自信的笑意,反问道:“有这个东西在我手里,我为什么不敢动他?”
这圣命金牌,乃是因之前的靖难遗孤一事,朱棣亲自赐予他的。
而后朱棣强行让朱高煦监国,或许是事务繁忙,又或许是另有深意,似乎也没有将这金牌收回的意思。
那金色的令牌之上,“如朕亲临”这四个金灿灿的大字,犹如烈日般耀眼夺目,光芒万丈,刺得朱高燧的眼睛一阵恍惚,几乎难以直视。
金牌当前,朱高燧的心中不禁微微一动,暗自揣测。
“难不成这是老头子的暗中授意?”
“不是。”
朱高燧听到这干脆的回答,顿时愣在当场,不知该如何回应。
短暂的沉寂过后,朱高煦主动打破了沉默,开口说道:“老三,锦衣卫拥有直接拿人的特权,所以我才会在这关键时刻,特意来找你帮忙。”
“放心吧,我们只要成功抓了刘观,不但能够迅速解决朝廷当前面临的燃眉之急,而且老头子还会对你们锦衣卫予以重赏和嘉奖。这个立大功的绝佳机会,我就这么毫无保留地拱手送给你了。”
朱高燧听了,却是满脸的疑惑和不解,甚至有些愤怒。
“???”
立大功?
立你大爷的大功!
你搁这儿骗三岁小孩呢?
朱高燧托着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片刻之后,他突然反问道:“你是说那左都御史刘观有极大的问题,严重的罪行?”
不过,话一出口,他自己又苦笑着摇了摇头,自行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位正二品的朝堂大员,位高权重,声名显赫,能有什么足以导致抄家灭门的严重问题?
就算是被查出有贪腐了些许银钱的行为,以老头子朱棣的脾气和手段,最多也只会象征性地罚俸一年,以示惩戒,根本不会严重到抄家下狱这般残酷无情的地步。
所以,拿刘观开刀立威,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愚蠢,甚至是自寻死路的主意。
朱高煦却是目光坚定,神色从容,大有深意地笑了笑,缓缓说道:“刘观的确存在极大的问题,严重的罪行。一旦这些罪行被揭露,足以引起朝堂的剧烈震动,引发轩然大波!”
“你若是不愿意参与其中,那我就只好调动五城兵马司的人手,冒险僭越行事了!”
此话一出,朱高燧顿时大惊失色,神情显得极为犹豫和挣扎。
老二朱高煦的态度显然是坚定不移,非要查办刘观不可。
但此事若是一个处理不好,稍有差池,惹得老头子朱棣暴怒,那他兄弟二人可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难以翻身!
“老二,你给我透个底,这事儿你到底有多少把握?”
“十成把握,绝对万无一失。白白送给你的功绩你都不要,那我可就走了?”
“好,干他娘的!”
赵王爷朱高燧猛地一拍大腿,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不再犹豫。
反正他在朝野之中早已是众人皆知的汉王党,如今汉王朱高煦监国,他又岂有不全力支持的道理?
更何况,就算事后老头子朱棣追究问责起来,也有他这个监国汉王顶着。但万一真如朱高煦所说这般顺利成功了,那可就是锦衣卫的一件惊天大功啊!
朱高燧下定了决心,也不再啰嗦,当即雷厉风行地调动了一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缇骑,气势汹汹,浩浩荡荡地朝着都御史府衙杀去。
朱高煦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前列,嘴角泛起了一抹诡异而得意的笑容。
没钱?那就杀个贪官来助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