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日月所照,皆为明土,自此而始!
待三兄弟离开后,朱元璋微微站起身来,望向外面,嘴里喃喃道:“日月所照,皆为明土,自此而始!”
朱棣三人皆是马皇后所出,乃嫡亲皇子,地位超然。
派他们三人打头阵,朱元璋自是希望能给其他皇子,乃至后世宗亲立个榜样,自此而后,皇室宗亲要走出中原,前往异国他乡开疆拓土。
你若有本事打天下,争得的地盘自归你所有;你若当真窝囊,只想混吃等死,就只能接受降等袭爵制度,几代之后逐渐没落。
说白了,朱元璋是在逼着子孙后代出去闯荡。
只要这条路能走通,那“日月所照,皆为明土”的愿望,就不是一句空言。
“父皇,你觉得三弟四弟会选什么地方?”朱元璋的背后,朱标好奇的声音传来。
朱元璋想了想道:“老四生性好战,他估计会选个百战之地,西域地处商贸要道,诸方势力错综复杂,即便经蒙古人察合台汗国整合,仍是群雄纷争,最是兵家纷沓征伐之地。”
朱标点了点头道:“老四的性子,倒真可能被西域混乱所吸引。”
“至于老三嘛!或许是南洋,或许是西洋哪处,具体倒不得而知了,不过只要他们三兄弟能勇于出去闯荡,给身后的兄弟们立下榜样,便已足矣!”朱元璋也懒得再去揣度,摆了摆手无所谓道。
“从今往后,咱老朱家再没有吃干饭的人,子子孙孙都是一方雄主!”朱元璋说这话的时候,抬眼远眺殿外空旷处
受朱元璋情绪感染,朱标也兴奋地攥起拳道:“父皇英明!”
身为太子,朱标几乎要举双手双脚赞同这一政策,毕竟这些藩王兄弟离开中原,他朱标的收益最大。
日后再不用应对这些手握重兵的皇族亲兄弟的威胁,如此轻而易举地削了藩,他朱标甚至都不用担上个薄待兄弟的骂名。
“对了,还有件事。”
稍作远眺休整,朱元璋又收回目光,从身前桌子上翻出一份奏折:“这户部的差事是怎么办的,怎叫保儿催钱催到咱这里来了?”
李文忠即将前往东南剿寇,虽然没有建造水军,但同样需要钱粮。
按理说,这种例行军务,五军都督府早该跟兵部、户部之间磋商协调,轻而易举便给办了,毕竟此番剿寇已不必兴建水师,只需维持小股部队东南巡防,所耗钱粮并不算多,然而户部那边拨款迟迟没有到账,李文忠无奈便只能上奏找皇帝要钱了。
朱标负责日常政务,一看那奏折当即苦笑起来:“这件事……儿臣其实早已知晓,先前儿臣已去催过户部好几次,可户部一直说,让儿臣再等一等……”
“等?等到什么时候?等到那群倭寇再度来袭,我剿寇大军因缺银少粮难以招架吗?”
不等朱标将话说完,朱元璋已瞪圆了眼,怒而拍桌,呼嗤直喘粗气道:“夏税这才刚入国库,怎么可能会缺少钱粮?咱看这些户部官员就是想故意拖延,想看咱的笑话!”
毕竟讨伐倭寇是朱元璋一力主张,又都是武将们力挺支持,与那些文臣毫无干联。
拖延下去,李文忠剿寇不力,武将们丢脸,他朱元璋作为始作俑者也一并成了笑话。
朱标苦叹口气:“郭尚书说,夏税已被折算成银钱,发放给全国士子们了,儿臣也曾亲去户部查核,账上的确没剩多少钱了,其所剩银饷,怕还要留待不时之需,不敢再拨出去……”
朱元璋一愣,仔细想来,这事倒要归咎到自己的头上,前番取消免税田制度,自己的确提出主动发放钱粮补偿。
这么说来,户部推说没钱,倒也算有个合理的由头了。
虽他还认为户部有推诿之嫌,可朱元璋实在不好再行责怪,他恨恨的说道:“那还要等到何事?”
“郭尚书说,待秋粮入库就可了。”朱标苦着个脸答道。
“秋粮入库,这么说,他让咱要等到明年?”朱元璋瞪大个眼睛,有些不可思议道。
大明朝廷的收入,主要靠的田赋,而田赋实行两税制,分夏税和秋粮,夏税无过八月征齐,而秋粮却要拖到来年二月。
也即是说,要等秋粮税赋入库,得到明年开春了。
等明年,倭寇指不定又要劫掠多少回了,难道要等东南沿海倭寇成灾,再进行剿寇吗?
朱元璋自不愿意等这么久,也没法等这么久,他思虑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要不……让提举司再印些宝钞来,充抵军饷?”
所谓“宝钞”,即是大明宝钞,这是朱元璋仿效宋朝发行的纸币,旨在促进商品流通,缓解朝廷财政压力。
对自己发行的这纸币,朱元璋格外重视,强令朝廷推广,以流通民间。
现如今银库吃紧,他自然往这纸币上打主意,先“印”出些军饷来。
可朱标一听“宝钞”,吓得脸色大变,连连摆手道:“父皇,万万不可啊!”
“怎么不行了?”朱元璋眉头一皱,在他看来,大明宝钞也是钱,国库拿不出钱来,便印些宝钞当军饷,再正常不过了。
朱标却支支吾吾起来:“这个……这个……”
犹豫许久,他才瑟缩道:“儿臣近来发现,宝钞贬值得相当厉害,初发之时,原本一贯宝钞能抵换一千文钱,现如今只能换六百文了。”
“怎么会这样?”朱元璋登时大惊。
朱标摇头道:“儿臣也不清楚,更糟的是,现今不少商铺都拒收宝钞,视之如洪水猛兽,生恐烂在手里花不出去。”
“这群该死的奸商,竟然敢拒收咱的宝钞。”一听这话,朱元璋勃然大怒,大明宝钞可是他得意之作,眼看自己的宝贝被人厌弃,他岂能不怒?
其实最早发明大明宝钞之时,宝钞也的确出现过币值波动的问题,可朱元璋只当这是宝钞推行时必要的阵痛期,不以为意。
现今宝钞推行已有几年时间,状况非但没好,反而愈演愈烈……
细一想来,朱元璋越发担忧,眉头已深深锁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