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再版序言
《镜厅》讲述的是过去如何影响我们对现在的理解,以及现在的事件如何引导我们重新解读过去。我关注的特定领域是经济政策,背景是西方过去一百年的两次重大经济和金融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2007—2009年的大衰退。核心论点是,人们普遍认为经济政策制定者在大萧条中未能采取更有力的经济政策进行干预,从而使20世纪30年代的危机更加严重;这一看法影响了经济政策制定者,导致他们对2007—2009年的大衰退反应过度。历史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帮助我们理解当下,它也可能像一副马眼罩,成为某种限制或偏见,阻碍政治制定者全面观察问题。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开始于西方银行体系,于是西方政策制定者在2007—2009年关注的是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而忽视了资产负债表外工具、衍生证券等所谓“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但20世纪30年代并不存在“影子银行”,这个情况在2007—2009年被忽视了。因此,“影子银行”系统的崩溃最终引发了大衰退。
与此同时,西方政策制定者对2007—2009年经济危机的过度反应并没有完全阻止经济衰退(即所谓的“大衰退”)。这提醒人们,宏观经济的调控不仅仅依赖于政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开始发挥作用,就很难被逆转。这提醒我们,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不仅仅是错误的经济政策所致,而且反映了一战所带来的脆弱与失衡。这种观察说明了当下是怎样重塑了我们对过去历史的理解。
为什么中国读者会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有两个原因。
第一,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展开。因此,西方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在2020—2021年应对新冠疫情和经济危机时,采取了更大规模、更持久的财政刺激措施。这反映了这样一种观点:如果应对大衰退的经济政策结束得太快,随后的财政紧缩就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和随之而来的通货紧缩风险。然而,事实证明,2020—2021年的情况是不同的。由于美国和其他西方经济体在供给侧方面的约束,新冠疫情危机的后果是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紧缩。可美国的财政刺激措施在新冠疫情后结束得不是太快,而是结束得太晚。这再次提醒我们,历史可以提供借鉴,但也会误导我们对当下的理解。这也提醒我们在以史为鉴时,不仅要找出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相似之处,更要找出它们之间的重要差异。
第二,在今天的中国,也可以观察到过去和现在之间类似的“辩证”关系。中国在2008—2009年推出了一揽子计划,以应对西方的大衰退,并在2020—2022年再次出台一揽子政策以应对新冠疫情。我们看到,第一次举措的成功和失败为第二次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影响和塑造了第二次尝试时的策略和方法。同样,新冠疫情时期举措的成败最终也将改变我们对中国早期干预的看法。
《镜厅》这本书聚焦西方,它不是关于过去的中国经济政策如何塑造其当前的行为,也不是关于中国当前的政策将如何最终改变我们对其过去的看法,但我也非常希望有人能写这本书。
巴里·埃森格林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