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闯东北
【祝愿大家新年暴富,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俗话说的好,树挪死人挪活。”
这周树人说的话就是有几分道理。
张有志已经忘了是从哪里听过这话,可道理却是这么个道理。
他又回到了1982年的4月。
并没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祥和景象。
大多数人们还过着苦哈哈的生活。
更别提张有志他这个贫农的日子,也是越来越难过。
靠他担着馒头,拎着鸡蛋去长途汽车站叫卖。
一个月能赚个30来块钱。
在82年的时候,这收入已经追得上一般的国营单位工人。
今年4月发的文件,上面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罪。
张有志那挑担都被没收,要不是公社老支书去捞他,现在估计得在里面蹲着。
这个时代要发展,从78年《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就确认了新的道路。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可还有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
也就是这样,上头的行为极为摇摆。
今年1月1日,一号文件专门提到农副产品流通问题。
其思路从过往的“计划经济”,过渡到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但就在几天后的1月11日,就发出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紧急通知》,要求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并在4月下发了《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其中再次提到经济犯罪,特别是“投机倒把罪”等几个经济犯罪,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温州八大王七人被捕,一人被全国通缉。
这也是张有志要先离开镇江的原因,南方的打击力度太强。
在长途汽车站听说东北那边相对安定,而且有着大把的赚钱机会。
所以他才想着要挪动自己,出去闯荡一番。
他一个贫农家庭出身的孩子,初中毕业2年,现在也不过17岁。
身形瘦小,个子倒是不矮,有1米7高。
父亲早亡,母亲陈秀莲一个人维系着家庭太难,才会出来做小买卖。
家里有着两个弟弟和妹妹都要读书。
在家里不能再做小买卖,光靠公社那点工分赚的钱,吃饱饭都是问题。
就别提现在高考恢复,大家都挤破脑袋去读书考大学。
哪哪都要用钱的关键时候。
“瓜子啤酒花生米,腿收一下!”
张有志从思绪中出来,抬眼看了眼列车上的推销员。
从插满管子的几年里,到回来的这几天。
别说啤酒了,就是这零嘴也是没吃过。
馒头就着咸菜别说吃一个星期,顿顿如此,吃上两三天就生无可恋。
吃过好东西后,有点过不惯这样的生活。
以前是个售楼销售,这嘴巴也伶俐。
既然重生回来,还是得靠嘴生活,那就不用等着十几年后推销房产赚钱。
而是直接做起真正的商贩。
来之前,母亲陈秀莲是不舍得他出来的。
儿行千里母担忧,还是去这么远的东北。
可不出来,一家人都得过上前世那样挨饿的苦日子。
一辈子做着底层工作,那不是白重生了?
同村的王大勇就是去了东北,85年就成了万元户,那会娶的老婆像电影明星一样漂亮。
更何况陈秀莲去年胃病,家里借钱治病也借了1000多。
要是光靠着在家里,得还上十来年。
“醒醒!醒醒!伟民,马上到站了!”
张有志轻轻摇晃着身旁的秦伟民。
秦伟民比他矮点儿,两人穿着打扮几乎如出一辙。
他们身上都套着件带着补丁、泛白得几乎看不出原本颜色的蓝色解放装,脚下蹬着一双磨得起毛边的解放鞋。
“有志哥,这么快就到了?”秦伟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
镇江到沈阳一共1500公里,这家伙一上车就睡。
80年的绿皮火车时速是40-60公里。
这一坐就是一天多时间,屁股都坐麻了。
张有志嬉笑着,“你小子也太能睡了!”
秦伟民嘿嘿一笑,“在公社里也没啥事干,这不就睡习惯了嘛。再说了,这绿皮火车晃悠悠的,跟摇篮似的,一不小心就睡着了。”
张有志听后,不禁摇了摇头,笑道:“你这家伙,还真是会找地方睡。我本来还想跟你聊聊天,解解闷呢,结果你倒好,一上车就倒头睡着了。”
秦伟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志哥,你别介意啊。我这不是实在太困了嘛。再说了,咱们乡下也没啥新鲜事儿,聊来聊去还不是那些老掉牙的话,谁家姑娘水灵,哪家姑娘屁股大好生娃……”
这倒也是,城里没活干,乡下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要不是这上山下乡,这些知识青年也不会来到乡下。
以前地里都不给开荒,地多了可就不是贫农性质了。
后来这些知青来了乡下,实在得安排一些活干,才给开荒建设。
要不然,大家都大眼瞪小眼,喝西北风去啊?
慢悠悠的绿皮车,在铁轨上悠悠地滑行着,发出“哐当哐当”的节奏声。
张有志坐在窗边,透过那略显模糊的车窗向车外望去。
八十年代的沈阳,与后世那座高楼林立、繁华喧嚣的都市截然不同。
没有那么多直插云霄的大厦,一眼望去,不会让人感到喘不上气的压迫感。
下午2点多,他们也即将到站。
火车上的广播突然响起,那熟悉而又略带庄重的声音在车厢内回荡。
“现在列车就要到达沈阳站了,一路上,由于旅客们的热情支持,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输送旅客的光荣任务。
旅客们,列车的行程是有限的,革命的里程是无限的。
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旅客们,终点站沈阳车站就要到了,等列车进站停稳后,按顺序下车。”
广播声刚落,车厢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张有志也站在队伍中,他身后背着一个尿素袋,这袋子在他家里算是最结实的了。
袋子里装的是他的换洗衣服,还有一床皱巴巴的被子。
张有志身上就带着十几块钱,和一些粮票,这是他全部的身家。
为了省钱,他才带上被子,免得在外边花钱买。
跟在张有志旁边的秦伟民也一样,只是秦伟民看起来稍微宽裕一些。
秦伟民手里提着一个花绳篮子,篮子里装着瓶瓶罐罐的,那是他们镇江的土特产肴肉,也被称为硝肉。
除了肴肉,篮子里还有一些腌制品。
这些腌制品可都是宝贝,平常都得留在过年时才能吃上一点。
时代的列车迎来送往,张有志站在这纷乱的人群中眼花缭乱。
他看着指示牌,带着秦伟民走出了车站。
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一个地址“悦心百货商店”。
也不知道秦伟民他爸,是怎么找到这层关系的。
反正是答应了他们过去当柜员,做销售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