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穿越成废材太子](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93/53183293/b_53183293.jpg)
第44章 大晋说书人
“姐姐且等上一等!这单买卖乃曰‘说书’!”
老板推开门那一刻,听到这个新奇的名字,立马顿了一顿!
“说书?”
“正是!”
“弟弟家里有一门技艺,就是写书,只要找一个声音洪亮且有抑扬顿挫的男子把我的书说上一说,定然让这明月楼高朋满座!”
老板娘反身回来,疑惑地问:
“你说的是你的文章?”
崇祯笑答:
“是也不是!”
“何意呀?”
“确实是文章,但是都是家里几辈人写的,有的写神魔鬼怪,有的是写忠肝义胆,有的写才子佳人,这些弟弟从小就耳闻目染,就连做梦都能背下来,只要弟弟把它们都写成一本故事集,每日让一个说书先生在这大厅一坐,那场景,姐姐可以想象吗?”
老板娘被她这新奇的玩意勾起了兴趣,这几日她一直在焦躁着,这明月楼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许多清谈之士都喜欢往东面那家酒楼跑了。
听说那里的歌儿舞女不仅把当下的“晋世宁”跳的栩栩如生,而且个个如同赵飞燕一般,轻盈体态,使得那里名声大噪。
“再这样下去,这酒楼再不盈利,这后面的人怪罪起来,自己又要...”
想到这些,那老板娘又坐回了原地,一脸期盼地看向眼前这位朱公子,
“弟弟,姐姐也真是的,脾气有些急躁,弟弟,你且说,你那‘说书’到底有何奇处,能不能与一旁的罗敷楼相比?”
崇祯突然想到了《西游记》,《西厢记》,《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三言》等这些惊世骇俗的千古奇文!
但是,除了《水浒传》与《金瓶梅》以及什么《煎灯新话》,《国色天香》等!
崇祯可不喜欢这类反叛且蛊惑人心,且淫秽乱伦的文章。
“只要随意拿出一本,定然风靡整个洛阳,并且让整个大晋都追捧有加,一定比左思先‘洛阳纸贵’!因为东吴未免,《三都赋》还没有成文,而且里面的辞藻通俗易懂,定然吸引更多平民!”
只听朱公子说:“姐姐,弟弟当场先写几篇文章给你,你先读一下!请笔墨纸砚!”
······
崇祯第一个想到书籍是《三国演义》!
“在大明之时,那群满人竟然把这奉为圭臬,真是好笑!今天,我就把这名著提升一千年,罗先生,对不起了!也不知道陈寿的《三国志》写好了没有?嘿嘿!”
心里想着,那崇祯早已在纸上写了一首诗,是当时嘉靖帝时期杨慎的一首《调寄·临江仙》!
只听那老板娘用着柔声轻读起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怪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老板娘一读,别有一番韵味,但是谁也没有发觉此时的朱公子手有些发抖!
其实崇祯两眼早已湿润了,这首词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那悠悠三十四年,是何等的精彩绝伦,是何等的辛酸苦辣,十七年来呕心沥血,换得了什么?不过是黄粱一梦,不过是歪脖子树上的一颗绳子,不过是荣华背后的一场梦!”
在场的,或许只有孟观一个人感受得到那深埋在这太子身上的帝魂,但是他也只知道现在太子是一个皇帝而已,仅此而已!
“妙呀!妙哉!”
老板娘率先惊喜,连连赞叹:
“这开头就把人生写尽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朱公子,莫说文章了,单凭这首词就足以再次名动洛阳了!”
朱公子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写下去,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
朱公子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不到一刻钟就把第一回写了出来!
“这说的是汉末群雄纷争之事呢,这相对于那些《楚辞》、《诗经》《史记》来说,的确可以做到雅俗共赏!不!应该是通俗易懂,脍炙人口!”
老板娘拿起第一回一读,立刻被里面的精彩纷呈故事吸引住了,这刘备三兄弟的故事才过去不到几十年呢,正好可以拿来渲染!
“朱公子?这文章叫什么呢?”
“《三国演义》!”
一旁的孟观也早已被开头的故事吸引,“听说那陈寿正在写《三国志》,这里这太子竟然先写起了演义,不愧是千年以后的皇帝,果然与众不同,只要好好跟着他,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也不知道千年以后的世界是什么样,会不会没有了这么深的门阀之见?”
老板娘拍案叫绝,“朱公子,你可真是天才呢!不仅能写超脱的文赋,而且还能写这样的演义之文,实在是旷古绝今,姐姐可太喜欢你了,还有没有,姐姐还想拜读!”
朱公子摇了摇手,“开心的时候叫弟弟,不开心就叫朱公子,老板娘,你也知道这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写就的,在下还要思考思考才是呢,最多一天一章!”
“啊?这么少?”
老板娘顿时堆笑起来,“弟弟莫生气,都怪姐姐眼拙,不识得明珠在此,今日一定好好设宴款待,望弟弟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姐姐!这文章还是多写两章,可以吗?”
“既然姐姐与我谈条件,那么我就直说了!”
“但说无妨!”
崇祯心想:“要想成立一个情报机构,那就成立一个如同锦衣卫一般的,一个指挥使,两个同知和佥事,再加上十个千户,再加上几个校尉,力士等,这需要一笔很大的开销,倘若用宫里的钱,必然受到贾南风节制和猜疑,现在这明月楼的财大气粗,正好利用后世知道的文章来赚取金银,用于开支,打仗需要粮饷,这情报工作,更需要金钱来维持!”
只听崇祯摸了摸鼻子问:
“倘若这事情成了,那利润如何分呢?”
“当然是三七分!”
那老板娘毫不犹豫地表示。
崇祯沉吟一会儿。
老板娘见状,生怕崇祯反悔去往别家,再次补充道:“四六分!朱公子,这可是最大的让步了,即便你前往别家也定然得不到这么多的分成,姐姐确实与你一见如故,才这般让利给你的!
况且朱公子,这台子和柱子都是我帮你准备好的,人也是我找的,而且我们这里也有固定客源,你不用出资就能占到了这么多利润,这样还不够吗?”
老板娘有些着急,这新奇的主意定然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好!”
其实崇祯只是想要二八分而已,毕竟他也是初来乍到,他也不知道大明的说书人能不能在这里混的风生水起,既然这老板娘这般有诚意,
“想不到我堂堂大明一个皇帝,竟然要做一个说书人了,有趣!有趣!”
见朱公子答应了,那老板娘立刻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起来:
“在此之前我们先签一个协议,免得你耍赖!”
崇祯望着那隽秀的字,哑然一笑,“姐姐,原来你的字也挺漂亮,而且儒雅之间,也有几分神韵,难道你也是师从钟繇钟太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