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杜康造酒

传说,杜康是黄帝手下的一名得力臣子,主要负责粮食生产的各项事宜。那个时候,年年风调雨顺,粮食总能大获丰收,百姓每年都有余粮,杜康就将余粮存放在山洞里。可是,山洞里比较潮湿,粮食存放的时间一长,就全发霉了。黄帝知道后很生气,撤了杜康的官职,只让他负责好好保管粮食,还说如果再有粮食发霉,就要对他从重处罚。

杜康被撤职后,心里很难过,但一想到那么多粮食全因为自己保管不当而坏掉,心里也备觉惭愧。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找到存放粮食的正确方法。

一天,杜康一个人在树林里苦恼地散步,忽然发现路边有几棵枯树,树身中空的大洞十分干燥。杜康突发奇想:如果把粮食装到树洞里,是不是就不会发霉了呢?他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众人,大家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就立刻行动,将树林里所有枯死的大树都掏空,然后把粮食装进了树洞。一晃两年过去了,那些树洞里没有及时吃完的粮食,竟然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一天,杜康到树林里查看粮食,发现几只山羊、野猪和兔子躺倒在树洞周围。他十分惊奇,以为它们已经死了。突然,一只野猪从地上爬起来逃窜而去,紧接着山羊、兔子也都跳起来跑了。

看到这个情景,杜康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远处又来了两只山羊,杜康连忙躲到大树后面,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见那两只山羊贪婪地舔食着树洞的表皮,不一会儿身体就开始摇摇晃晃,然后不受控制地倒下了。杜康赶紧跑过去绑住那两只山羊,又仔细查看洞口。这一看可把杜康吓坏了,原来装粮食的树洞的表皮已裂开,一些“水”正源源不断地往外渗,山羊、野猪和兔子就是舔食了这不断渗出的“水”才倒地的。杜康凑上去一闻,一股特殊的芳香飘入鼻中,他舔了一口,觉得虽然有些辣、涩,但是醇美而香浓。他又尝了几口,越喝越想喝。没多久,他就觉得天旋地转,刚向前走了两步,就昏昏沉沉地倒在地上了。

杜康也不知睡了多久,醒来的时候,被绑住的两只山羊已经逃掉了一只,另一只还在拼命挣扎。他站起来,只觉得精神焕发,然后取下腰间的葫芦,俯身接了一葫芦香浓的“水”。

回去后,杜康把这件奇事告诉了大家,还让大家品尝葫芦中的“水”,大家都说这“水”很好喝。杜康思索再三,决定将这件奇事报告给黄帝。

黄帝听完杜康的讲述,又亲自品尝了他带来的“水”,也觉得很可口,于是立刻召来众大臣商议此事。众大臣意见不一,但一致认为这“水”是粮食所变,绝非毒水。最后,黄帝命杜康继续观察此事,还让他的大臣仓颉给这种“水”命名。仓颉说道:“此‘水’入口香而醇厚,饮而得神,不如起名叫‘酒’。”黄帝和众大臣一致同意。

我国远古时期的酿酒业就是这样开始的。后人为了纪念杜康,尊称他为“酿酒始祖”。

阅读感悟

做事本没有什么奇异的方法,对于有心人来说,只不过是比平常人多些细心、多些耐心,并愿意对任何细微的、不经意的发现进行探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