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洛阳纸贵的《英雄记》
小说写好之后,他拿的这小说的手稿,遇到了书铺掌柜东叔。
东叔看完了徐晨的《英雄记》大受震撼,《三国演义》算是大明最大的IP之一,曹操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在大明人看来,曹操就是奸臣的模板,这个时代的小说,善恶是二元对立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忠就是忠,奸就是奸。
大明的战争小说,像《隋唐英雄传》,《杨家将》等等都是这样的,都有一个类似于曹操这样的反派,《隋唐英雄传》里面的反派是杨广,是王世充,杨家将里面这是潘仁美,连累了一代名将潘美被人骂了上千年。
但徐晨的这本《英雄记》详细的记录曹操从大汉的忠臣到奸臣的转变,这观点不但新颖,而且更符合人性,突破了大明朝善恶对立的二元模板,对明末的小说界来说,这就是一大创新。
更不要说大明才多少作者,他们之间的竞争压力根本不大,而后是网文写手,说800万有点夸张了,但说有上百万是一点都不夸张,在如此竞争的压力下,后世的网络携手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英雄记就是后世精品小说当中一个比较优秀的故事,不说吊打大明的小说,但地区和大明小说完全不同。
东叔看的爱不释手,一口气从头读到尾,而后还拉着徐晨来探讨三国的历史。
徐晨可是经过了后世互联网熏陶的,多少up主帮他翻历史资料,解说三国的历史,东叔这点贫瘠的历史知识怎么可能是徐晨的对手,他拿出一些像董卓的后台是谁,袁阀汉末乱世最大的推手等新颖的观点,关键是徐晨还能把历史数据摆出来当论据,说的东叔心服口服。
让东叔认为徐晨是研究历史的宗师,他那本英雄记还没有印发,就先给了20两个定金,东叔说是徐晨的伯乐也不为过。
最开始英雄记印出来本来也没太火,只在绥德地区有小范围流传,卖了也只有几百本。
但徐晨时来运转,有人把这本小说介绍给当时的陕西巡抚吕兆雄,他看完之后赞赏道:“如此雄文当酌酒以观。”
就是因为这一句赞誉,英雄记顿时就火爆了整个陕甘地区,仕林中人纷纷购买英雄记,讨论其中的内容,许多人对三国这段历史,对曹操这个枭雄有全新的认识。
讨论三国的历史成为了陕西的热潮,大有洛阳纸贵的趋势,东叔加印了三万本,依旧供不应求,并且英雄记开始向山西,中原流传。
就这一部小说给徐晨带来了400两银子的稿费,而且这还只是半年的收入,后续每个月都有几十两银子的收入。
这里不得不为大明说句好话,大明的版权保护太到位了,盗版书籍的事情不能说没有,但非常少,而且被抓住了打官司到县衙,一般情况下都能罚的盗版的倾家荡产。江南甚至出现了这种专门抓盗版的讼师,他们专门到书铺找盗版书籍,发现了就免费帮原作者打官司,赚到的钱三七分成,就在江南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了。
徐晨初战告捷,后面他再接再厉,先后写了英雄记刘备篇,主要讲解的就是刘备的高光时刻汉中战役。
英雄记关羽篇,主要讲了襄樊之战前因后果。
徐晨几乎照搬照抄的把渤海小吏的视频,转化成文字搬到了大明朝。
而这两篇小说依旧大火,其中关羽篇受到山西行省热闹欢迎,风潮突破了仕林圈子,只要读书识字的人都要买一本英雄记关羽篇,英雄记关羽篇在山西行省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卖了5万本,山西茶馆当中充斥着聊着襄樊之战的八卦客,贩夫走卒也在讨论英雄记关羽篇。
以前大家不了解,为什么关羽水淹七军,围了樊城就威震华夏了。
看了英雄记关羽篇,才知道关羽以一郡之地,击败了曹操一小半的主力,曹魏甚至抽不出多少兵力来对付关羽,最后关羽几乎是曹魏和东吴方面所有名将围攻才战败的,曹仁、于禁、徐晃、庞德、满宠,吕蒙、陆逊,蒋钦、韩当、周泰、丁奉、徐盛、朱然,潘璋。
“这么多名将围攻二爷,二爷虽败犹荣。”这是山西人这段时间说的最多的话。
连带着连水淹七军,刮骨疗伤,败走麦城这些戏曲都大火,成为了这段时间陕西,山西等北方戏院必演的戏曲。
仕林当中也肯定了徐晨的学问,英雄记显露出徐晨深厚的历史功底(大明的文人自然不知道徐凡有外挂,更不知道有互联网这种东西。)其中刘备篇,关羽篇,甚至可以当军事教材来教导中高级的军官。
而此时的大明处于军事动荡当中,辽东的女真人叛乱越发壮大,明军屡战屡败,今年开春努尔哈赤占据旅顺,正式把大明的势力打出来辽东。
东南地区郑之龙,刘香彩海盗作乱尚未平息,西南安奢之乱愈演愈烈。太多的文人高官成为督师是督战战场,有不少人战死沙场或者战败被朝廷斩杀,仕林圈当中军事知识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高家寨的徐晨不知道,一部英雄记关羽篇,让他现象级的文人,在士林积累了庞大的名声。
当然对现在的徐晨来说,三部书的稿费就超过了2000两,以大明粮价来计算的话,这笔钱相当于后世200万,而且未来的稿费还会越来越多,同时也是因为有底气了,徐晨也放松下来。
本来他和东叔说要开英雄记诸葛亮篇,东叔听了眼前一亮。诸葛亮在大明的名声不下来关羽,尤其是在仕林当中,诸葛亮的名声还在关羽之上,而小说的主要市场还是以读书人为主,只要徐晨能维持关羽篇的水准,这个诸葛亮篇火爆程度不会输给关羽篇多少,他都想到了主要的销售市场放在蜀中,蜀中富裕,是一个比山西还要庞大的市场。
但徐晨这一放松小说只写了不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