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石头中的密码
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卷起千堆雪。
科考船在经过西风带时,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
风浪很大,船在巨大的海浪中,仿佛一片树叶,跌宕起伏。
天空中的云层显得很低,仿佛要把这海面盖住。
深黑色的海水,在云层下不停地翻滚着,仿佛就是要告诫船上的人们,要敬畏自然,敬畏未知。
这次的天气变化有点异常。按照预测的天气情况,科考船特地选择了天气较好的时机,穿越西风带。然而还是遇到了这样恶劣的天气。
船长在驾驶舱内,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的海浪。这种情形,在他的生涯里,并不多见。
所以,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稍有不慎,说不定就船毁人亡。
幸好科考船本身,对遇到风浪的安全设施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且充分考虑了遇到异常天气时的应对措施。
所以船上的考察队员们虽然内心有点恐惧,但还不至于失去平时的理智。
只是船颠簸得实在有些厉害,所有人都吐了一地。
老赵一众,躺在船仓里的床上,捆绑住身体,以免被颠簸震落下来。
这是注定应该经历的磨难吗?秦朝躺在床上,思绪万千。
他倒不怕船沉没,这种可能性非常小。这艘船,可以说,已经体现了目前人类造船技术的最高水平。
他只是担心,这次的遭遇,会不会和带来的智人骨骸和石器有关。
但转念一想,可能性也很低,没有哪种力量,可以控制如此规模的天气状况,这应该是一次随机事件。
确实,当某件事情面临紧要关头时,或者有重大变化时,总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形,而且这种意外往往会影响事情的走向。
纵观历史,很多历史的发展,都是由一些偶然的小事引起的,或者影响的。
那么,这是一种必然吗,或者是宇宙准则?秦朝这么胡思乱想着。
科考船经过两天的艰难航行,终于穿越了南半球的西风带。
老赵此时站在船头,看着眼前一片风平浪静的景象,感慨地想着,终于回来了。
他在回程前,已经告诉高教授抵达杭城的具体时间。
这一次科考活动,经历大半年时间,中间的过程,其实是平淡无奇的。只有最后发现信号源,带回骨骸和石器时,事情才是大家所希望的那样。
重大发现,重大成就,怎么说都不为过。而且回程又遇到了风浪,确实是一波三折。
高教授接到科考船遇到风浪的消息时,坐立不安。
这次科考船的发现,对他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万一科考船失事,这损失无法估量。研究工作在重大突破前,面临夭折,这对大家的士气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所幸船回来了,那么这次可以说,人类的文明进程,也终于跨越了最艰难的时刻。高教授如此想着。
待到科考船停泊在杭城钱江码头时,岸边欢声雷动。
这个时节,元宵节刚过。天气依然有点寒冷,大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站在岸边,挥动着手。
寒冷的空气中,一股股白气从人们的口中,鼻子中呼出来,更加增添了这热闹劲。
元宵节的烟火,在空气里仿佛还没有消散,弥漫着春节特有的气息。
真好啊!老赵看着这热闹场景,原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赵语音看着远处岸边的吴预,拼命地挥舞着手臂,告诉吴预,她看到他了。
同时又兴奋地大喊起来。喊着喊着,笑脸里含满了泪水。
确实,大半年时间,几万公里路程,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想起这个有点傻傻样子的男人,此刻在干什么。特别是船遇到风浪时,赵语音内心里,最想见到的,就是他。
此刻,在岸边的吴预也挥舞着双手,向归来的考察队员们打着招呼。
他可能没有看到赵语音,毕竟距离还有点远,无法看清。
待到船上的跳板搭好后,吴预立即冲上船,紧紧拥抱着赵语音。当他听到船遇到风浪时,恨不得立即跑到她的身边,给她安全感。
两个平时平平淡淡相处,好像也没有什么激烈的感情。但真到了这种情形,双方内心里想着的还是对方。
这就是人类的感情,这就是人类遇到困难时,自主流露出来的情感光芒。
这或许是人类存在的最大意义所在。
通灵计划的所有人,怀着探索未知,突破认知,创造历史的梦想和使命,也正是为了自己在乎的人,在乎的人类未来。否则,对应身后事,哪管洪水滔天。
科考船回到杭城的接待规格,也是很高的。
科技部王部长,高能物理研究院的任院士,还有天文所的相关领导都到码头迎接。有些事情,不方便在此刻说起。
但看到这么多人,老赵心里有数,接下来的工作非常重要。整个通灵计划,到目前为止,就差高能物理研究方面的成果了。
对天文所来说,这次的探测任务,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如果高能物理研究方面,对世界本源的微观物质能量态还不能有理论和技术的突破,那么项目将停止不前。
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高教授见到老赵后,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老赵。”高教授有点动容地说道。
可以看出来,他也是真情流露,毕竟几十年的朋友了,生怕他回不来一样。
“老高,呵呵,这次我们是大赚了一笔啊!”老赵故意轻松地说道。
“知道,知道,今天接下来就不安排活动了,各自回家。等过几天我联系开会。”高教授虽然这么说,但依然以项目进度为关注点。
老赵明白高教授的迫切心情,“三天吧,三天内你安排会议,参与人数控制一下。”老赵也不见外,对高教授安排起来。
“你们不多休整几天?”高教授却关切地问道。
“不用了,其它不参加会议的人还是可以休息的。”老赵想得很周全。
于是,大家在一番招呼之后,各自散去。
“听说,你们遇到了风浪?”在回家的路上,吴预驾车,看着身旁的赵语音,关切地问道。
“是啊,吓死人了。”赵语音第一次乘船,而且是这么长时间的船,心有余悸。“下次,再有出海任务,我是说什么也不想坐船了。”赵语音又说了一句。
“据说,你主动要求去寻找信号源?看不出来啊,有点女汉子的味道了。”吴预有点埋怨赵语音。话里话外之意,就是她不应该这么逞能。
“哎,那个时候,我就是好奇,再加上南极大陆啊,来都来了,总要踏上一脚的。否则这样的机会以后估计就没有了,会后悔终生啊。”
“说得也是,算是认同你的想法了。不过,以后这种类似的事,你可不要再逞能。毕竟团队里,有专业的人员的,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吴预劝勉着赵语音。
“嗯,知道。”赵语音轻声说道:“这半年来,你们研究院有什么成果吗?或者新的发现?”
矿石研究院,实际上和通灵计划项目并没有什么交集。只是因为吴预的参与,有些研究工作双方也会相互通一下气,但这仅限于必要的时候。
所以,赵语音并不清楚吴预他们的工作情况。
“对了,这次我们发现了远古时候的石器。我检测了一下,这些石头上也有通灵信号。”
赵语音把天文所探测到的信号,简称为通灵信号。
这个简称确实十分准确,区分度很高。
“我听说了,所以这次估计我们矿石所也有工作做了。”吴预已经知道了发现石器的事情。对于石头,他有天然的敏感性。
“前几年,我们在青藏发现的那些奇怪的石头,你知道吧?”
“就是生成年代很新的那些吧!”赵语音说道:“我当然知道,这确实是很奇特的事情。”
“我们的检测设备没有问题,当时我们考虑是检测技术的问题。但现在我有了新的设想。”吴预由于超意识能力的提升,有些事情总能突破认识束缚,朝着天马行空的方向越走越远。
“哦,什么设想?”
“这些石头会不会是人造的?”吴预果然脑洞大开。
“啊?这,太匪夷所思了。”
赵语音想了想,继续说道:“而且,从逻辑上看,也不成立。你想啊,有什么人会傻傻造几颗石头出来,然后正好给你们捡到。而你们捡到了,也束手无策。这不是浪费感情吗?而且,你知道造一颗这样的石头,需要什么技术能力吗?我可以保证,人类目前还没有能力造出这种石头来。”
赵语音很自信地表达了她的观点。
“话是这么说,可是,不这么想,你说还有什么缘由吗?”吴预也是头疼,确实是想不到缘由了,才这么瞎想的嘛。
“算了算了,不想了。等我们微观质能态的技术突破了,你那边的研究就不成问题了。”赵语音安慰道。
“你们的研究,到底有多少把握?”吴预问道。
“这个,把握很大。”赵语音模棱两可地回答道。
“你知道吧,我们在船上已经通过粒子分解器,提炼出了初级的原始物质的混合态。只是粒度还不是最细的。”
“这个我知道。对了,这种混合态,是什么?”吴预突然来了兴趣。
“简单说,就是物质和能量的混合。而且他们是纠缠在一起的,相当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赵语音看了一眼吴预,继续说道:“这种状态,和冰水混合物很像。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变为物质,也可以转变为能量。世界上所有可见,不可见的物质和能量,都是由这种最基础的混合态转化而来的。”
“哦。是不是说,原始的混合态是一种无序状态。而通过某种条件,可以让他们成为有序状态。比如两个固态物质之间,可以通过能量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结构。这就是将物质和能量有序化,各司其职。是不是这个意思?”
吴预的思维很活跃。这给赵语音很大的启发。
“你这脑袋,到底怎么生的,我怎么没有想到。”赵语音嫉妒地看着吴预,继续说道:“你这个观点,很有研究价值。到时候我找老师去探讨一下。”
确实这个说法,在逻辑上也很自洽,没有瞎说。不过最终如何,还是需要通过实验验证。
“不过,如果是无序到有序,那么需要采取什么手段,要满足什么条件呢?”赵语音陷入深思。
“你看你,说到自己的专业问题,就陷入进去了。”吴预取笑道:“先回到家,休息一下,然后晚饭,我们出去吃。你想吃什么?”
“辣的,要非常辣。好久没吃辣的了。”赵语音来了兴趣。
“那么,火锅,或者川菜,湘菜?”
“湘菜吧,嘿嘿。”赵语音嘿嘿笑着,也不知道在笑什么。
“要不要叫上秦朝欧阳石他们?”赵语音说道,想了想又说:“算了算了,下次请他们聚吧。”
如此这般,俩人在元宵节后,在午后的阳光里,一个开着车,一个坐在车里,穿梭在杭城的街上。
两天后,高教授组织的内部讨论会准时开启。
参与会议的依然是核心成员。由于项目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而且在可预期的未来,项目的最终成果也伸手可及,所以这次会议相对来说,轻松许多。
会议依然是在高教授的实验楼的办公室里举行,安保层级依然很高。
毕竟经过这么些年,国内外的一些同行们,觊觎项目成果的,或者想了解情况的,都很多。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神灵计划的相关进展和成果。
据说,在项目核心成员的周围,已经潜伏了很多有关方面派出的人士,试图通过某些手段,和项目组成员们取得联系。
所以,目前项目组成员的交友圈,相对封闭。未经同意,是不允许接触和认识陌生人的。
吴预他们的日常生活倒也没有受到多少干扰,或许是外围的安保工作做得好吧。
这次会议的主题很明确,就是根据天文所老赵他们运回来的骨骸和石器,通过粒子分解器,获得最初始状态,即最小粒度的质能混合态物质。
但在正式开始研究前,大家还需要把相关信息交流一遍。
高教授是整个通灵计划项目的负责人,首先对赵教授他们取得的探测成果,表示祝贺。
“首先,我们通灵计划项目的全体同仁,热烈祝贺赵教授的课题组,在海外信号探测任务中,取得了圆满成功。”
大家起哄似的热烈地拍了一阵子手。
高教授继续说道:“通灵计划,目前迎来了重要的时刻。我们在前期,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掌握了人脑意识控制模块的控制技术。也掌握了粒子分解技术,以及设计了粒子分解器。这两项成果,是基础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目前还处于保密状态。所示请大家暂时不要宣扬。”
高教授用平和的目光扫视了一圈。由于是圆桌会议,有些角度可能看不到。高教授特意扭头看看,表示所有人都在他的目光注视之下。
“而且,这次赵教授他们,已经验证了星空震荡,导致一种特殊的宇宙射线外溢,其射线中的粒子影响了大脑控制模块中的阈值。为了防止这种阈值的变动影响整个控制机制,大脑控制模块自行启动了保护机制。通过激发内置的意识控制能力,对钱子明进行控制,从而这导致钱子明的死亡。”
“这也解释了原本我们怀疑的问题,为什么钱子明说的那个神灵,会告诉他那么多的信息?这其实就是大脑意识控制模块的一个预设保护机制。它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一个是杀死宿主,另一个是向外部传递干扰信息,使外部信息获得者,误以为这件事很严重,不可触碰。所以实际上,钱子明的事件,是脑部一个类似离线装置,发出的保护性指令。这就是整个事件的逻辑过程。”
高教授说完这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但是,这个大脑意识控制装置,是怎么形成的,从哪里来的,是否为有人专门设计的后门,这个人是谁,目前我们一无所知。但我想,这总归离不开世界最本源的质能混合态物质的固有特性。那个人,就是利用了这种特性,设置了这个装置,将人类的命运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
“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尽快分离出最细粒度的质能混合态物质,并且搞清楚这种质能混合态物质的特性。如果这样的话,刚才的那些疑问,有可能会一一得到解释。”
高教授说了这么多,特别是最后的话语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有人在控制人类命运。
而且它掌握了超出人类认知的技术手段。众人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果然存在神灵。但这也只是猜测而已,目前无法证实。
不过,想那么多也没用,还是一步步来吧。
“老赵,下面你来讲讲。”高教授把话题扔给了天文所老赵。
老赵喝了口茶,缓缓抬起头,正色道:“根据我们在南极的探测,在五十万年前,远古智人,就受到过一次类似钱子明的遭遇。而且他们受到的宇宙射线冲击,远远超过钱子明。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现在,还可以探测到这种信号。”
“那么,五十万年的这次宇宙射线,是因为那时的星空震荡导致的,还是有人有意为之的,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老赵看了看大家,不再说话。
大家陷入沉思,这个问题其实和高教授前面那几个问题一样,就是有人在掌控全局,并且很机智地设置了一些保护措施,防止他的计划被外人获知。
他到底想干什么?有什么目的?
见大家都沉默不语,老赵继续说道:“语音有一个大胆的设想。”
赵教授又把赵语音在船上,根据人类进化过程,跳跃式发展的逻辑讲了一遍。
按照赵语音的逻辑,那么,前几年的星空震荡,是有人刻意安排的,还是随机发生的?如果是刻意安排,就没必要杀死钱子明。那么只能是随机发生。
而五十万年前的远古智人的遭遇,则确实有可能是刻意安排的。如果不是刻意安排的,那么为什么当人类的智力,认知达到当前水平后,在大脑的意识控制模块中,要设置一个阀值,不再让人类认知发展。
他是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超过他本人,不好控制?逻辑上,确实有这个可能。
“诸位,所以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是一项突破人类认知,挣脱某人的控制,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事业。”
高教授给大家戴了很高的帽子,继续说道:“诸位也不必多想,想也没用。我们还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