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序
2013年教师节,还在出版社做编辑的我偶然结识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刘振亚教授。我深深地折服于刘教授的儒雅和睿智,遂在而立之年毅然辞职考博,也有幸成为刘教授从财政系调入应用金融系后培养的第一名量化投资方向的博士,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研究方向,首先是因为导师拥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功底,特别是他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有深刻理解;其次是因为在过去的40年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分析技术的进步,量化投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球以量化策略为主的基金总管理规模已接近1万亿美元,具有无限的前景。
在这40年中,世界上涌现一批成功的量化投资基金公司。其中包括数学家西蒙斯(James Simons)所领导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orp.),计算机教授肖尔(David Shaw)领导的肖尔公司,物理学家哈丁(David Harding)领导的元盛资本(Winton Capital),经济学家格里芬(Kenneth Griffin)领导的城堡投资(Citadel),等等。这些科学家利用数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对资产定价、投资组合、衍生品定价、市场微观结构和行为金融学进行研究,提出了划时代的投资方式——量化投资,并且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这些科学家在投资领域的成功经验使我相信科技与投资的结合将会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工科出身的我在攻读博士学位阶段一直尝试着用工程的方法来解释主流的金融市场异象,或者对资产定价模型进行改造以期能够更多地解释造成股票超额收益的原因。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离开刘教授组织的博士生研讨小组,与我的师弟师妹们在进行关于泛函分析方法与金融计量结合的研究。
最后,感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出版资助项目的支持,我才得以将拙作付梓。限于成稿时的学术和认知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李博
2019年10月
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知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