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整合式卫生医护体系发展报告(202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人类经历了公共卫生、个人保健和国民健康的发展阶段,进入健康长寿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医疗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和体系建设,创新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服务供给模式,走整合式发展之路。

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1]本书中卫生医护体系,即强调医防融合的疾控体系、全专融合的医护体系、中医西医并重发展体系和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支持体系。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入手,研讨通过非紧密医联体学科建设支持医院去行政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支持家庭医生首诊负责制,以及构建中国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和实施愿景,告别重复就医。

本书分为总报告、政策法规篇、中国实践篇和借鉴篇。总报告从互联网时代系统思维和全周期维护健康出发,提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整合之路新理念,强调完善家庭医生首诊负责制的必要性和构建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愿景和路径,讨论了转变政府职能、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和去重复就医问题。政策法规篇综述了中央和地方关于健康中国和整合式医疗发展的战略决策及相关部署。中国实践篇总结了整合式卫生医护体系的建设成就和挑战,并提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并介绍了中国整合式卫生医护体系建设的典型案例。借鉴篇总结了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新加坡六种医疗保障模式下的整合式医疗发展路径和成效。

本书是清华大学整合式医疗课题组联合业界专家开展调研和编写的第二部《中国整合式卫生医护体系发展报告》,也是清华大学医疗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工作报告。这项研究得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各类医疗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支持,提供案例的机构为此做出很大贡献,在此一并感谢。敬请读者指正,大家携手共进。

清华大学整合式医疗课题组

2023年10月25日


[1] 《习近平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新华社,2020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