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7章 袁 王

城外。

徐州军营寨的临时高台上,站立着两道身影。

一个是王融,一个是刘备。

“先生何以料定袁公路今日出城?”

刘备问王融。

王融指了指前方寿春城池西门的城门楼。

“城头上竖起大纛,当中又有身影前拥后粗,此谓欲盖弥彰!”

他耐心解释,说起了缘由。

实际上,从王融答应了袁术用玉玺换百姓出城的那一刻起。

他就找淮南本地的门阀豪强画了一张袁术的画像,教所有文吏都记住这张脸。

之所以在第七天才让文吏把画像拿到现场,只是为了恶心袁术一把。

毕竟袁术多次攻打徐州,总归要先还点利息吧?

“城头上的必是假袁术,真正的袁术藏在百姓人群里,想要借此出城。”

王融笑了笑。

跑得掉吗?

“来人,立刻星夜北上,去冀州通知大将军袁本初。”

“就说袁术僭越称帝,麾下袁氏门生故吏不愿助纣为虐,徐州军遣其北上投奔大将军,望大将军接纳。”

“此举只因袁术一人而起,与汝南袁氏无关,朝廷不会追究袁氏责任。”

王融又安排了另外一件事。

袁氏的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否则话,还轮得到其他诸侯和世家什么事情?

徐州军走袁绍的渠道和平台,却站在袁术的对立面。

在征伐袁术的同时,还需要继续向袁绍表明立场。

朝廷是绝不会追究袁氏其他人员的责任,让袁绍大可放心。

现在还不是跟袁绍翻脸的时候。

“唯!”

马上有人领命办事,星夜北上去了。

“先生。”

刘备想到了一些事情。

“他日袁本初会不会插手徐州朝廷......”

“会!”

王融斩钉截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历史上,官渡之战的爆发,很有可能就是袁绍想要染指许昌朝廷了,袁曹之间才正式反目成仇。

“徐州部众与袁绍之间,必有一战。”

这是毋容置疑的事情。

“这?”

刘备对未来显露出无比担忧的表情。

“玄德,从我们做出迎接陛下圣驾归来徐州的决定开始,前路就注定是曲折崎岖的。”

王融说道。

但这并不是选择收手或者止步不前的理由。

“这个世道,你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哪有问赚不赔的生意?”

吃着天子和朝廷的红利,你就得承担被群起而攻之的风险。

“安心便是。”

因为不安心,也解决不了问题。

在王融和刘备商讨的同时。

寿春城中。

西门已经彻底关上了,袁术终究没有出城,他回来找到阎象,破口大骂。

“你这什么破计策?”

“现在城外有人拿着朕的画像,到处对照,朕焉能出城往北?”

袁术对阎象失望之极。

阎象道:“请主公稍稍息怒。”

“息怒?你让朕怎么息怒?”

袁术质问阎象。

“之前你信誓旦旦说这是最好的破局之策,结果呢?”

他把所有的怒火,都倾泻到阎象的身上。

“你最好立刻想个补救的计策,否则朕饶不了你!”

......

当天夜里。

“报!淮南军从北门突围了,但是被张辽、太史慈两部将士挡住,又撤回了城中。”

“报!淮南军从北门突围是迷惑之策,他们簇拥着袁术从东门杀出,一度冲溃我军东边营寨。”

“报......”

不断有汇报传到王融面前。

一旁坐着的刘备胆战心惊,生怕袁术成功突围。

好在接下来的汇报之中,张飞、蒋钦、甘宁等将悍勇,奋力死战,硬是将袁术的部队又逼回了城中。

差点还被冲阵的张飞擒了袁术。

“寿春城中淮南兵马,已是惊弓之鸟。”

王融连夜遣使进城,劝降袁术。

袁术直接撕碎了文书,大骂王融竖子。

“他琅琊王氏算什么?朕堂堂袁氏嫡子,岂能向他投降?”

震怒过后,袁术将使者轰了出去。

使者归还营寨,向王融具说前事。

连袁术藐视琅琊王氏的细节都不曾遗漏。

帐内众人齐齐看向王融。

可王融并未恼怒,反而是郑重点头。

“他说的没有问题。”

王氏也只不过是徐州内部士族罢了,袁氏是天下士族之首,差距甚大。

要等到历史上王敦、王导时代,王与马共天下的之际,王氏才算是赶超袁氏的高度。

但眼下,王氏不如袁氏远甚,这是不争的事实。

王融再次遣使进城。

“你告诉袁公路,后天我们将会破开肥水上游的堤坝,使洪水倒灌寿春,望其知晓。”

“唯。”

使者领命而去,把话带到了城中。

淮南军众人无不惊惧,纪灵脸色苍白,向袁术请命。

“事已至此,不如强拆城中屋舍门板、床板,拼成木筏,以应洪浪冲刷。”

其余将领亦表示可以砍伐城中树木,拼凑舟船。

水淹寿春最大的问题不是洪水冲击城门楼和城墙的那一刻。

而是城中满是积水,徐州军又趁机攻城的时候。

如果没有木筏舟船,淮南军难以反击。

因为徐州军是有水师舟船的,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速造舟船。”

袁术铁青着脸,吩咐将士们做好准备,连他自己都从城中的宫阙搬到了城门楼上住着。

“你回去告诉王融,就算他水淹寿春,朕也不会向他投降!”

袁氏是士族之首,决不投降王氏。

使者再次被轰出城外。

回到寨中,使者便将袁术的话说给王融听。

“好。”

王融明白了,士族之首还是有士族之首的傲气。

“传令徐文向,即刻安排我徐州水师将士船舰过来,准备攻城。”

堤坝一破,大水一涨,水涨船高之际,甲板便能与城墙齐平,借船攻城!

众皆大喜,终于到了最后的攻城时刻。

他们按照王融的吩咐,拔除营寨,一一迁徙到远离肥水河岸的高地上。

只等水淹寿春过后,登上船舰破城而入,擒拿伪帝袁术。

相比于徐州军的振奋,城中的淮南军无疑是哀愁的。

“大水一到,寿春必破,我等何去何从?”

有将领内心不甘,败亡威胁面前,没有人能够保持淡定。

庐江籍贯的陈兰,已经在内心滋生了别样想法。

他找到老乡雷薄。

“某并不想为袁氏陪葬。”

陈兰问雷薄有没有出城向徐州军投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