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章 小小房间里像是有什么在发光,发热
窗外,阳光正好,金灿灿的光泼洒下来,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阿薇探头看看窗外,又看向桌前笔耕不辍的小女郎,叹道:
“筠雪,你已经写了一上午了,歇息一会儿吧。”
见她仍不停笔,阿薇走过来,伸手将砚台收了起来,放到一旁。
“诶,阿薇姐姐……”姜筠雪有些无奈,只好搁笔。
她揉了揉有些僵硬的的手指,看着满桌子的成果,忽的露出一个笑来。
阿离敲门后,进了房间,就见到姜筠雪在对着满桌笔墨傻笑,奇道:
“这又是写了什么宝贝?”
“再宝贝也不能这样没日没夜。”阿薇开始告状“阿离姐姐,你看她眼下乌青,想必昨夜又没睡好……唉,我是拦不住了!”
阿离乐了,朗声笑道:“那就不拦她。下次许神医开苦药来,她就知道错了。”
姜筠雪一听这话,忙不迭道:“我知错了!”
说到许神医,她就觉得舌头泛酸泛苦。
日日一剂补药真是吃得她脸都皱了。
许神医怕她吃不得苦,里头放了甘草之类的甜味草药,但她宁可吃纯苦药。加了后,反而让这药有了层次感,又苦又甜,想起都要头皮发麻。
这几日,他们就在云来客栈休息,等待范先生等人过来汇合。
姜筠雪白日里几乎都窝在房间里写东西,时间过得飞快。
阿离走进,看了眼桌上的纸张,问:“所以,今日又在研究什么宝贝?”
“纺纱机。”姜筠雪答道。
之前她发现空间的矿物无法拿到现实后,就先将矿洞的事情交给厉贺年,自己一心研究起作物来。
扩大后的空间再次划分,种上其他作物,现在已经有些规模。
她今日睡醒查看空间时,发现棉花的长势极好。
现在空间大小还没到能大规模种植的地步,更缺少人手,所以生产总量极低。
不过,她也想好了空间收获的东西只是打个样,为在外边推广做准备。
为此,她开始着手准备制造相关机器。
棉花是件真宝贝,全株都是宝,其应用贯穿人类文明史。
最重要的是,大乾现在还没有出现棉花。
富贵人家多用动物皮毛,丝绵来御寒,而平民百姓多是用麻絮蒿草之类的植物纤维填充。
丝绵,非棉,而是桑蚕丝絮,这东西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依旧是价格不菲。
要是有了棉花,可就不一样了!
光普及棉花也不成,必须有相配套的设备才能生产。
棉花采收之后,就是简单说来,也需要轧花去籽、纺纱、织造,还有印染等后续工艺。
姜筠雪听厉贺年说起时,心中生出无限慨叹。
在现代社会,柜台上的小小物件,看似寻常,却不知汇聚了多少代匠人心血,见证了人类科技几番进步。
轧花机的构造还比较简单,纺纱机则要复杂的多,不过可以在现在的麻纺机上进行调整改造。
没错,姜筠雪并不打算从零打造。
用原有工具改造,在初期更方便推广机器。
当绵纺织业发展起来,开始规模化加工时,就算没有姜筠雪,工匠们也会自发改造。
阿离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之中那几张格外显眼的图画,心中有所触动。
她说:“有图画很好,便是不识字的百姓也有聪明的,能看懂一二。”
姜筠雪思索片刻,她先前写土豆的种植法时,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不过这些资料多半会直接给作为大地主阶层的叔伯,种植方法会由管家转告农户,没有图纸并不费事。
但是想要更快的推广并扩大影响范围的话,必须做得更细致些。
“阿离姐姐倒是提醒了我。”她忙将自己的想法和两人说了,并寻求帮助。
阿薇摇了摇头,她可想不出,她早早就在姜家做使女了,儿时的记忆并不明晰,对田地上的事可能还不如现在的姜筠雪了解得多。
阿离蹙眉,没有说话。
姜筠雪这才想起阿离还失忆,忙道:“此事急不得。吃饭要紧,我都饿了。”
于是几人便先止住话,收拾起桌子来,姜筠雪甚至把所有的纸张都收好,带入空间的屋子里存放。
等用完饭,姜彦提出下午带几人出去逛逛卫城。
原来,姜筠雪的行径也被他看在眼里,便想着让人出去走走,莫要整日憋在屋子里。
可惜,这一次出行计划宣告失败。
姜筠雪来月事了。
幸好,她那时正好在房间里小憩,还没有出门。
只是这回,姜筠雪又被按在了床上,半躺着休息。
她又忘记自己是在一个连棉花都没有的时空,不要说什么卫生巾,连棉布垫都没有。
这是这具身体第一次来月事,好在身边有阿薇阿离两个,不然她自己都愁得慌。
那现在的人是用什么呢?
细麻布配草木灰或干燥艾草、苔藓,有钱有势的会将细麻布换成丝绸。
姜筠雪忽然沉默下来。
这些日子里,好事频出,空间升级,带来诸多福利。
她难免对未来生出无限畅想。
好似一切都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
可这么一件小事却似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让她陡然明白过来,她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
再说回现下的难题,在她记忆中,卫生巾的出现相当晚。
在数千年的时光中,因为某些文化禁忌,这一女性的基本需求被忽视。
材料科技的限制,仅仅是其中最易解决的阻碍。
而当姜筠雪向两个阿姐提出要改造月事布时。
“这、那,那种东西有什么好、好改的……”阿薇几乎被惊得说不清话。
阿离更是为这个小丫头的念头惊奇,但她是个实在的人,直接问道:“那你想怎么改?”
“自然是哪里不适宜就改哪里!”
姜筠雪眼睛亮晶晶,说出的话更是带着几分孩子气。
“怎么说?”阿离好奇。
姜筠雪便央阿薇拿一条未用过的月事布来。
阿薇的脸红了又红,显然很是挣扎,可见两人都是一脸认真的样子,只好从了。
她还把门窗关上,生怕有什么人看见似的。
于是,几个小姊妹真就挤在床前,对着一条月事布指指点点起来。
便是在很多年后,阿薇都会记起这一天来。
这一天的阳光太好了,姜筠雪的眼睛太亮了,竟叫这一滑稽的场景生出无限温馨。
明明门窗紧闭,但这小小房间里像是有什么在发光,发热,比身处旭日之下,还让人热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