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混凝土基因

第十二章混凝土基因

2011年立秋,南宁民族大道扩建工程的基坑里浮动着腐殖质的腥气。阿南蹲在七米深的支护桩间隙,安全帽头灯扫过渗水的混凝土裂缝,突然照见半截青灰色的手指——那是上周失踪的灌浆工老秦的婚戒。

“南哥!监理来了!“新来的四川仔王铁头在坑顶挥手,安全绳在月光下绷成绝望的直线。阿南用锈钢筋挑起断指塞进工具包,水泥碎屑扑簌簌落进深不见底的桩孔。这已是本月第三次发现人体残骸。

**黑混凝土(午夜实验室)**

工棚后的集装箱实验室泛着绿光,周小雨调试着二手光谱仪。断指在离心机里分离出诡异成分:C60富勒烯与三氧化二砷的纳米复合物。“这是军工级速凝剂...“她调出暗网交易记录,“孟山都去年失窃的那批...“

阿南的瞳孔在显示屏蓝光中收缩。他想起三天前浇筑地下连廊时,泵车输送的混凝土泛着金属光泽,民工们戏称这是“老板加了骨粉“。此刻工具箱里的断指突然抽搐,纳米颗粒在神经末端重组出残缺指纹——正是总包公司财务总监的右手食指。

**钢筋账簿(暴雨洗牌)**

台风“纳沙“登陆前夜,阿南潜入项目部档案室。防水袋里的工程日志记载着惊人数据:每立方混凝土超量添加速凝剂节省成本247元,而支护桩设计强度被篡改系数达0.63。突然,保险柜暗格里的账本让他血液冻结——失踪工人名单与行贿记录并排罗列,某页角画着山神庙的俯瞰图。

暴雨撞击彩钢板的轰鸣中,走廊传来皮鞋声。阿南翻窗跃入基坑的瞬间,账本中的图纸突然与记忆重叠:山神庙地窖里那台1987年的混凝土搅拌机,正是父亲陆大山残疾前参与走私的罪证。

**骨粉密码(祭祀现场)**

周小雨在菌丝培养皿中发现更可怕的关联:速凝剂里的砷元素与百坭村祖坟的土壤样本完全吻合。壮族巫医韦三婆突然现身工棚,腰间银铃震碎培养皿:“他们在用山神髓炼丹!“

暴雨中的祭祀仪式在未封顶的28楼举行。韦三婆将公鸡血洒向基坑,血滴在纳米混凝土表面蚀刻出壮文咒语。阿南的激光测距仪显示,所有支护桩正以每小时3毫米的速度倾斜,裂缝中渗出荧蓝色黏液——正是周小雨培育的变异菌株。

**坠落函数(终极质控)**

台风眼过境的五分钟平静期,阿南绑着自制滑索降入桩孔。GoPro镜头里,纳米混凝土正在菌丝作用下崩解,钢筋笼上挂满晶状体包裹的骸骨。突然,对讲机传来周小雨的尖叫:“他们在用工人献祭!强度公式需要活体钙质...“

探照灯扫过基坑西侧时,阿南的呼吸凝固了——失踪三个月的电工小吴被浇筑在承台内,眼球被替换成摄像头,瞳孔闪着孟山都专利芯片的红光。他的胸腔里,速凝剂正与肋骨发生螯合反应,生成全新的拓扑结构混凝土。

**暴雨冲账(黎明清算)**

翌日,住建局突击检查时,阿南启动了菌丝降解装置。安全绳断裂的瞬间,他抱着账本坠入正在软化的混凝土海。周小雨遥控的无人机群在此时俯冲,将生物腐蚀剂精准喷洒在关键承重节点。

当整片基坑化作蓝色泥沼时,暴雨纪念碑的第一道刻痕悄然浮现。韦三婆站在倾覆的塔吊臂上,银铃震碎孟山都的监控芯片。菌丝从阿南的工具包里钻出,缠绕着那截断指,在泥浆表面写下血淋淋的壮文:“种子记得所有骨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