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平衡心态”的平常事件
一位法学教授分析他所接触到的一千余件贪污受贿案例中,发现有80%的犯罪分子是在“不平衡”心态的驱使下走上犯罪之路的。吴新星也没有走出这个例外:“我哪一点不如他们了?”因为他只用11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大学生成为一个副县长,但无量的前途被“不平衡”绊倒了。
穷怕了的人对财富的渴求,就像饿极了的人看见美食,只要不把肚皮胀破,总会贪婪地吃个不停。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普遍增加,一些意志薄弱的国家工作人员,看到那些他们不屑一顾的老百姓一夜之间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款,看到他们一掷万金的消费,看到他们驶着豪华汽车招摇过市的气派,再想想自己两袖清风、穷斯滥矣的穷酸相,心里会生出一种不平衡感来。尤其是看到那些平时匍匐在自己脚底下的小人物,现在像瓦块有了翻身之日。而自己虽当着官,倒过来却要仰人鼻息,巴巴结结地傍着人家求取施舍了。这心中的不平之气,无论如何都难以咽下,于是筹划起自己的生财之道。吴新星三年间批出的2000万度统配电,有许多就是在不平衡的心态下用来交易的。
当然,人的心理总是不平衡的。开车的时候跟你在下面走路的时候心态就不一样。走路的时候,一辆车,特别是高级跑车,从我们旁边开过去,溅了一身水,一般人都会跳了高地骂:“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当你开车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心态,这些都很正常。但面对客观存在的差距和不平等,为了给自己不平衡的心绪找一个出路,从而铤而走险,则另当别论。堂堂一个副县长,为了买间门面房而“如此拮据”,自感很失颜面,心理的天平一下子失去了平衡。于是就攀比,于是就抱怨,于是将吃一点、用一点、拿一点都视为正常,于是不该办的事办了,不该收的钱也收了。同时,吴新星老婆的抱怨和不满也是这种不平衡的助推器,她简直是来者不拒,甚至越俎代庖。
80%的腐败缘于“不平衡”,这个“不平衡”难道这么难治?
其实不然,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的一段话可以给这种“不平衡”疗伤:要教育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心理平衡。有的干部心理不平衡,收入和个体户比,而不与多数人比,这样一比,心理自然就不平衡了。有的干部,人家送钱被他拒绝了九次,最后一次收了,就栽了下去,后悔都来不及。有一天,我到火葬场参加一位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那天进行遗体告别的有四个人,其余三个都是55岁以下去世的。我给一些干部讲,参加几次这样的遗体告别仪式,你就什么问题都想得通了。争了半天,最后什么也带不走,为什么不把权力用在给老百姓多干一点实事上?给后人留下一点值得敬仰的东西?
想想吴新星及许多类似的贪官经历,想想宋德福那语重心长的教诲,知足者常乐吧。
(原载《杭州日报》2004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