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内学术界对唃厮啰家族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对唃厮啰的研究
学术界对唃厮啰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其家族所建立的河湟吐蕃政权的研究,国内公认的比较权威的莫过于祝启源先生的《唃厮啰——宋代藏族政权》[1]和《青唐盛衰:唃厮啰政权研究》[2]两本专著。文章方面,对唃厮啰进行研究的文章有几十篇,如芈一之的《唃厮啰与唃厮啰政权》[3]、李蔚的《唃厮啰政权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4]、顾吉辰的《北宋时期吐蕃政权与周邻的关系》[5]、秦永章的《唃厮啰政权中的政教合一制统治》[6]等,研究范围涉及唃厮啰政权形成的原因、特色、经济、文化、宗教、与宋朝和周边民族政权关系等各个方面。
(二)对唃厮啰后裔的考证
学术界对唃厮啰后裔的考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有汤开建先生的《唃厮啰家族世系考述》[7]和《再谈唃厮啰家族世系的几个问题》[8]以及顾吉辰先生的《就唃厮啰家族世系的一些问题与汤开建同志商榷》[9],这三篇文章集中对唃厮啰家族的早期世系展开了争论和初步考证。对唃厮啰后裔在宋之后发展轨迹考证的有三篇文章,民国时期张维的遗稿《甘肃青海土司志》[10]经其后人张令瑄整理后发表,简单勾勒出了唃厮啰后裔赵土司的世系传承,很有参考价值。祝启源先生的《唃厮啰后裔史迹稽考》[11]参考了《甘肃全省通志》《临洮府志》《狄道州志》等地方志中关于赵土司的记载材料,基本厘清了元明清时期唃厮啰家族的世系传承。汤开建先生的《唃厮啰家族世系新考》[12]集中探讨了唃厮啰家族世系的十个问题,使唃厮啰家族世系的研究进一步开拓。笔者的《从〈清史稿〉的一则错误考唃厮啰家族世系——“唃厮啰家族世系表”辨误与补遗》[13]《〈陇右土司辑录·赵土司〉初探——兼明清时期唃厮啰家族后裔史迹稽考》[14]《唃厮啰家族末代土司赵天乙生平考述》[15]等几篇文章对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唃厮啰家族后裔进行了考证与研究。
国外对唃厮啰家族研究的专著与文章大多为日本学者所撰,专著方面有1964年前田正名的《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16],这本书第四、五、六章完全是对8—11世纪安多藏族的研究,唃厮啰政权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文章方面有岩崎力《宗哥城唃厮啰政权的特点及结构》[17]、《西夏国的建立与宗哥族的动向》[18],铃木隆一的《青唐阿里骨政权的建立与契丹公主》[19]《唃厮啰——青唐吐蕃王国之名》[20]《青唐吐蕃唃厮啰王朝与青海藏族部落:以乔家族为研究重点》[21]等。与中国学者侧重点不同的是,日本学者更侧重于青唐吐蕃政权与周边部落的研究。
学术界对唃厮啰家族的研究特别是家族世系考证方面为唃厮啰家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未能将唃厮啰家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2)主要集中在北宋时期唃厮啰政权和其家族世系的研究与考证方面,对唃厮啰家族的内部组织形式,家族嬗变、文化变迁、与国家政权的互动、民族融合等方面基本没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