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帝国医学想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帝国初期——殖民扩张

经过独立战争,美国成功地摆脱英国等西方老牌殖民国家的束缚,获得了国家的独立。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最终确立和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北方工商资本主义取得内战的胜利,废除了奴隶制,重建了南方的民主,促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美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战事不断,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衰落,尤其是英国。美国置身事外,战乱相对较少,社会和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美国自然经济和地理方面的原因,国家逐渐强大起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到1918年战争结束的时候,德国、法国和英国分别损失了180万、150万和80万人口,德国、俄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四大帝国崩溃。美国才损失11万人口和少量的资源,保存了实力。同时大量移民涌入,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美国进入帝国超速发展时期。

19世纪后半叶,美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文学开始走向衰落,转向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鼎盛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开始描写遗传的、生物的和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因素,描述意识和潜意识的结构本能。[1]美国文学日益成为世界文坛的一支劲旅,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如舍伍德·安德森、辛克莱·刘易斯、欧内斯特·海明威、威廉·福克纳、菲兹杰拉德、约翰·斯坦贝克等。

19世纪初,医学领域提出了细胞学说,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细胞学连同细菌学、寄生虫学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热带医学、殖民医学的高速发展和帝国的扩张。外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解除病人的病原,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2000多年前人类已经出现了手术的痕迹,但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现代外科学。手术疼痛曾是妨碍外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9世纪40年代,美国Morton首先采用了乙醚作为全身麻醉剂,并施行了很多大手术。自此,乙醚麻醉被普遍地应用于外科,促进了外科学的高速发展。护理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860年,英国的F.南丁格尔创立了第一所护士学校,传播其护理学思想,使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此后多次战争实践催生了战场护理学。二战期间,护理实践在本质上已经建立起了现代模式,成为现代护理学。优生学就是专门研究人类遗传、改进人种的一门科学。1883年,英国博物学家、优生学家F.高尔顿在遗传学基础上,首次提出优生学,认为优生学有利于保持种族标准,避免种族退化,从而导致帝国地位和统治的丧失。到20世纪初期,优生学被大规模地运用于政治运动中,如20世纪初的美国优生学开始与帝国主义紧密结合,构成森严的科学壁垒,强化了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

本章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历史和医学史,研究《阿罗史密斯》《三个女人》《烟草路》《中午酒》《永别了,武器》等五部作品,探讨了世纪之交医学的发展如何强化帝国意识形态,成为支持帝国扩张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