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编 山东文学之渊源及初步发展
顾视自古至今人类社会所产生的一切文学现象,举凡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作家们的各种文学活动,以及就终端形式出现的作为客体产物的各类文学作品,与各种有关的流变形态和艺术流派、文学思潮等,无不是产生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时段之内、并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来进行、开展的。那么,它们也必将会被或深或浅地铭刻下若干的时代印痕,程度不等地受到某些地域特征的浸染影响——一如前节所述者,这些正是地域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分支得以独立存在的学术基础和持续发展深化的重要依据,当然,同时也是它学术视野所主要关注的内容。
另一方面,若就常见性规律现象而言,整个中国文学于其几千年的漫长历程里,总是呈现为各种文体、风格的兴衰变嬗、更代演进的不断流动形态。所谓风雅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依照“文体代兴”的客观演进现象,王国维更总括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人间词话》)推而言之,这种兴衰嬗变也体现到诸如创作流派和风习、文学运动、审美趋向等各现象。故此,地域文学自然也会无例外地显示出它独具的初萌、成熟、兴盛,乃至消歇萧索的发展演化轨迹。
相应地,具体到山东文学的流变研究,如果从主流文学的观照角度,作一种纵向俯瞰式的、大而化之的概略描述的话,可以认为,先秦时期系其发轫阶段——但是,虽乍出却即耸然作高峰而降则垂范于百代之下,轩翥奋飞于千载绝唱巨制之前,展现出一派辉煌绚丽景光。而从两汉历经曹魏、西晋、北朝直至隋唐五代的千余年漫长时期,则属于它的逐渐成长阶段——因为在整个山东大地上,尽管也断续不等地产生过类似东方朔、孔融、王粲、刘桢、祢衡、左思、储光羲之类的名家作手,卓尔屹立于当时的主流文学中,各标盛名,但就整体而观之,却似夜空中闪烁的几点孤星,不足以给山东的地域文学构筑起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片繁盛景观,使之在全国大文学格局中,去争驰竞胜,占得一席地。
只是到了宋代——主要是北宋至南宋建炎、绍兴初的约近200年的时期,地域板块形态的山东文学才真正臻于成熟,同时涌现出其自身的第一次高潮。再历经蒙元的过渡性发展,而走向了明、清两代的全面鼎盛,或者说完成了整个山东古代文学史阶段的最后高潮的构建工作,给予一个圆满终结,迎接、开启了20世纪山东新文学的曙光。
作为一般性的广义的自然地域称谓,其间的包纳内容也较为宽泛、笼统的“山东”一语,在中国历史的初始之际便已出现了。如《战国策·赵策》说:“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战国时秦西据关中,而六国(齐、楚、赵、魏、燕、韩)均在崤山、函谷关以东,即秦国之东,故而当时概括言之。或者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史记·晋世家》所谓的“文公四年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的“山东”;也有呼华山以东为“山东”的,如《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云:“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但是,以上这些均不属于专指的地域行政区划概念。
至于专属性的狭义的行政地域区划范围,则“山东”的来源也很悠久,且历代多有变迁。而其主体构成部分,则为古青、兖二州,兼及徐、豫二州的部分地区。因为它们春秋时属于齐、鲁诸国地,故称“齐鲁之邦”,或径称为“鲁”。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置齐郡,为三十六郡之一;唐分属河南、河北两道,北宋初分属京东、河北两路。金灭北宋,占据了中原地区后,改京东为山东,始有了“山东”的行政区划名称,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曾就其沿革摄述说:
《禹贡》:“海岱惟青州。”《周礼·职方》:“正东曰青州。”春秋时齐地,其在天文虚危,则齐分野,亦兼鲁、卫之疆。秦并天下,置齐郡、东都、薛郡、瑯邪及辽东等郡。汉置十三州,此亦为青州及兖州地,后汉因之。魏、晋亦置青、兖二州,永嘉以后,陷于石勒及慕容皝,后又入于苻坚,坚败,归于晋,寻复为慕容德所据。义熙六年,刘裕克南燕,复置青州及兖州。刘宋时,兼置冀州,其后入于后魏。魏亡,属高齐,寻为后周所并,其分析不可得而详也。
隋亦置十三郡,而不详所统。唐贞观初,分天下为十道,河济以南属河南道,以北属河北道。宋初,隶京东路及河北路,后又增置京东西路。金人分山东东路及山东西路。元亦置益都、济都、济南等路,直隶中书省。明初置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六、属州十五、县八十九,而卫所参列其间,今仍为山东布政使司,东据海,西接梁、宋,北走燕、赵。
今之山东省行政区划范围,大体上仍承循清及民国之旧格局,只于局部边缘处有所调整变动(如20世纪60年代初,以黄河治水故,将原属河南省之东明划归山东,以原隶山东之范县归于河南省)。即半岛部分南濒黄海,北隔渤海而与辽东半岛遥相守望;内陆部分则北通河北、西接河南,南邻安徽、江苏二省。黄河由河南省入境,以西南往东北走向于境内入流渤海湾。本书就是基于这个行政地域概念,从“史”的角度,来观照、析论不断发展嬗变于其间的各种文学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