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镌堂诗文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纪事感怀

赴毕业班别宴有作

又与诸生别,年年过此关。

男儿情切切,女子泪潸潸。

莫负青春好,何辞世路艰。

几杯温酒后,一笑对苍颜。

送登迎兄弟返京

生来为过客,何事不磋磨。

浅谷清流少,都门白眼多。

谁知失马叟,自惜饭牛歌

不作非分想,烦忧奈若何?

注释:①失马叟:典同“失马塞翁”。②饭牛歌:古歌名。相传春秋时卫人宁戚喂牛于齐国东门外,待桓公出,扣牛角而唱此歌。后用作寒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惠鸣兄弟自京还聚

聚散何由己,别来三十年。

近眸惊又老,忆旧笑争先。

秦岭探奇境,天池戏渡船。

才情关不住,本色到酣边。

秋日忆梦

枕上空收泪,凄然别梦难。

霜风吹面老,塞曲向谁弹?

北雁秋声急,西风菊色残。

扁舟无处系,独向一江寒。

注释:①塞曲:边远地区的乐曲。唐杜甫《夜闻觱篥》诗:“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子夜酒后应邀题画

茅坡微醉后,语怠步疏慵。

画纸扶方正,研池蘸已浓。

挥毫游赤壁,击掌拟黄钟

砌下啾啾处,原非昨夜蛩。

注释:①游赤壁:牧云君作赤壁夜游图,故云。②黄钟:十二乐律之一,声调最为宏大响亮。

端午节征途感赋

步履关山苦,龙舟客域逢。

朝行蹊路上,夜泊浅流中。

伍魄凄吴雨,屈魂悲楚风。

穷观江海阔,起落古今同。

注释:①伍魄:指伍子胥。相传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刎,并于五月五日投尸大江。伍含冤死后,化为涛神,世人哀祭之,端午节亦传为伍子胥祭日。②屈魂:指屈原。楚国大夫屈原为楚王举贤强国,反遭放逐,知秦军破楚后,于五月初五日抱石投江。楚国百姓纷纷凭吊,每年此日公为祭日。

教师节自酬

课字南山下,空身赚鹤龄

无关世眼白,但守布衣青。

放钓长流水,滋兰不死庭

去来身外物,未碍对苍屏

注释:①鹤龄:此喻长寿。②不死庭:本指仙境。此处借喻精神不死。唐白居易《梦仙》诗:“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③苍屏:苍色屏障。喻指青山。宋朱熹《九曲棹歌》诗:“六曲苍屏绕碧湾,茅茨终日掩柴关。”

霾中遇蜡梅

原本寻常物,浑浑看不真。

播香疑旧树,匿影怼新尘。

寄意从风骨,伤心在道津

百年兴一叹,不是自由身。

注释:①怼:音duì,怨恨。屈原《楚辞·九歌·国殇》:“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②道津:指道路和渡口。此处双关。

岁末与诸好共赴茶城

腊月南山客,往来皆故人。

偏怜陈酿好,倍誉紫泥新。

半日有闲贵,一年无雪贫。

东风应着力,吹得满枝春。

注释:①紫泥:指紫砂茶具。

与学生鉴赏摩崖拓片后作

频频叹圣手,着意在摩崖。

镌字似镌佛,拓文如拓花。

纸头墨色老,石上泐斑麻。

无处觅真迹,唯凭岁月加。

注释:①泐斑:石头上因风化而形成的坑斑。泐,音lè。

书法课后过昆明池

暮色幽黉宇,钟声下夕阳。

奇文知意会,妙笔解锋藏。

茧纸流天趣,岑楼溢墨香。

归来池畔月,已到水中央。

注释:①黉宇:古代学校的校舍。②茧纸:用蚕茧壳制成的纸,洁白缜密。唐何延之《兰亭始末记》云:“(王羲之)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

大学同学卅年纪念聚会

卅年风雨过,聚散任飘零。

发染青中白,肴挑白里青

闲忧儿女路,笑对海天屏。

月落星光尽,还将往事听。

注释:①青中白:青丝(黑发)中的白发。此句谓年始二毛。②白里青:白色菜肴(多难食化)里的青菜。此句谓牙口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