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忽悠富贵花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9章 馋死谁

《建国大业》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以偿的打破纪录。

甚至距离《大叔》还很遥远。

3.8亿就进入疲软期,一跌再跌,明眼人都知道破4亿没问题,但也就是4亿出头点票房了。

总的来说,这一期票房还是很牛的。

《大叔》5.5亿,《建国大业》4亿,《风声》在《建国大业》的冲击下也拿下了两个亿票房。

最开心的莫过于上影了。

三部电影,中影只参与了《建国大业》的投资,而上影这次却是三部都有参与。

赢麻了。

第18届金鸡奖揭晓,《集结号》、《梅兰芳》获大奖,蒋文丽、周讯并列影后。

内地颁奖始终走不出“双黄蛋”模式。

随之而来的釜山电影节上,蒋文丽处女作《我们天上见》获观众票选大奖。

华宜开始让财经、股市与娱乐业结合在一起,上市后股票上涨一倍以上,王忠军、王忠磊、张纪忠、冯晓刚、黄小明都成了亿万级的富翁。

不过,这时他们的财富还是纸面财富,也算是回光返照,离死不远了。

这个月最大、最豪华的演出是鸟巢版《图兰朵》,导演是张亦谋,团队是奥运团队,投资近1.5亿。

月底,何坪的《麦田》搞了场盛大首映礼。

陈景免不了跑一趟,内娱就是由一个一个小圈子组成的,基本就这些事儿,今儿你给我捧场,明儿我给你捧场。

田状状跟何坪是发小,两人也约好了一起扑街。

陈景自然也被田状状喊上,带着得意门生支持老友,顺便装装逼,快哉快哉。

现场很热闹,做为电影世家出身,同为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的何坪,人脉这块还是没问题的。

可惜,继田状状的《狼灾记》口碑票房双扑街后,何坪也即将步入后尘。

看着这些曾经辉煌的第五代导演们相继扑街,陈景不禁有些唏嘘。

作为80年代文学热、寻根热、反思热的遗腹子,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而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现实,第五代指代着相对统一的创作群体、美学旗帜与作品序列,特点是富含主观性、象征性与寓意性。

他们开始时是那样风光无限。

登堂入室后,不仅迅速成为历代华夏导演的最高峰,更是一举引发世界影坛的关注。

从1983年张军招的《一个和八个》算起,他们于破旧立新的变革大潮中横空出世,又在去旧迎新的市场转轨中湮没无闻。

这批文艺先锋队在渐行渐远的同时,也迎来巨大的分化。

有人英年早逝,有人心灰意冷,有人故调重弹,有人匿迹销声。

可以这样说,他们的上半场是幸运的,随着艺术大奖与举世认知被彪炳史册。

只是下半场却在嘈杂混乱又日益极化的信息环境中莫衷一是。

不少戴着有色眼镜的观众,常常有样学样地打量他们。

如“冯晓刚就只会逗乐”,“张亦谋被资本与流量裹挟”,“陈恺歌用后面的作品证明了《霸王别姬》不是他拍的”。

言下之意,仿佛他们这批导演在华夏的电影产业崛起后,不是变节了就是堕落了。

这种对“第五代出品”的低估值,使得他们新作风评屡在烂片和神作之间摇摆。

后来的各种“平反”事件,更是将这点无限放大。

最经典的当属《一九四二》。

小钢炮这部蒙尘已久的旧作,豆瓣评分长期定格在6.1。

十年之后,意识到自己在时代车轮前的渺小后,新老观影者们把《一九四二》的豆瓣评分提到了8.1。

这部电影绝不是唯一被误判的良币。

仅以第五代几位旗手而言,张亦谋的误解最多,陈恺歌的处境最难,小钢炮的转变最大。

几十年过去,无论幸与不幸,他们都不曾停在原地。

“我来介绍,老何,我跟你……”

“还用你介绍?”何坪没好气的打断施法,笑呵呵道:“陈导,如雷贯耳啊,就问不如一见。”

陈景:不至于不至于。(拽

“还这么年轻,未来几十年华语影坛就得靠你了啊。”

“那不能,咱华语影坛最不缺的就是能人。”

“谦虚的让人恶心。”田状状一脸嫌弃。

“哈哈~”何坪笑容满面:“谦虚些也好,但不能过,有天赋的年轻人我见的多了,但想小陈你这样的可不是大白菜,当然,站在我的角度,倒是希望真如你所说了,就怕事与愿违啊。”

大胆点,去掉就怕。

减肥电影都吃的满嘴流油,只能说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媒体采访环节,陈景自然成了娱记们的围攻对象。

第二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导演,年仅20岁的华语影坛电影票房最高纪录保持者。

很难不成为焦点。

甚至除了媒体,现场的业内人士也几乎都在聊着这位不断给他们带来震撼的年轻导演。

才华横溢就算了,还帅的一逼,要馋死谁啊?

含蓄一些的只是默默犯花痴,激进一点的已经开始行动了。

譬如《麦田》女主演范小胖。

她向来大胆,或者说……应该是鸡贼。

炒绯闻才是最容易来热度也是最具性价比的方式。

从王薛兵在酒店游泳被偷拍开始,这位是范小胖演艺生涯里承认的第一个男友,或许也是从那时开始,她就变得鸡贼了。

这不,2007年范小胖约满离开华宜,跟经纪人穆小光一起成立了工作室。

这位貌似是身家不详的圈外大富豪,担任范小胖经纪人十多年以来,两人可谓是亲密无间,牵手拥抱从不忌讳,哪怕是后来的插刀教四大护法之一的大黑牛都要退避三舍。

一手把范小胖从电视剧演员推到范女王的位置,甚至在小胖事发后,指使员工隐匿、故意销毁公司会计凭证、会计账簿,阻挠税务机关依法调查,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他对范小胖的情谊可见一斑。

穆小光最厉害的是手握港台资源,帮范小胖搭上了房龙这座大桥。

《新宿事件》《十月围城》和《少林寺》等大制作,都是借着房龙、刘得华、甄梓丹和梁加辉等港圈大佬帮她镀金。

于是尝到甜头的范小胖开始享受绯闻带来的热度。

跟房龙一起参加活动,非要拉着人抱自己来炒新闻,这种事她做起也是越发得心应手。

就拿今儿的电影《麦田》来说吧。

范小胖认识了王学奇。

这位后来被称为活着的朱棣的家伙此时还是不得志的老戏骨。

结果愣是凭借跟范小胖的亲密成功上位。

范小胖毫不避讳地牵手带着他拍电影上节目,两人绯闻期间,王学奇两度提出离婚诉讼,跟结婚39年的妻子离了婚。

无奈好景不长,2013年范小胖认识了李治庭,一代新人胜旧人,从此一路牵着手带着拍电影拍电视上节目的变成了小李。

隔年范小胖牵着李治庭拍了《武媚娘传奇》,电视剧拍完之后,小李则换成了大李。

然而就算大黑牛是承认的正牌男友,出席活动也要排在穆小光后面。

嗯,大概就是暖男排狗后边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