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6章 兵仙在世!(求追读)
“五郎,西夏晋王察哥蠢蠢欲动,边关急报频传,战事一触即发。”
姚麟沉声。
语气中带着凝重。
“枢密院下来,欲调马军司精锐前往西北,商讨方略。”
“此事非同小可,需得马军司重要将领亲自前往,与童贯共商对策。”
姜默心头一震,枢密院!
枢密院。
大宋军机的核心,权势滔天之地。
调兵皆出枢密院!
童贯更是朝中一手遮天的权臣。
他晋升马军司右军指挥使。
在此之前,姜默从未踏足过如此高层的议事之地。
姚麟此言,分明是将他推向了朝堂的更高处。
给了他一窥上层权谋的机会。
“指挥使大人,经略相公,此番前往枢密院,怕是凶险万分。”
姜默拱手,语气谦逊,暗藏试探。
姚麟与种师道绝非泛泛之辈,此番对他说起此事安排,背后必有深意。
姚麟道:“你是马军司重要将领,你跟随一同前往。”
“姜默位卑言轻,恐怕不能担当重任。”
种师道哈哈一笑,起身拍了拍姜默的肩膀,力道不轻。
“五郎莫要自谦!”
“姜帅当年在西北征战,威震西夏,察哥闻其名而丧胆。”
“如今你承姜帅之志,智勇双全,枢密院之事,非你不可!”
姜默闻言,瞳孔微缩。
种师道提及亡父,分明是在点明他的出身与责任。
同时也在暗示,童贯早已知晓他的底细。
他不动声色,低头应道:“既是马军司之命,姜默自当竭力。”
姚麟起身:“事不宜迟,五郎,随我与经略相公即刻前往枢密院。”
“武松,你且留守青龙堂,待我等归来。”
武松抱拳,眼中闪过不甘,却还是沉声道:“诺!”
他性子豪爽,最喜冲锋陷阵,此刻却只能留守,心中难免有些憋闷。
姜默知道武松心思,低声道:“景阳冈上打虎的英雄,何愁没有建功立业之时?好生看顾青龙堂,待我归来,必有你的用武之地。”
武松咧嘴一笑,豪气顿生:“指挥使放心!”
一行三人出了青龙堂,翻身上马,朝枢密院疾驰而去。
汴梁街头车水马龙。
商贩的吆喝与孩童的嬉笑成一片繁华景象。
姜默的心却越发沉重。
此行不仅关乎西夏战事,更是他踏入朝堂权力的第一步。
自他升为龙卫右军指挥使后,势必直面朝堂之上的重臣!
枢密院坐落在皇城以北。
高墙深院,气势恢宏。
姜默下马,抬头望去,只见院门上悬着一块鎏金匾额,上书“枢密院”三字。
字迹遒劲,透着无形的威压。
门前卫兵持矛而立,目光冷峻。
见到姚麟与种师道,齐齐低头行礼。
“姚指挥使,种经略,童院长已在堂内等候。”
卫兵恭声道。
姚麟摆摆手,带着姜默与种师道步入枢密院。
姜默跟在二人身后,步伐沉稳,目光却四下打量。
院内回廊曲折,檀香袅袅。
左右众多书吏穿梭其中,运送从各地到来的文书。
穿过长廊,三人来到枢密院正堂。
堂内光线昏暗,巨大的堪舆图占据了整面墙。
大幅堪舆图上,标注着宋、辽、西夏、吐蕃的疆域,山川河流尽在其中,令人心生敬畏。
地图前,高大的身影背对众人,双手负后,似在凝视图上的每一寸山河。
那身影巍峨如山,披着玄色蟒袍,单是背影便透出无形的威势,仿若将辽宋六国尽数笼罩。
姜默心头一凛,暗道:“这便是枢密院童贯。”
此时枢密院官吏禀报。
“启禀院长,姚麟、种师道、姜默到!”
官吏的声音响起。
童贯背对众人时,俯瞰堪舆图时,如阴影笼罩。
当童贯转身后,身形伟岸,面容刚毅,双目囧囧有神,宛如鹰隼,鹰视三人,压迫感如同天倾。
姜默只觉气势扑面而来。
面前站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姚麟相公,种经略,姜指挥使,请入座。”
童贯的声音洪亮如钟。
他大步走来,蟒袍翻动,龙行虎步。
姜默拱手行礼,心中暗自警惕。
童贯的气势远超他的预料,这位枢密院权臣,果然名不虚传。
他又注意到,童贯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时间最久,似在打量,又似在试探。
“姜默。”
童贯忽地开口,语气中带着感慨。
“哎,当初姜帅对我有提携之恩,若无姜帅,也便无我今日!”
“我与乃父,情同师徒。当年西北战场,他一柄凤翅鎏金镗,杀得西夏人胆寒。如今见你,果有其父之风!”
姜默心头微动,童贯此言,似是拉近关系,却又暗藏深意。
“姜默不敢与先父相比?”
童贯哈哈一笑,摆手道:“坐下说话!”
姜默依言落座。
姚麟与种师道分坐两侧,姜默跟随姚麟,坐在最后的位置。
正堂内的气氛微妙,檀香虽浓,却掩不住剑拔弩张。
姜默不动声色,暗自观察童贯的神态,揣摩这位权臣的心思。
就在此时,堂外传来急促的脚步。
步军司副指挥使王禀大步而入,身披战甲,气势沉稳。
他一进门,先向童贯行礼,随即目光看向姜默,眼中闪过热情。
二人已经结义,王禀是兄,姜默是义弟。
数日未见,如隔三秋!
“王禀拜见童院长,姚指挥使,种经略!”
王禀抱拳,又转向姜默,笑道:“久闻龙卫禁军姜五郎之名,今日终得一见,果真英雄出少年!”
姜默连忙起身回礼:“王指挥使过奖,姜默不过后生晚辈,怎敢当此盛赞?”
王禀与姜默在众人面前摆出不熟悉的姿态。
有意避讳。
童贯挥手示意王禀落座。
“诸位。”
童贯开口。
“西夏晋王察哥野心勃勃,欲趁我大宋与辽国交恶之际,侵我边疆。”
“此战若败,不仅西北危矣,汴梁亦将岌岌可危。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商议如何应对此贼!”
姚麟沉声道:“察哥此人,狡诈如狐,善于用兵。西北地势险要,我军若贸然出击,恐有埋伏之险。”
种师道道:“姚指挥使所言不假。然西夏粮草不足,若我军能断其后路,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几人商议着西夏之战。
众人商议不出结果时,童贯目光转向姜默。
“姜指挥使,你在马军司颇有建树,可有何高见?”
姜默心下了然。
童贯此问,分明是在试探他的能力。
纵然童贯口口声声说,他与姜父有师生情谊,却不知真伪。
姜默起身。
“既然童院长开口。”
“那依在下之言,战!且,战必胜!”
童贯道:“来,说说为何战必胜?若需要排兵布阵,便在堪舆图上画出!”
姜默也没有客气。
有时候,需要藏拙。
但是,有的时候,不需要藏拙!
此时,姜默不准备继续藏,否则这种场合继续藏拙,不知道多少袍泽,战死沙场!
姜默起身!
姚麟,童贯,种师道,王禀,纷纷向姜默看去。
姜默走向堂中悬挂的堪舆图前,西夏疆域如毒蛇盘踞西北,天都山与横山两处关隘在烛火映照下泛着血色。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刀,缓缓扫过地图,即便不用去看堪舆图,大宋的山川早已刻脑海。
“童院长,末将以为,当效法章楶相公旧制,但需更险。”
姜默声音低沉,指尖点向横山北麓。
“种师中将军可率鄜延路精兵五万,沿无定河佯攻石州。西夏必调左厢神勇军司驰援。”
种师道狐疑:“五郎是要玩围魏救赵?”
姜默嘴角微扬,眼中却无半分笑意。
他手指猛然西划,落在鸣沙山一带。
“非也。刘仲武将军的泾原军早该出萧关,此刻当绕道鸣沙山,直扑西寿监军司!”
姜默抓起案上朱笔,在夏州与银州之间重重画圈。
“此地有李宪公公留下的三十六座烽燧,若以火器营星夜抢占,尽可扼住西夏咽喉!”
堂内众人目光齐聚堪舆图,姜默的笔锋如刀,勾勒出一条蜿蜒如蛇的进军路线,十二年前章楶在平夏城撒下的天罗地网再度浮现。
姚麟喉头微动,声音略带紧绷:“粮道如何?”
“借道黄河!”
姜默毫不迟疑,抓起三支令箭,猛地插向保泰军司。
“太原府王禀将军的三万厢军扮作粮队,牛车暗藏猛火油柜。待西夏铁鹞子劫粮时——”
他拇指在喉间一划,眼中寒光一闪。
“刘法将军的静塞军早已埋伏在无定河,专候此獠!”
王禀瞳孔微缩,猛地拍案:“好!此计狠辣,铁鹞子纵有重甲,也难逃烈焰焚身!”
他转向姜默,目光中多了激赏:“姜指挥使,这火器营的猛火油柜,怕是你早有筹谋吧?”
姜默微微颔首,目光却转向童贯。
童贯蟒袍下的手指已掐进掌心,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淡淡道:“若察哥识破呢?”
姜默闻言,忽地指向堪舆图一角,指出另外童贯所绘详图,鸳鸯泊赫然在列。
他冷笑一声:“察哥识破,亦为时已晚。他若退兵,必走鸳鸯泊,然未到泊口,金枪班已截其后路!”
他手指点在鸳鸯泊旁,语气森然。
“此地地势狭窄,利于伏击。金枪班徐宁的钩镰枪,专破西夏重骑,察哥纵有通天之能,也难逃此劫!”
堂内霎时寂静,众人目光中震撼之色难掩。
种师道捻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复杂,低声道:“元符二年,姜帅领三百死士奇袭仁多泉,寒星凝血,尸横遍野……姜指挥使此计,颇有姜帅当年之风。”
童贯猛地站起,目光灼灼地盯着姜默。
“姜默!你,你对各路兵马的战力、将领擅长的战法,竟了如指掌!这……这如何可能?”
姜默并未答话,只将童贯的虎符拍在灵州位置,声音铿锵。
“末将请调经略府种府兵为先锋!种家军擅使破甲锥,专克铁鹞子重甲。待缺口一开!”
他转头看向王禀,声音如雷:“步军司的神臂弓营,该亮出陛下亲赐的蹶张弩了!”
王禀猛地起身,哈哈大笑:“好!蹶张弩连铁甲可穿,专为西夏重骑量身打造!姜指挥使,你这心思,端的毒辣!”
童贯眯起眼,目光在姜默与堪舆图间来回游移,掂量这番部署的分量。
他忽地起身,来到姜默身旁,似要做出一场豪赌:“姜默,你这计策,环环相扣,步步杀机。然若一环出错,满盘皆输。你,可有把握!”
姜默直视童贯,目光如铁:“末将不敢言十成把握,然兵者,诡道也。察哥若不中计,我军亦可凭烽燧之利固守待援;若他中计,西夏精锐必折损过半,三年内再无力东顾!”
童贯闻言,眼中闪过异色,似笑非笑:“好一个诡道……姜默,你这胆子,可比恩师姜帅当年还大!”
姜默拱手不语,心中却暗自警惕。
童贯此言,似赞似讽,背后之意,耐人寻味。
种师道再次开口试探:“五郎,你既言借道黄河,粮队暗藏火器,然黄河水急,牛车如何渡河?”
姜默早有准备,指向堪舆图上一处渡口:“此地名黑水津,水流虽急,然地势平坦,利于搭建浮桥。”
“末将已命工匠连夜赶制竹筏,辅以铁索,足可保粮队无虞。”
种师道听罢,眼中惊色更甚,忍不住道:“五郎,你连浮桥之法都筹划妥当?这等心思,端的令人叹服!”
王禀拍案叫绝:“妙!黑水津渡河,火器埋伏,铁骑截杀,姜指挥使这计策,真如天罗地网,教察哥插翅难逃!”
堂内气氛一时高涨,众人目光齐聚姜默,震撼之余,更多了敬佩。
姜默却不动声色,目光依旧落在堪舆图上,在推演接下来的每一步棋局。
童贯忽地一笑,拍了拍姜默的肩膀,力道颇重!
“五郎,你这番部署,老夫记下了。明日朝会,我自会向官家禀明。”
随后童贯的目光扫过众人“诸位以为如何?”
种师道颔首:“姜指挥使此计,胆大心细,颇有章楶遗风,老夫无异议。”
姚麟拱手道:“附议!姜默之谋,足可一战定西北!”
王禀更是豪气干云:“我步军司愿为其后盾,蹶张弩随时待命!”
姜默拱手不敢称功。
在座众人,皆是大权在握的朝中重臣,姜默不敢居功。
他知道,这番部署虽震慑全场,然朝堂之上,变数犹存。
童贯此时热血沸腾。
此番见到姜默,他才知道险些明珠蒙尘!
童贯决定斩了高俅。
姜默有大帅之才!
高俅竟然连番阻断姜默晋升,因私废公,高俅该杀!
方才的派兵布阵,童贯仿佛看到了兵仙在世!
童贯筹谋半年之久,尚未决策出西夏兵略。
方才姜默调兵遣将,分明已经调动了大宋所有将领,此番帅才,可遇而不可求!
此时,枢密院有侍卫进入大殿,神情慌张,赫然是有急事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