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章 买下四合院的大妈
陆成渝看到孙桂田确实很吃惊,他在来时的路上还在为自己的赚钱能力沾沾自喜,孙桂田将来可是财运极旺的!
她原本出身BJ富裕家庭,家道中落,14岁到北大荒赚口粮,后来离婚净身出户,带着三个孩子回到BJ,开了一个日杂小摊度日。
等贺卡生意兴起,她开始售卖贺卡,接着自己动手画,生意火爆,被称为“贺卡大王”。
这不算什么,传奇的是,她用积攒下来的2.6万块钱,入手了一套故宫不远的四合院。
传奇还在继续,1997年冯小刚把孙桂田的四合院选为《甲方乙方》拍摄地,结果让她意外获得电影中的“二舅妈”角色,自此走上演员道路。
谁能想到小小贺卡能和四合院联系起来,谁又能想到四合院能和当演员联系起来,奇妙无处不在。
当然,这时候的孙桂田连日杂小摊都还没有开,正是最艰难的时候。
陆成渝有些恍惚,他遇上孙桂田似巧非巧,金建军就是其中的线,孙桂田能成为“贺卡大王”,显然极精通绘画,而且天赋极高。
金建军作为邻居,央着她画一幅猪八戒就很自然了。
孙桂田除了自己画贺卡卖,还做手工娃娃,她制作的娃娃憨态可掬,十分畅销,难怪陆成渝看了猪八戒的图画会觉得符合心意。
她来画小人书应当是手拈把掐。
陆成渝说明来历,孙桂田顿觉惊喜,她辛苦拉扯孩子正为生计发愁,对她来说是天降甘霖。
孙桂田连忙把两人让进屋,有些抱歉的说:“我这儿什么都没有,只能请二位喝白开水了。”
陆成渝见屋子实在局促,索性和她站在院子里说话:“我把故事带来了,您琢磨琢磨。如果觉得能画,需要先画一张彩色封面、两页插画试试,我已经标出来了。”
孙桂田接过《儿童时代》,折页处就是刊载《猪八戒逛星城》的部分,需要画的内容也圈了出来,在边上做了密密的注解。
所以说,改编文学作品没有那么容易,需要编者和制作者密切配合,无论是改编成影视还是改编成连环画。
上海美术出版社之所以同意陆成渝自行推荐绘画者,原因也在于此,两边的距离实在太远了。
孙桂田飞快扫了一遍,一口答应下来:“我能画!”
陆成渝微笑:“不急,还是要琢磨透,否则就是在浪费咱们的功夫不是?”
孙桂田说:“小金让我画的时候,我已看过这故事,只是对航天飞机什么的吃不准。”
这也是陆成渝专门做了注解的原因,便说:“这个我们商量着来,只要我和出版社都认可了,就可以正式合作。”
孙桂田有些激动,又有些忐忑:“我想问问,能给多少钱?”
陆成渝倒是了解过:“绘制连环画是按幅计费,一般2-5元一幅,这本小人书大约有120页左右。”
这个时候绘制连环画最高可以达到每幅8元,一本下来就是近千元,相当赚钱。
这需要是知名画家,孙桂田现在没有一点名气,何况这种类似卡通的小人书没可能出如此高价,陆成渝也就没说。
孙桂田吓了一跳,一本就能赚两百多块了,对她来说就是抢钱,一迭声答应下来:“行,我能办好。”
陆成渝又把一封信递给她:“这是出版社对绘制格式、开本等要求,你应当能看明白。”
孙桂田赶紧接过去,陆成渝又说:“别贪快,达不到质量要求一切是白瞎。”
孙桂田想了想:“我一个小时就能画一幅,我花两倍的功夫。画画儿伤神,我一天也不多画,二、三幅就成。”
陆成渝点点头,她能当成极重要的事来对待,这样就更有底了,孙桂田后来能成功,是靠硬桥硬马拼出来的。
孙桂田露出些许不好意思的表情:“那个,陆同志,稿费要不要抽头?”她已经知道陆成渝是故事作者和改编者,又是绘画的推荐者,在其中作用极大。
陆成渝暗暗点头,她真是有做生意的天赋,知道互利的好处,便笑着说:“我们的稿费是各拿各的,不用抽头。”
他能拿到原著稿费和改编稿费,两笔加起来也没有孙桂田拿到的一半多,可见绘者对小人书的重要性。
陆成渝没想着贪心,也没有预支的意思,如果孙桂田画的不过关,前期工本就要她自己承担。
他佩服孙桂田将来的成就,也不会上杆子套近乎,就事论事是最好的接触方式。倒是孙大妈将来要买四合院了,可以让她帮忙介绍介绍。
天色已晚,陆成渝准备离开,被孙桂田和金建军同时叫住。
小矮墩说:“我呢,我能帮什么忙?”
陆成渝摸摸他的小平顶脑袋:“怎么可能少了你,孙大姐画出样稿来,需要你把关同意再寄给我。”
这类小人书是针对他这个年纪的,金建军又如此喜欢小人书,可以让他先把关。
金建军身负大任,身子都拔高少许,庄重道:“行,我可以的。”
陆成渝又望向孙桂田:“大姐,还有什么事?”
孙桂田不好意思笑了:“你们留下来吃晚饭吧,我给您做炸酱面,加东北豆酱、凉黄瓜丝。”
这么大的热天,吃一口炸酱面配凉黄瓜实在享受,陆成渝噎了噎口水,还是拒绝了。
自己两人吃上这么一顿,人家家里可能要饿上几顿,他笑着:“等你赚到稿费了,我再吃。”
“那就说定了。”孙桂田笑的眼睛没缝了,这时看陆成渝就透着亲切和感激。
她不担心陆成渝骗她,几张画骗不了什么,何况人家还拿出了上海美术出版社寄来的信。
一长一短两个身影走在飞龙桥胡同里,巷子的人影渐少,各家院子却是热闹起来,叫唤孩子吃饭的声音此起彼伏。
金建军还在激动,说:“我请你吃糖火烧!”
陆成渝笑了:“就你那两毛钱够什么,我请吧。”
金建军倔强的说:“那我请你喝酸梅汤!”
他把陆成渝引到一处摊点,挂着一个醒目的铁皮招牌,由红色油漆刷着“糖火烧”三个字。
摊前一个玻璃台子,码着两排糖火烧,色泽金黄撒着密密麻麻的芝麻。
食摊就是一个木质的临时搭盖,最醒目的是一个漆黑的铁皮铁炉,因为烧煤缘故,热浪中透着一股子臭鸡蛋的硫黄味。
陆成渝索性不进去了,就在玻璃小柜前要了六个糖火烧,一毛钱一个。
还是热呼呼的,咬上一口,酥松绵软,甜而不腻,浓郁的麻酱、红糖、桂花、香油味道。
他赞了一句:“味道真不赖。”
“那是,胡同里都来这家买。”
陆成渝看了看,果然时不时有人来买上几个,都是带回家吃的,相当方便。
再一转头,金建军却是溜没影了,他咬了一口的煻火烧就放在玻璃罩上。
陆成渝等了一会,就看他端着两碗酸梅汤过来:“说请你吃,就一定请。”
两人就站在摊子前,一口糖火烧,一口酸梅汤,滋味相当独特。
陆成渝吃的芝麻不断往下掉,用一只手在下面接着,一边随口聊着:“我看你跟野孩子似的,家里人呢?”
“我跟着爷爷过活,老爷子天天混着,不管我。”
陆成渝有些诧异,这年代天天混着的可是少见,小家伙脑袋凑过来,小声说:“我爷爷祖上是旗人。”
陆成渝有些领悟,旗人中有不少人改姓金,主要因为爱新觉罗氏的满文汉译为“金子”,清朝灭亡后,为了避免麻烦,很多就改姓了“金”,比如溥仪的弟弟溥任改名金友之。
其他姓氏也有改的,比如赫舍里氏改为“赫”“何”,钮祜禄氏改为“郎”“钮”,佟佳氏改成“佟”“童”“仝”。
陆成渝不好追问这些,就问:“那你们靠什么生活?”
“我爷爷写字好看,时不时能找些钱,还有我爸寄的。他是知青,呆在乡下。”
金建军有十一二岁的样子,陆成渝没想到他爸会是知青,说明当知青的时间很早,到了现在还没返城,往往有特别原因。
金建军把陆成渝当成真正的朋友,解释道:“听爷爷说,我爸在乡下有家了,估计不回来了。”
“你妈呢?”
“我都没印象,老爷子说他们早离了。”
金建军说到这儿,突然抽抽鼻子,满不在乎的说:“其实,我知道,他们根本没结婚。”
短短几句话,道出金建军三代人的复杂性,是时代变迁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