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研究方法、工作流程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方法
(1)对颜色词在句中单独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时,主要采用句法成分分析和语义功能分析,对某些有特殊用法的颜色词还涉及语境和描写框架的分析。
(2)对颜色词构成含彩词语的分析,主要涉及语义构成和语义整合分析、语义的组合与聚合分析等;对含彩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时,主要从语义的隐喻与转喻手段、语用推理机制等方面,结合例句对颜色词在含彩词语中表现出的各类意义(包括颜色义、引申义、文化义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释。
(3)对每类颜色范畴系列中其他颜色词的梳理,主要依据客观事物的范畴化原型理论、语言词义中语义场理论以及义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
(二)工作流程
(1)收集并列出语料中出现的颜色词,按色系分类,如,红色系:红、赤、朱、丹等。
(2)按关键词分别进行查询,穷尽性收集每个颜色词出现的所有词句。
(3)根据颜色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如,颜色词单用于句中的情况、构成含彩词语的情况。编制各种使用情况的频度统计表。
(4)对所有包含颜色词语的词句进行句法和语义组合分析。
(5)结合相关理论,分析颜色词语在宋词语言中的存在状态、使用特点以及与当时社会文化和人们认知特点的关系。
(三)预期目标
(1)对宋词中颜色词语的使用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研究,为古典文学语言中颜色词的研究提供新的成果。
力求对颜色词进行清晰的句法描写,总结归纳其在句法上的使用规律;
对颜色词的语义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并从认知特点上对颜色词的语义内涵进行解释;
分析颜色词使用时的语用条件。颜色词的语用特点可能体现在每首词的独特意境上,也可能体现在创作者个人的主观性上,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内容。
如前所述,虽然对颜色词的研究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对于古典韵文中颜色词语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从语言学角度作断代颜色词的研究尚属空白。这使我们对中国古典文学语言中颜色词语使用的情况和特性了解不多。我们希望通过对宋词中颜色词语的全面分析,发现其中颜色词语的使用特点和规律,加深人们对古典文学语言中颜色词语的语义构成和语义特性的认识,探讨从颜色词语上反映出的中国古典文学和美学的文化传统,进而丰富古典文学语言研究和宏观颜色词研究的成果。
(2)探索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在对宋词颜色词语的分析中,除了运用以往的成分分析法、语义场理论以及词义的组合与聚合分析以外,我们还尝试运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成果,主要涉及语言的隐喻和转喻、语言使用中的语用推理等理论。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以其高度的体验性和人类普遍认知的可感性,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背景。我们尝试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宋词中某些颜色词语的隐喻机制,探讨颜色与人的情感、社会心理、民族文化的关系,并尝试分析某些含彩词语语义形成的机制。希望本书的分析能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和丰富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的理论方法。
[1]“青”在宋词中所代表的颜色范畴实际为蓝绿色范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颜色分类的普遍认知。
[2]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本书的“色系”即指颜色的基本范畴。
[5]含彩词语指由单个颜色词与其他词构成的词语,多为双音节。多数含彩词语为[颜色词+名词]的形式,如黄口、青鬟;少数有[颜色词+动词]、[形容词/动词/名词+颜色词]的形式,如白战、断红、守黑。
[6]之所以将颜色词的使用分为“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和“构成含彩短语或含彩词”两类情况,主要是考虑到颜色词在这两类使用情况中,在句法形式、语义所指及语用特点上的种种差别。
[7]《全唐诗》《全宋词》在线检索系统:http://www.oligood.com/oldpeasant/web/scindex.htm。
[8]例1-1表示第一章的例1,后续各章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