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诗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水调歌头·中秋夜戏与妻叙灵石三年

(戏步苏轼韵)

癸丑中秋(一九七三年九月十一日)赏月时

于山西灵石县城关寓所

全家福(1973年)

说明:自1970年年初我被分配到山西省灵石工作,两年半即育有一男一女,女儿周岁时,我一家四口摄于灵石县人民银行楼顶。岁月留痕,那时幸福指数还是蛮高的。1973年时,灵石县城仅有新旧两条街,我们站立的银行楼顶下面是东西向的新街,照片中人像背后是中共灵石县委和县革委会办公的三层筒子楼(当年灵石城关镇的最高建筑),极简朴。县革委背后是李家沟小河及山岭。

明月几时有,

何必问青天。

应知天上宫阙,

虚幻本无年。

我住砖窑旧舍,

不羡琼楼玉宇,

宁静耐炎寒。[1]

勤奋享安逸,

何处胜人间?

黎明起,

勤劳作,

着先鞭。

此生无虑,

衣食丰足梦常圆。

神学二仙和合,[2]

俗效梁鸿孟氏,[3]

福寿可双全。

幸遇昌明世,[4]

岁岁共婵娟。


[1] 炎:炎热,为合平仄而用炎。[唐]王勃《守岁序》:“春秋冬夏,错四时之凉炎。”

[2] 二仙合和:即合和二仙,是中国神话人物,民间以合和二仙为掌管婚姻的喜神,故和合二仙有“欢天喜地”的别称,一般作为“家庭和合,婚姻美满”的象征。

[3] 梁鸿孟氏:指梁鸿与孟光夫妻举案齐眉的典故,形容夫妻互敬互爱,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当然,现代人借用“举案齐眉”是对梁鸿孟光故事的扬弃——弃其男女不平等——《梁鸿传》中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那种男女不平等,与夫妻恩爱其实是相悖的。

[4] 1973年中秋节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24个年头,我大学毕业已6年,三十岁不仅成家立业,且儿女双全,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远胜于我曾祖父、祖父、父亲生活的晚清和中华民国——我曾祖父李大田(1877—1945年)桂林沦陷欲逃回湖南老家时被日寇的刺刀挑死于灵渠,时年68岁;我祖父李材积(1897—1924年)在23岁时妻子和2岁的儿子(即我父亲)被卖掉用于还债和举家远走他乡的盘缠,27岁时即悲愤抑郁而死;我父亲李良银(1918—1950年)2岁时给外姓做继崽,11岁做学徒,20岁被抓壮丁……苦熬苦度勉强支撑到祁阳解放,于1950年病逝——我深感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幸福,感恩共产党建立的昌明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