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移民政策的历史考察与多维审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以色列建国后的移民浪潮及其构成

第一节 1948—1951年的移民潮

随着危机和冲突不断升级,英国政府决定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了将巴勒斯坦分治为两个新国家的方案,该方案得到犹太社团领袖的接受,但为阿拉伯方面所拒绝。1948年4月,英国开始从巴勒斯坦大规模撤军;5月14日,犹太代办处主席大卫·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成立。英军的撤离和以色列的独立,破除了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的屏障。在以色列发布《独立宣言》的同一天,临时政府取缔了一切有关犹太移民进入这个国家的限制。在此情况下,大批滞留塞浦路斯拘留营的犹太难民前往巴勒斯坦,欧洲的大屠杀幸存者也纷纷拥入巴勒斯坦。尽管当时以色列与周围的7个阿拉伯国家处于激战之中,但大批移民从海路持续拥入以色列,仅从1948年5月15日至1948年12月31日,就有10.2万名新移民进入以色列,而在英国委任统治时期的29年间,总共仅有45万人进入巴勒斯坦。[24]

1948—1951年,以色列出现了空前规模的移民浪潮。建国头三年半的时间里,总共大约有68.7万名移民拥入以色列,平均每年接近20万人。以色列建国时有65万名犹太人生活在以色列,这意味着犹太人口增长了一倍,即便在接下来几年内有大约10%的新移民离开了以色列。这场出现在以色列建国后不久的移民浪潮通常被称为“大移民”(mass immigration)或“大阿里亚”(great aliyah)。[25]移民浪潮的到来使得以色列社会中移民的比例相当之高,1948年以色列每1000人中的移民人数为236名,1949年为266名;而以1913 年的其他国家为例,美国为12.1名,加拿大为38.4名,阿根廷为38.3 名,巴西为7.7 名。[26]

建国初期,以色列的移民率创造了世界纪录。在此之前,新西兰由移民导致的人口年增长率为4%,而以色列的自然增长和移民导致的人口年增长率大大超过了新西兰,1948年为17%,1949年为34%,1950年为19%,1951年为17%,[27]1948年至1951年年底,以色列的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20%,到1953 年年底,以色列的犹太人口总数达148.4 万人,几乎80%的人口增长源于移民,仅有20%是由于自然增长。来自亚洲和非洲的移民几乎占总数的一半。在1948 年至1953 年间,35.3%的移民来自亚洲,15.4%的来自非洲,48.6%的来自欧洲,仅有0.7%的来自美洲和大洋洲。[28]

这批移民潮主要由两大群体构成:一是来自欧洲难民营的大屠杀幸存者,以及东欧的犹太人和关押在塞浦路斯的犹太非法移民;二是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社团,例如利比亚、也门、伊拉克和其他国家。在前半段,主要是来自欧洲的大屠杀幸存者,到后半段,移民的主体是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欧美裔和亚非裔的人数大致相当。欧美裔的移民主要来自东欧,尤其是波兰和罗马尼亚;亚非裔的移民绝大部分来自亚洲,超过52%来自伊拉克,44%来自也门、伊朗、土耳其和其他国家。[29]

大屠杀幸存者绝大部分经海路从地中海进入巴勒斯坦,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1952年年底,进入以色列的大屠杀幸存者总人数为373852人。[30]第一批抵达这个新生国家的移民是大屠杀幸存者,大部分来自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的难民营,另有一部分来自英国设在塞浦路斯的拘留营,还有来自波兰和东南欧(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的犹太人,他们本来是在大屠杀后返回家乡的犹太人,但由于当地反犹骚乱而被迫前往以色列。[31]

从词汇上看,“大屠杀幸存者”(Holocaust survivors)指所有那些位于纳粹占领区的欧洲犹太人,包括居住在与纳粹结盟、合作的国家(例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的犹太人,以及在战争期间成功逃至苏联和1945—1946年返回波兰的犹太人。这种界定反映了犹太复国主义对什么是构成幸存者的理解,也被幸存者自己在其作品、公开声明和私人通信中使用。实际上,在大屠杀幸存者中间,可以细分为一些次团体:卡泽特(cazets),即集中营幸存者;游击队员;隔都战斗者;“亚洲人”(即那些遣返至苏联者);其他人,例如藏匿在欧洲纳粹占领区的犹太人。除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以外,他们各自有着极为不同的战争经历。[32]实际上,由于战时档案缺乏、战争特殊状况、死亡登记缺失等,很难估计幸存者的总人数。到战争结束时,德国的犹太人人数估计在5 万—8 万人,但大部分死于建国后最初几个月。在东欧和巴尔干也有大量的幸存者,罗马尼亚有40万名犹太人、匈牙利有14.3 万名、保加利亚有4万名,波兰有13万名。战后许多犹太人失去家园而被迫居住在欧洲许多国家的无国籍难民营,到1948 年1 月,其人数大约为20万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屠杀幸存者都想离开欧洲或是移民以色列。在1946—1953年进入以色列的77.9 万名移民中,48.6%是大屠杀幸存者。1946—1948 年,进入以色列的移民人数为162914 人,其中85%—95%为幸存者。1949年,其比例下降至67%,此后幸存者在移民人数中的比例持续下降。[33]

由于关押在塞浦路斯的犹太人都有着前往巴勒斯坦的强烈愿望,塞浦路斯拘留营成为幸存者决心在其故土创造新生活的象征符号。因此,他们受到了伊休夫成员的高度尊敬,因为后者也饱受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非难。以塞浦路斯拘留营的大屠杀幸存者为例,其总人数为51530人,他们从1946年8月起一直被关押在英属塞浦路斯,最终直到以色列建国后才被允许离开前往这个新国家。从1946年11月到1948年5月,这些被拘押者被允许每月有750人前往巴勒斯坦。1947年至1948年间,允许离开的配额主要给了孕妇、产妇和老年人。塞浦路斯的拘留者人数占1946年11月至1948年5月中旬前往巴勒斯坦移民的67%,包括各种各样的大屠杀幸存者,其中大部分(占60%)来自无国籍难民营,其他的来自巴尔干和其他东欧国家,另一小部分来自摩洛哥的犹太人也被关押在塞浦路斯。[34]

表2.1 进入以色列的移民来源国统计(1948—1951年)(单位:人)

资料来源:Yinon Cohen,“From Haven to Heaven: Changing Patterns of Immigration to Israel”,in Daniel Levy and Yfaat Weiss,eds.,Challenging Ethnic Citizenship: German and Israeli Perspectives on Immigration,p.40。

由于受到阿以冲突的影响,同一时间来自中东、北非其他国家的犹太人也大大增多,例如利比亚、土耳其、伊朗、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这导致来自中东伊斯兰国家的犹太人比重不断提高,1948年为14.4% 、1949年为47.3% 、1950年为49.6% 、1951年为71.0%。[35]1950 年和1951年,以色列政府采取一系列行动将处于危险中的犹太社团带到以色列,发起带回也门和亚丁犹太人的“魔毯行动”(Operation Magic Carpet)、带回伊拉克犹太人的“以斯拉和尼希米行动”(Operation Ezra and Nehemia)等。

1948年,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构成了这个新国家总人口的35%,外来移民占65%,后者人口中的85%来自欧洲和美洲,可以说,人口结构相对同质和单一,而到1953年,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仅占29%,而在外来移民人口中,亚非裔占了38%。来自亚非地区的移民中,儿童人口比例很大,38%的亚非裔移民是15岁以下,仅有2%的人口高于60岁。[36]这种年龄结构某种程度上也是以色列选择性移民政策的结果,以色列鼓励亚非地区的犹太青年移民而阻碍老年人口移民。因为以色列政府认为,老龄人口不如青年更容易适应以色列的农业劳动。

由于新到移民人数与原有人口大致相当,大移民给以色列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大移民导致以色列的犹太人口大大增长,确保了犹太人在这个新国家的多数地位。移民的到来使以色列人口数量在建国前三年翻了一番,改变了以色列与流散地的人口平衡,而且新来者的高生育率使得以色列人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快速增长。就犹太人口的比例而言,1947年分治决议时,犹太人占未来犹太国家总人口的44.7%,而到1951年年底,犹太人口的比例占89%,这种犹太人口的多数地位自此牢固确立起来。[37]

其次,由于绝大部分新移民来自亚洲和非洲,大移民导致了以色列社会族群构成的巨大变化。在1948年以前,英国委任统治时期进入以色列的90 %的犹太移民来自欧洲(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波兰和俄国),仅有10 %来自亚洲和非洲(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也门和土耳其)。[38]大规模移民使得这两大群体之间的人数趋于平衡。大约半数移民来自亚洲和非洲国家,另一半主要是来自欧洲的大屠杀幸存者。在这一波移民潮中,有三大主要来源国:伊拉克、罗马尼亚和波兰。这三个国家的移民人数均超过10 万人,加在一起占总移民人数的一半以上。其他较大的来源国是:也门、土耳其、利比亚、摩洛哥、伊朗、埃及,以及欧洲的保加利亚、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中东地区的犹太人占大移民人数的一半,导致东方犹太人在以色列犹太人中的比例,从1948 年的12%上升为1951 年的33%左右。[39]

再次,大多数新移民缺乏农业或职业技术,以色列的当务之急是快速整合新到的移民,吸收移民成为以色列民族国家构建的首要任务之一。来自欧洲的移民和来自亚洲、非洲的移民具有很大的不同。幸存者通常更为年长,子女也较少;而来自中东地区的犹太人子女较多,年龄也相对较小。欧洲移民通常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与建国前来到的移民不同的是,新移民从事农业的较少,绝大部分从事小商业,如裁缝、鞋匠、木匠、铁匠等。大批移民的到来,给以色列的经济与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以色列政府在此后一段时期对北非地区的犹太移民采取选择性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