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增进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使得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上的合作与交往成为可能。在此过程中,借助世界舞台,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期望展示自己文化的个性魅力。由此,与军事、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相比,来自文化方面的国家形象构建与展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各国纷纷开启“文化软实力构建”模式,出台文化强国战略规划。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历史人文渊源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世纪交替之际,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双遗产名录制度,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各自被中日两国政府纳入国家文化战略规划中。如今,中日两国成就了各自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国的地位,这不单单仅表现在各自成熟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而且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实践中,中日两国也自成体系,特色鲜明,尤其是“中国经验”“中国路径”“日本方案”“日本模式”等更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保护、为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提供了镜鉴。
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同时,基于对文化与旅游两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认识,即文化作为旅游的重要内涵表征,旅游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二者深度融合发展,又为时代大势所趋。文化遗产如何在保护与利用中取得平衡,相互统筹,既需要敬畏和尊重历史文化,也需要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借鉴一切文明创新成果。
本书首先从中日两国的文化强国(文化立国)战略视角出发,通过梳理两国的世界双遗产申报及本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建历程,明晰其各自的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其次分别走近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考察中日两国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中所提炼出的具有独创性和先进性的“中国经验”“中国路径”“日本方案”“日本模式”等保护与利用的好做法、新思路,总结中日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所开创的成功典范,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机制;最后面对新时代文化遗产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进而提出中国要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有效助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