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苏亦日记(求追读)
2月1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划掉,改成这个学期)多下些苦功。
先读完手中的莎士比亚,哦,呸,我不是胡适之,我不需要读莎士比亚,先读渡边哲信的《西域旅行日记》,上一次在宿先生的房间,随意翻阅,感觉还不错,现在有时间,恰好精读。
2月15日
渡边哲信的《西域旅行日记》阅读中,记录内容始于1902年8月16日大谷光瑞一行从伦敦出发,止于1904年(明治37年)4月19日。唉,上个世纪的西域确实是一个宝地。
被丝绸之路的六个魔鬼,一遍遍地掠夺国家瑰宝,留下了满目疮痍和百年纷争。
2月16日
渡边哲信的《西域旅行日记》阅读中,王训和张新过来找我打排球,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开啥玩笑,书还没读完,打什么球,什么?今天中文系跟历史系的姑娘有比赛?算了,不读这破书,影响心情,还是打球吧。
阿Q说,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季羡林先生都看腿了,我为啥看不得,黎新叶这姑娘不愧是学习舞蹈出身的,那双腿,弹跳力相当好啊。
哎,我绝对不是因为上一次周末跟她跳舞才特意关注她的腿,主要是这姑娘弹跳力真的好。
2月17日
打球。
呸,打啥球。
被师姐许婉韵揪住,要给她讲解植物考古相关的论文,没有想到黄妘萍师姐也在,后来,马师兄跟姚师兄也来了,我成了专题讲解员。
开始我是不愿意的,听说,这是宿先生安排的任务,算了,我一个尊师重道的人,怎么可能会不愿意呢。
2月18日
读书、写字、跑步,没打球,要上课。
2月19日
上课。
上的还是英语课。
老师就是秦尔雅。
本来我躲在后面的,结果这位女老师,竟然把我喊起来回答问题。秦老师,好像对我特别关注,难不成是因为当初来北大复试,我在她面前念《飞鸟集》的缘故?
难道是我的错觉?
事实证明,秦老师确实在关注我。
刚下课,我就被喊住了。
她竟然问我的近况,还问我近来有没有读《尔雅》。
好家伙,我又不懂训诂学,没事读啥《尔雅》,随即想到当初复试吹出的牛,当着对方的面,说正在读《尔雅》,就有些汗颜,秦老师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这本书不好读啊,搞不好就会陷入进去。
于是,我连忙转移话题。
跟他说,我前段时间在中大中文系学习,跟商容二老学习古文字,确实涉猎到《尔雅》,因为容庚先生的四舅也叫尔雅,全名邓尔雅。
秦老师,很吃惊。
然后,又问我都学到了啥。
我胡诌了一些金文。
就打算离开。
没有想到,秦尔雅得知容庚先生给我篆刻一个姓名章,也想拿一个姓名章。
我以为她想要容庚先生亲手篆刻的印章,连忙摇头,开啥玩笑。
容庚先生给我刻章,已经是破例了,中大中文系的师兄们都没有呢,自己是幸运儿,怎么可能还因为秦尔雅去找容先生。
没有想到这位英语女老师展颜一笑,说:“我不需要容庚先生的,你帮我刻就可以。”
好家伙,过分荣幸啊!
当然秦尔雅也没有白拿,她竟然送我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而且还是郑振铎先生的译本。
果然,她还记得这件事。
没有想到,重回七十年代(涂掉),自己还是跟《飞鸟集》扯上关系。
孽缘啊!
……
2月20日
疯了。
人家胡适之的日记,最长不过百字,我竟然写那么长,而且跟秦尔雅的对话,就水了好多字,罪过。
这玩意,日后肯定不敢公布出去,铁定不能出版了,太丢脸了。
删除吧。
毁灭吧。
果然,正常人,谁写日记啊!
……
正常人,其实也会写日记的。
对于研究考古学史的人来说,《夏鼐日记》就是必读物,对于相关专业的人来说,《夏鼐日记》也同样非常重要。
它已经变成非常珍贵的史料。
一开始,苏亦写日记就是打算玩胡适日记的梗,然后,写着写着,就发现自己特能水。
这日记就没法继续下去了。
日记还是要写的,但是不能瞎玩梗了,要老老实实地记录相关日常。
未来自己真的有机会成为考古大家,《苏亦日记》说不定就可以成为后世研究考古学史学生人手一部的存在呢。
苏亦在北大的日常,不仅有娱乐活动,学业压力也非常大。
除了固定研究生的课程,他也会上一些本科生的课程。
历史系的他要上,东语系的课程也会上,东语系那边,金克木跟季羡林先生的课程都非常有意思。
当然,78年的时候,北大梵语专业并没有招生。所以,金克木先生开设并非纯粹的梵语课程,而是讲授着梵语文学,属于作为印度文学的一部分来讲授着梵语文学史。
而且,老先生上课,极具个性,根本不需要用教程,拎着一支粉笔在黑板板书之后,口若悬河,然后开始讲故事。
讲述一段梵语文学史,就分享着他的故事。
还挺有趣。
苏亦没法像这些老先生一样,深入地去研究梵语,他不会藏文,也不会拉丁文,也不会德文,从语言过渡去梵文的基础,他并没有。
偏偏,他学的佛教考古,未来深入研究这个领域,懂一些梵语终究会好一些,当然,不懂也没有关系,现在恰好有老先生开设相关课程,他就去蹭课。
毕竟,除了金克木之外,他也需要跟周一良先生学习。
此外,西语系这边也上,他需要加强外语水平,这边除有英、法、德、俄等专业之外,还开设拉丁语和古希腊语课程。
虽然前世读博,但有些明显的短板,还是需要补齐的,比如语言方面,只会英语是不行的,日语还必须跟上,导师宿柏先生日语那么好,他不能不会,此外,之所以学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主要为了学习梵文做准备,西方学者,想要学梵文就必须学会拉丁文。
当然,他也不追求,现在就掌握,来日方长嘛。
其实除了这些,英文也要加强,因此苏亦去蹭秦尔雅的课,又遇见黎新叶了。
这姑娘考研,也需要强化英文水平。
见到他又出现在自己的课堂上,秦尔雅有些意外,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说到他跟秦尔雅的关系,并非只局限于姓名章跟《飞鸟集》。
两人的交集其实还不少。
自从在课堂上碰见苏亦之后,秦尔雅主动找他聊天的次数就多了。
后来,苏亦才得知。
这年轻的女老师,是想要参加出国留学选拔考试。
去年5月份,教育部举行了十年以来首次全国大学英语教师出国留学选拔考试,结果,她落榜了。
根据她的了解,可能是口语方面还薄弱一些。
于是,她就找上苏亦,希望以后,两人可以多一些口语交流。
孽缘啊!
前世,因为《飞鸟集》暗恋上学校的师姐,对方考上北大,北大成他的执念,结果,他三战北大,每一次都过了初试,复试被刷,结果,师姐后来就去英国留学。
没有想到重回北大,还因为《飞鸟集》结识一个女老师,对方也要去英国留学。
还真巧!
唯一庆幸的是,这不是自己暗恋的对象。
这一刻,苏亦都差一点忍不住问,你偏要去英国什么意思,英国到底有谁在啊?